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忠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促使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教会学生 “自己会学”、“自己能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更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要求。
应“丰富课改内涵”的要求,学校着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设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对学校的日常事务进行全方位管理。班级管理则顺应强化学生的“自理、自律、自治、自主”意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各班均实行自主管理制度。开始试行后,效果的确很好,但运行一、两个学期后,审美疲劳出现:班级自主管理干部虽然由学生自己推选,但总是几张老面孔,管理内容、方式大家熟悉,毫无新意,感觉自管会干部成了老师的代言人,以前老师管理班级的“警察”型、“保姆”型换种方式又回来了。受学校教师轮流值周的启发,在我担任班主任的2020级4班,从2018年春季开始试行了学生“小组轮流值周”管理制度。
首先,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性格、性别、管理能力、特长爱好甚至身高体重等方面综合考虑,尽量均衡分组,每组6人,并选出小组长;其次,对小组长和全体学生展开培训:每个小组轮流管理班级一周,叫做“小组轮流值周”,小组长负总责,每个组员都参与,临时做班级自管会干部一个星期;第三,具体操作:值周前的周五,小组长安排分工,清洁、纪律、学习、考勤等均落实到人,量化评分;值周中发现任何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值周结束的周五中午,小组长根据组员的各种记录组织全组同学进行值周总结:本周班级总体表现好的是哪些,特别是与上一周相比,进步在哪里,不好的是哪些方面,指出次周需要改进的意见以及公布考勤结果;还要评选出表现好的小组和较差小组,表现好的个人和较差个人,特别是违纪严重的个人,都要交代依据。全部结论都填写在“小组轮流值周总结表”上,在最后一节周会课上,小组长带领两位组员上讲台做演讲性的公布。第四,落实奖惩:累计的“小组轮流值周总结表”是评选优秀小组和个人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周得最差个人或违纪个人的,班主任在办公室约谈,连续两周评为最差小组的全组停课反省、检讨。
原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依然存在,继续负责各自的分管工作,并肩负对各小组的值周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经过近三个学期的探索,效果相当不错。现在的班级,各项日常事务不再需要教师或自管会干部随时提醒,更没有以前跟自管会干部讨价还价、拌嘴的现象;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学校的清洁、纪律评比,歌咏比赛、运动会中屡获第一,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大幅提升,“轮流值周、自主管理”焕发勃勃生机。
试验之所以成功,第一,“轮流值周”动员了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所有学生都当一次“干部”,全体学生都得到锻炼,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每个学生都有了“管理”别人的体验,再接受“他管”就自觉得多,班级管理就更顺畅;第三,对于成绩差、爱违纪、性格内向的学生都要去管理别人,说服别人,这对他们的性格改变甚至今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管理者每周都换一批人,学生有新鲜感,每周都有不同要求,组组出新招,似乎在比赛,易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五,量化评分制度学生制定,值周小组操作积分,奖惩斗硬,保驾护航,班风、学风自然不会差,成效当然显著。
有教师认为“能成才的学生不管也能成才,不争气的学生管也是白管”;还有教师认为“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以来各国各校都是教师管学生,学生哪能管学生?”本班的管理研究再次证明“树大自然直”和“不信任学生”的观念是错误的。同时,学生的生活依赖家长、学习依靠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发展意识淡薄,学生的成长观念将得到有效改变。初中生即将迈入成人行列,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都要同步协调发展,从理念上树立“自信、自立、自强、自律”意识。“自主管理”改变了学生始终处于被教育、被管束地位的现状,利于培养学生主人意识、责任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管理、学会他以后该学会的一切,健康成长、全面成长、快乐成长。自主管理全过程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充分发挥学生固有潜能,让学生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的总目标相统一,在实现学校总目标的同时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学校、班级不再为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而头疼,切实减轻管理负担,管理成效事半功倍。
“小组轮流值周”仍然属于“自主管理”范畴,通过对学生的自控能力、处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學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最充分的锻炼,使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因能力的提高而轻松完成,再因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促进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不再培养“高分低能”学生,做到成绩、能力双丰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轮流值周”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设良好的锻炼平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升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实现了“依靠学生、发展学生”的培养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蓬安县河舒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