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年芳
古人曾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崔峦先生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由此可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如果我们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练笔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以下是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教学的几点体会:
1 捕捉文本的空白点,在想象中强化语言表达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有许多课文都出现了故意的留白,有的是刻意不写文章某些內容,有的是将文章内容写得相对简单,还有的用省略号代替,目的在于让学生读文后,脑子里留下想象的空间,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如果能巧用空白处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不仅能强化课文内容,还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十自然段,全段围绕“神态各异”一词,分别写出了“微微颔首”“眼如铜铃”“紧握双拳”“凝视远方”四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然后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其他兵马俑的神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描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时,采用的是“形态描写”加“丰富想象”的组成的,于是在引导孩子发现句段特点,读好文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省略号进行补白想象。我先在大屏幕出示不同神态的秦兵马俑特写,然后指导学生用“有的……好像……”这一句式模仿写话。通过这个想象补白,学生不仅进一步感受到了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 紧扣文本的语言训练点,在仿写中领悟写作方法
仿写就是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迁移文本的优美词句,模仿文本的叙述风格,领悟文本的行文结构,但仿写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照搬”,而是在阅读文本的启发下,以新的形式创造出与原内容相关的作品。 如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作者用相同的结构,相同的修辞手法介绍了桂林的山水。在教学二三自然段时,我采用读读、划划、练练、说说,写写的策略来展开教学。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划:划出最美的句子。说说:1、说说山水美在哪,并读出美的感受。2、发现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把桂林的山的独特写出来。写写:借鉴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仿写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体会桂林山水的独特,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出作者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然后用排比和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把桂林的山和水写得生动具体,引人神往。最后安排一个仿写训练:
(1)清明河的油菜花真多啊,( );清明河的油菜花真香啊,( );清明河的油菜花真美啊,( )。
(2)我们的学校真大啊,( );我们的学校真净啊,( ); 我们的学校真静啊,( )。
通过迁移训练,学生们写第一单元的作文时园一角时,很多学生都学会了抓住景物的某一特点,然后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展开具体的描写,这不正是做到了学以致用吗?
3 提炼文本的拓展延伸点,在拓展中开阔学生思维
拓展延伸点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也是文本理解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脚点,拓展延伸点或关注文本背景,或链接相关事件,或引申到类似的事物,能开阔学生的思维,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四年级下册《花的勇气》一课,作者从普通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这一场景,体会到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这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学完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则练笔:观察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事物,写一个片段。在练笔过程中,有的同学写了草地上的小草,有的同学写了寒冬的腊梅,还有的写了自己种的小植物等。通过这个练笔,不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的事物中事物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可贵,还让学生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后面的单元习作作铺垫。再如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一文,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逃生”、“小苗顽强生长”、“静听自己的心跳”,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文章结尾直抒胸臆“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要让自己获得更加光彩有力”,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分析品读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杏林子的资料,深入体会杏林子是如何让自己活得光彩有力的。交流完杏子的资料后,我相机引导学生课后搜集一些珍爱生命的名人事例,并写写自己的感受。这个拓展延伸让学生从文本走出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更激起了学生要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的共鸣。
总之读写结合就是以文本为载体,设计与之相关的“写”的训练,使学生的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要想收到实效,要想达到高效,教师的安排和引导至关重要。教师要有选择性的预设,要寻找典型的、有价值的“读写结合点”进行训练。要引导学生课内重学法,善表达,课后勤练笔,多阅读、这样才能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