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途径分析

2019-08-07 09:15胡黎明徐滕卫
世界家苑 2019年6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培养策略小学生

胡黎明 徐滕卫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体育运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首先从教育角度出发分析了体育习惯的价值,紧接着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的适度原则,最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提出了几两点建议,如注重体育课后作业、密切家长沟通交流等。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程;体育习惯;培养策略

体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技能的培训乃至综合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是基础教育课程中的重点所在。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与普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还会逐步加深。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但深化以及体育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入,小学体育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最为典型的便是学生体育习惯的欠缺,很多学生仅仅将体育活动视作体育课中的内容,未能将体育活动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割裂了体育课程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也无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基于此,就体育习惯的培养途径做了相应的研究。

1 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价值分析

教育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及小学教学实践的日益深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日益成为小学生培养中的重要目標。就当前小学教育而言,智育仍然居主导性地位,教师平时所关注的重点都是学生的学习情形、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人格修养缺乏必要的关注。体育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持之以很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之中,而这些体育运动除了具有建设价值以外,还有着深厚的教育价值。首先,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拼搏意识。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类体育运动,对小学生而言是有不小的难度,比如400米接力赛等。学生参与到此类体育运动中,并顺利地完成体育运动,对学生自身而言,是一种自我挑战,这对于学生拼搏意识的形成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其次,不少体育运动需要学生长时间地参与其中,比如长跑,学生要完成长跑的任务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对于学生毅力的训练也有着重要价值。

2 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原则探讨

适度原则是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中的重要原则,对于学生体育习惯中不良因素的纠正具有重要作用,是规范体育习惯培养的有效保障。首先,小学生毕竟不同于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体能机能都较为薄弱,适度的锻炼固然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过度锻炼则不仅无助于学生的体能提升,甚至还会对学生的身体机能造成损害。对此,教师要坚持运动适度的原则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鼓励学生在身体机能的许可下参加各类型运动,避免运动过度;其次,体育习惯的培养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教师要注意体育运动与课程学习之间的协调性,既不能以课程学习冲击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当然也不能因为体育运动影响到学生的课程学习。

3 小学生体育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3.1 注重体育课后作业,有效沟通课堂内外

小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极为不够的,课余时间才是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所在,因而,如何有效地沟通课堂内也就成为教师体育教学的重点所在,对此,体育课后作业则是有效途径之一。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体育课后作业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不是根本不予布置,就是在布置环节中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对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教师要注意体育作业与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体育作业并不是随意布置的,它需要服务于课程开展以及学生体能提升的具体要求,比如,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为跳绳,那么,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放学回家后,自主练习跳绳500个,使体育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后,提升体育教育实效性;其次,教师要完善体育课后作业的考核。体育作业不同于一般书面作业,不能以直观的外在形式呈现出来,对此,笔者学校每个月都设有体育达标月考核项目,要来检查学生的课后体育效果,学生只有在放学回家后,仔细完成各项体育作业的基础上,才能轻松地完成体育考核的项目。

3.2 密切家长沟通交流,构建完善体育环境

如前所述,校园仅仅是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一个要素,与此同时,家庭环境也尤为重要,换言之,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习惯,教师要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将家长纳入到教育环节之中,与家长共同构建完善的学生体育学习环境。对此,我校经常以学生体育习惯培养为主题,召开针对性的家长会,邀请家长走到教室中。家长会的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教师向学生家长普及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及价值,引导家长更好地介入到学生体育习惯培养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家长对体育活动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体育活动就是玩,不值得鼓励,教师要借助家长会矫正家长这一认知误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第二、教师要通过家长获取学生课后体育活动的信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教师在课堂结束后通常会布置相应的体育任务。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却未必会完成这些任务,而家长又难以像课堂教学一样,深入到学生的家庭学习之中,这时候家长就成为教师了解、监督学生课后体育作业效果的依靠。

4 结语

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尤为重要。对此,教师要从当前体育课程的现状出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采取好针对性的措施,提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国龙.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教育,2015(22).

[2] 张建明.浅析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J].学周刊b版,2013(35).

(作者单位: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培养策略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