庞立昕 崔三常
摘 要: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思想的方法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立足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寻求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之道。二是坚持固守底线的方法解决生态“公领地”的利益驱动与大众公益的矛盾。三是创新生命共同体思维化解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的尖锐对立。四是坚坚持从人的必需条件看待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社会和个人目标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思想;方法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5 — 0005 — 05
黨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生态文明建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尤其是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所提出的“六原则”①,更是指明了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方向。可以说,指导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习近平生态思想开创了一条超越西方发展路径的新路径。习近平生态思想之所以能够完全跳出传统生态保护模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实现了方法论的创新,以新的角度认识生态发展规律,以新的思路解决生态建设的矛盾。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方法论创新有助于深刻理解新时代的生态思想,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共识。
一、立足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寻求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之道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就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困扰人类的一个难题。这一矛盾的核心是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到底要不要放弃经济增长和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不论是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是把二者对立起来的。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两个思维的极端对立就说明了这对矛盾的无解状态。在传统方法论基础上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出路,要想保护好生态环境,似乎只能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甚至回归原始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同样,中国先前的发展模式,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看起来就是“零和关系”。不论为了金山银山损害绿水青山,还是为了绿水青山牺牲金山银山,都是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只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对立关系,没有认识到二者之间的统一关系,这种模式下要实现绿水青山的途径只能是人类放弃工业化,放弃物质需求的满足,退回到原始状态。
习近平紧紧抓住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这对矛盾,梳理和分析了这对矛盾发展变化的历史。他从把握矛盾运动规律入手,找到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即从二者的统一性出发,把经济发展之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统一起来。习近平没有把它们看作是完全对立的两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二者有着统一性。二者的对立源自人们将对物质生活财富的无限追逐建立在自然资源的持续消耗与自然环境的持续污染上。习近平找到了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即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诉求转变带来对于自然生态的需求,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可以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按照市场经济学需求与供给的关系原理,人们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需求,那么自然生态环境的供给就一定会产生经济效益。在习近平看来,真正的对立是生态环境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对立,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并不是对立的。经济发展和良好的生态一样都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它们在人类面前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采取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则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对立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模式上。中国以传统工业制造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对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导致二者之间产生了对立关系。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实现中国的工业化以及弥补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我们不得不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提出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创新了方法论,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找到了生态和经济的共通点。以生态建设为导向推动生产方式的升级变革,然后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的生产方式之中,使之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推动力。习近平用非常通俗形象的文字就把这种关系清楚地表达出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是我们的目标,绿水青山也是我们的目标,而打通它们之间关系的关键就是转变发展模式,让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资源。生态文明建设不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这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站位,把生态资源视作未来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战略资源。我们现在还主要依靠简单的量的加减法来实现环境保护,通过强制性的减少工业开工、汽车限行限号等方式减少污染;通过荒山绿化等增加绿色植被等方式恢复生态环境。当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变化时,保护生态环境就不再是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而是通过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质的升级来解决问题。
习近平方法论创新的思想基础来自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法①。从天人合一和矛盾的统一性的思维中去思考二者的统一性,才能真正能解决二者的矛盾。而生产力、生产方式的进步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解放都为这种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真实的现实可能性。因而,习近平的这种方法论不是纯理论的假象,而是真正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体现了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升华。它扭转了人们的传统发展观念,也将推动我国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地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从历史看,农业时代,肥沃的耕地和充足的水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巨大自然潜力;在工业时代,丰富的能源尤其是矿藏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巨大自然潜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备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在未来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自然资源。
习近平在方法论创新基础上提出来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指出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模式和出路。目前发达国家都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的意义,由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成为各国竞相储备的战略资源。西方国家处于世界产业的顶端,它们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相关产业输出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它们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不可能依赖产业输出和垃圾出口来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未来我国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基本途径。首先,我国不需要再恶补经济发展欠下的账。其次,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最后,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升级换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统一关系表现为在获得金山银山的同时并不损害现有的绿水青山,并且经济产出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撑,绿水青山越多,带来的金山银山也越多。我们要加快绿色生产方式的转变,打造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
二、坚持固守底线的方法解决生态“公领地”的利益驱动与大众公益的矛盾
坚持底线思维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自从我国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发展的数据被一些地方当作工作考核重要的指标。当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因为害怕会影响经济发展而变得小心翼翼,结果致使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习近平总书记自十八大以来坚持以铁腕划定底线的方法遏制了一些长期积累的复杂而艰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如果再不遏制势必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要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到了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抱着以往的思维方式,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担心经济增长会因为生态保护而出现问题的话,实际上就是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变相纵容,不但不会遏制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加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固守底线的方法成功遏制住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态势。生态保护不能以金钱来衡量,更不能以一时一地的经济利益为借口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划定底线可以明确地告诉我们,守住生态系统的底线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们绝对不能逾越的,一旦逾越就会破坏生态系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固守底线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运用。底线思维就是坚持对于量的维护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质的飞跃。如何运用生态这个指挥棒?以往的经济建设的指挥棒是由具体的各种经济数据来衡量的,比如引来多少外资,GDP增长多少等等,这种具体的量化指标考核着地方干部,指挥着地方干部把经济工作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有具体的数据指标来衡量生态保护工作,比如pm2.5的数值是多少等。和经济建设不同,考虑到具体国情,我们现阶段的生态建设不是增量指标而是底线指标,因为许多地方一方面要保护环境,一方面还要发展经济。好多地方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来得及转变,这些地方确实存在着经济和民生的压力。当然,不管经济压力有多大,都不能逾越生态底线。
