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林
摘要:21世纪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建筑领域繁荣发展的时代。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的是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与壮大。当前,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最重要的技术。然而,受地理环境要素、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技术管理等多重要素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问题在所难免,对建筑工程质量影响较大。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有效控制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控制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如雨后出笋般出现,对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建筑领域发展历程较短,建筑施工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期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类型
1.1 应力裂缝
在现浇筑混凝土中,应力裂缝是最常见的裂缝种类。主要包括温度裂缝和收缩性裂缝,在通常情况下,由于混凝土硬化以及自然环境影响,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内部水分逐渐蒸发,体积逐渐缩小,从而产生裂缝。另一种情况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环境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存在较大温差,混凝土表面出现拉应力,温差越大拉应力越强,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2 塑性裂缝
当混凝土在浇筑后依然处于苏醒状态,由于钢筋骨料等造成混凝土自身的均匀沉降受到影响,使得混凝土垂直收缩效果加快,导致塑性裂缝。通常情况下,塑性裂缝呈现形状不规则的深纹。在混凝土硬化之前就已经产生裂缝,对于建筑工程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1.3 结构裂缝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与构建的应用部位具有明显的关系,在建筑工程比较薄弱的部位产生裂缝的概率明显增大。由于结构设计的突发变化,导致结构裂缝的产生。例如现浇板多孔板改制,导致墙体刚度增大。而楼板刚度降低,在墙角应力集中的区域会产生斜裂缝。
1.4 冻胀裂缝
主要发生在冬季,当外界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时,如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过大,就很容易发生冰冻问题,这样会造成混凝土体积膨胀,应力下降,产生裂缝。尤其是混凝土初凝时,受冻破坏最为严重,成龄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30%-50%。冬季施工时,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后,若不采取保温措施也可能发生沿管道方向的冻胀裂缝。冻胀裂缝与温度裂缝产生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北方寒冷地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加以注意。
2 现浇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2.1 设计不合理
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来说,由于其性能要求不同,所以必须要针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分析,为混凝土的选材与配比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对混凝土的标号选择与实际性能要求不相符,或者是结构荷载均匀性考虑不到位,导致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混凝土施工后會出现不同情况的裂缝。
2.2 配比不规范
配合比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是由多种施工材料混合而成,如骨料、砂砾、水泥、外加剂等。只有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够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而配合比是确保质量和强度的关键,如果控制的不理想,也可能会造成浇筑后的开裂问题。
2.3 施工不规范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具体环节较多,任何一个操作流程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造成局部裂缝。例如在钢筋绑扎的过程中不够牢固,或者偷工减料使用钢筋数量不足,均可能会产生裂缝,影响整体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骨料粗细不均匀、振捣不够密实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此外,混凝土模板支撑刚度不符合要求,没有等到养护时间完成,过早的拆除模板等问题也会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而引发裂缝问题。
2.4 环境应力素
环境应力素是造成应力裂缝的主要原因。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引发温度裂缝。另一方面,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温度、湿度、风力控制不足,很容易引发收缩裂缝。尤其是在混凝土浇筑后温度升高或者空气湿度较低,加剧了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也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大面积开裂的现象。
3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技术
首先,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因为水化热是产生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降低。通过早期采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矿物质的组成以及水泥的细度模数,可有效降低。在具体施工中,可采用硅酸盐水泥以及低热矿渣水泥两种类型。另外在不影响水化热的前提下,要尽可能的保证水泥的细度变小,因为水泥的细度过大会影响水化热的放热效率。
其次,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的铝硅氧化物,而这些铝硅氧化物也能够与水泥的产物进行二次反应,增加水泥活性,并且取代部分水泥,从而减少使用量,降低混凝土出现膨胀的几率。由于粉煤灰的颗粒也比较细,所以在二次反应的界面会相应的增加混凝土的分散均匀程度,也能够改善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结构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数量提高孔结构的细化和分布,保证混凝土更加的致密。在保证商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较可靠的控温措施之一就是尽量减小水泥用量。通常不宜超过350Kg/m3。
最后,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进行操作,加强对于材料的组织管理,并且严格遵循配合比例,同时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疲劳性等特点。在设计配合比的过程中注重水灰比、含砂率以及集灰比。通过在实验室针对各种原材料比例进行配合比分析,发现水灰比越大、水分越多,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在变干之后出现气孔,导致整体的大体积混凝土性能变脆,引发裂缝,所以应该降低水灰比。另外,含砂率是影响水泥混凝土稠度的重要因素,如果水灰比足够小,但是含砂率过大,则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的泥浆变少,整个大体积混凝土的含沙层会明显增厚,降低耐磨性能和整体硬度,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极易受到磨损。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相关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更好地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作者单位:沈阳市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