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淡清
中長跑从最初的跳跃跑技术,再到小步高频跑技术,进而过渡到大步幅跑技术,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组合跑技术。技术演变得更加完善,运动员在跑进中动作轻松自如、蹬伸有力、脚弓富有弹性和全程节奏强,最大限度的将人体的综合技能和身体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转换成维持和提高专项跑速的技术能力。现代中长跑技术是在合理性、经济性、实效性三大特点的基础上,发展成高速度、高频率、节省化、重心平稳、动作自然、放松省力的技术。这也是中长跑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各方面素质都要均衡发展。中长跑项目作为耐力性项目,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学校体育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近几年中考体育加试也得到实施,学生多了个考试任务,中长跑项目作为必考项目更受到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如何进行科学训练,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体育工作者及同行商榷指正,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坚强意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提示与诱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技术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使技术达到轻松协调、快速省力的要求。在训练中要运用集体的力量,互相提醒,督促,鼓励,增强学生顽强的意志力。课堂上,教学组织方式要丰富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运用游戏的形式,增加运动量,提高耐力素质;运用追逐变速跑,提高速度耐力素质;运用鼓励暗示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
2 中长跑应注重基本技术的教学,确保技术动作的完整
尽管中长跑的技术结构比较简单,但是运动员的技术类型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改进错误的技术动作比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动作困难得多。因此应根据中长跑技术形成和改变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科学地安排好中长跑的技术训练。首先,应该让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动作要领和技术动作概念,了解自身技术的优势和缺陷。在训练过程中应按周密的训练计划执行,在完成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后,要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周而复始地进行跑的练习。现代中长跑技术的特点是腿部积极前摆和着地,不强调后蹬时充分伸直膝关节,注重蹬摆的配合及适宜步长、步频快。动作省力,重心平稳,直线性好,速度快。随着塑胶跑道的出现,场地耐力跑技术有了新发展。其一是充分利用塑胶跑道的弹性,是摆动腿更加积极前摆,后扒积极有力,后蹬时间更短,提高了蹬地能量的利用率;其二是随着运动速度的不断提高,动作速率的逐渐加快和后蹬时间的缩短,使腾空与支撑之间的间隔也越来越短。训练方式可以选取短中途组合重复跑,变速跑,间歇跑,专项持续跑,专项测试等比较专业的方法。其次,应不断指出运动员要改正的某一错误动作,引起运动员注意,及时纠正,避免形成动作定型。如果动作定型了,再要纠正,要花的时间和精力会更多,而且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训练实践中,中长跑的技术结构简单,技术强度相对较低,但运动时间较长,这也为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纠正错误动作创造了条件,要合理运用辅助练习,及时纠正动作。针对一些错误动作,应采用专门性的练习手段和分解的练习及辅助练习手段加以改进。如为了消除摆动腿折叠不紧的错误技术,可以徒手练习后折叠跑,也可加阻力进行专门的折叠摆腿练习,做完这些练习后立即结合到完整的技术中去。这种以分解练习,或辅助练习转换到完整技术训练的方法,在技术训练实践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后,注重整理运动,消除疲劳,避免运动劳损的积累,延长运动者的运动寿命。在训练之余,要增加营养,确保体力旺盛,补足消耗。
3 注重途中速度的保持及呼吸的配合,懂得处理中途出现的特殊状况和病症
途中速度的保持及呼吸的配合是中长跑项目的重中之重。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跑动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给自己心理暗示,加劲鼓励,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加深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进入第二次呼吸状态。 中长跑是发展人类耐久力的运动项目,完成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由于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在运动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病症,最常见的就是运动性腹痛。一旦运动中出现腹痛,即应减慢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强度,加深呼吸,调整动作的节奏,同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也可边跑边点掐内关穴或合谷穴。如无效或者疼痛加剧,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可口服止痛药。
中学生的中长跑运动训练应该满足学生发展身心健康的需求,达成增强学生耐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在正确掌握完整动作的前提下,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要固守传统的方法,防止因课堂枯燥无味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邱孝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M].知识出版社,1999.
[2] 招乐辉.身体锻炼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业韩,袁运平.田径身体训练手段与运用[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4] 王秋澄.体育健身与体育史话[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新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