底线既是生态环境的警戒线,又是对于任何个人和单位来讲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自然环境,他们往往存在侥幸心理,片面地认为收益远远大于被惩罚的风险。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必须采取高压态势、强制措施才能保护住生态不被破坏。国家必须搭起一条维护生态环境的高压线,任何人触碰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党和国家要通过法律和行政的强制力来保障。企业和经济体在产业升级、环境保护方面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环境保护执行没有可以打折扣的空间,地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没有可以阳奉阴违的可能。
在新时代,以坚持固守底线的方式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首先需要划定生态保护的红线,以确保已经濒临危险的生态环境不会继续恶化下去;其次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情况确定生态指标,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生态建设负总责,在环境保护上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必须坚持守土有责;还要划定领导干部的责任底线,在政绩考核时,增加生态指标的权重,对于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领导干部终身追责。
三、创新生命共同体思维化解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的尖锐对立
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来讲到底是主体还是客体,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来讲到底是工具还是目的,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哲学问题。由此产生了两个截然相对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它们引领着西方生态保护走向两个完全相反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创新的生命共同体概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极端,开辟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和新途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理论是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概念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农耕文明下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农业思维范式。中国自古以人观自然,以自然的变化类推人类社会,某种程度上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一体的。马克思的主客体关系理论是在西方工业文明下人与自然关系思考的辩证思维范式,在科技支持下人类通过对于自然物质的改造推动人类物质财富的不断累积。马克思的主客体关系理论是从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天人合一和主客关系并不是对立,它们是两个不同层次。习近平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都看作是有生命的。从整体上看,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人与世界的其他部分存在着根本的内在联系。作为处在同一个物质空间的人类社会、各种生物以及生态条件等,都处于同样的物质联系之中,都受到同样的物质条件的影响,都受到同样物质规律的左右。它们相互影响,又互为对方生存的客观条件。习近平把人类与自然生态视作生命共同体,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缺陷,让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重新认识。在现在的生态建设领域,习近平把生态视同生命,并认为其与人类和谐共生。既然人类与生态是生命共同体,表示人与所有生态系统是命运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生存条件、共同利益,人类在进行改造自然的时候,要符合所有生物的利益,要站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了人与自然生态的生死存亡的关系。人类应像看待自己一样看待生态,生态兴则人类兴,生态亡则人类灭。自然生态既是我们改造的对象,又是我们服务的对象。生态已经不是我们实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工具,而是我们的目标。
习近平把自然界里的山水林田湖草视为生命共同体,就是改变以往把自然生态看作无生命的东西,完全依据人类自身的需要和意愿去任意改造的理念,承认自然生态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以及存在发展的条件,要求人类要把握好它的发展规律,按照规律进行生态建设,而不能完全以人類为中心,将人的意志完全凌驾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上。历史表明,自然生态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有生命的,是可能会消失的。当山水林田湖草所构造的生态系统消失,这个地方就失去了供人类生存的可能性。在古代的时候,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当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系统消失而呈现荒漠化,人类不断地迁徙到别的地方,人类不断寻找供自己生存的新的自然地理。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不断征服,人类也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可供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是无限的。而现在,人类已无可迁徙之处,人类已经意识到自然地理的唯一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不是无生命的客观存在,自然本身是有生命的。自然生态系统是有自己的一套循环系统。习近平把自然生态看作生命系统,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它们,要了解它们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生态有可承受的最大极限,超出这个极限生态就会越来越糟糕。以往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总体的规划,忽略了自然界的山水林田湖草本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任何生命都是需要空间的,空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保护生命的空间像保护生命一样重要,良好的生态需要维护良好的生态空间,生态空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整个生态系统都是互联互通的,是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而生态保护应坚持统筹兼顾,全方位、全地域。为还给生态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就必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强调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共同的主体,保护自然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地球的生态保护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一些国家应该摒弃维护自己的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观念,为维护整个地球自然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号召下构建国际新秩序,抵制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实现国际间的平等、公平原则。
四、坚持从人的必需条件看待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社会和个人目标的高度契合
习近平创新生态思想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已经从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更美好生活的需求。对于人民群众来讲,生态问题成为影响实现自己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我们现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实现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愿望。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随着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提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生态美丽战略目标就代表了人们对于生态的美好追求和愿望①。从生态和谐到生态美丽体现了方法论的转变,生态和谐是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角度,它代表的是人与自然的客观关系;生态美丽是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它代表的是人们的主观诉求。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仅从国家的宏观角度去认识良好生态的意义,更围绕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认识良好生态的意义和价值。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民群众最切身的主观诉求作为工作努力的方向,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作为最基本的底线,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对于审美的要求作为主要的发展标准。
中国共产党人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带领人民实现胜利就是因为能够精准抓住人民群众不同时期的本质要求,立足于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根本诉求是不一样的。比如革命时期,实现独立自由,不当亡国奴是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实现物质富裕,摆脱贫穷,满足人们基本物质文化需求是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而现在,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生态需求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把良好生态纳入到民生范畴,把握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在新时代,良好生态已经成为直接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东西。就像就业、医疗、教育等一样,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生态环境的天然属性就决定了它的公共性。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它符合全体民众的根本利益,也是最公平的,不会被某些人所专享、垄断。就像清洁的空气,不管是富人、穷人,不管是领导还是百姓,都会共享它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同样,良好的生态也是最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都是与全民作对,在损害全民的利益。与此同时,把良好生态纳入到民生也是强调不能把生态环境治理与民生对立起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要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优先解决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而不能打着生态保护的旗号牺牲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良好的生态不同于其他民生问题,它需要全民的共同努力,而它的属性又不同于其他产品,它又不专属于生产它的人,所以它是公益性质的。它需要大公无私的精神。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看待生态保护,我们就不会把生态保护看作一时的应对举措或者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任务,而是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發展的本质要求。不管是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不能忽视生态保护,而且我们应该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0(001).
〔3〕王雨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概念的生态哲学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8,(02):1-7.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5(00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