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两系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9-08-07 01:04江雅许兴旺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皖南新品种产量

江雅 许兴旺

摘要    连续2年对皖南两系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及性状观察。结果表明,Y两优2008、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Y两优1998、未两优211等品种,米质优,经济性状比较优异,市场占主导地位,为引导性推广种植品种。新两优998、徽两优001Y、两优900等品种整体表现比较突出,可以作为搭配主导品种,在适宜区域推广。

关键词    两系水稻;新品种;产量;皖南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027-02

两系水稻新品种是目前水稻种植推广的主流趋势,因其米质较优、产量高,备受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青睐,粮食企业对优质品种稻谷收购也情有独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类种子企业将两系水稻新品种作为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的主推品种。各省新品种审定部门也加快了两系水稻新品种(组合)的审定进程,迎合种子经营企业、家庭农场及种植户、粮食加工企业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市场需求。通过连续2年开展两系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研究市场主流两系水稻新品种的特征特性,探索两系水稻新品种的高效节本栽培技术,提供引导性推广建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皖南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办事处梅里社区,试验田紧临原省道S321,交通便利,便于新品种展示;田块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具有代表性,前茬为冬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

1.2    试验材料

2017—2018年连续在同一地点进行两系水稻品种试验及新品种展示。试验品种为市场种子企业销售的主要品种,是近2年国审和省审定新品种。2017年试验品种19个,2018年试验品种17个。

1.3    田间设计

试验根据品种数量设大区,不设重复。品种随机安排,顺序依次排列,东西向栽插,品种之间设置保护行。每个小区宽8.0 m、长42.0 m,面积0.033 6 hm2,栽30行,预留50 cm操作行,拉绳定点移栽,株行距26.6 cm×18.0 cm,栽植密度20.88万穴/hm2,每穴1~2粒种子苗[1]。小区所在几个田块相邻且肥力一致,总面积0.6 hm2左右。

1.4    试验过程

采用湿润育秧,依照当地常规管理技术管理[2]。5月17日播种,6月17日移栽,秧龄30 d。大田底肥施42%控释肥600 kg/hm2、尿素300 kg/hm2、硅肥(SiO2≥29%)15 kg/hm2。中期结合苄乙除草,追施尿素187.5 kg/hm2。烤田结束后,灌水并追施氯化钾112.5 kg/hm2、尿素37.5 kg/hm2作穗肥[3]。根据贵池区植保站病虫情报,适时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害[4]。田间其余管理措施,所有品种都保持一致,同一措施在同一天完成。生育全过程调查,成熟期取样考种。根据品种成熟情况分批收割,采取单打、单收、单晒,计算实际产量。

1.5    特殊气候对试验品种发育的影响

两系水稻对比试验期间,天气及气候条件异常。阴雨、高温、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均不同程度出现。水稻处在生殖生长的关键幼穗分化时期,连续2年出现高温,对生长发育不利,影响穗型和结实[5]。早熟品种受高温干旱影响较大,产量均排试验品种后几位而淘汰。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

试验品种2年生育期136~151 d。受灾害性天气影响,各品种生育期略有变化。

2.2    主要经济性状

2018年调查显示,田间基本苗45.0万~84.0万株/hm2,平均基本苗57.0万株/hm2;最高苗307.5万~508.0万株/hm2,平均最高苗393.0万株/hm2;分蘖率为397.0%~981.6%,平均分蘖率601.6%。徽两优001分蘖率最高,其余品种分蘖率中等。试验品种有效穗195.0万~337.5万穗/hm2,成穗率50.9%~79.4%。株高104.0~131.2 cm,Y兩优1998植株偏高,C两优华占株高偏矮,其他品种株高中等适宜。穗长22.5~30.2 cm,每穗总粒数171.7~265.8粒,每穗实粒数150.4~204.6粒,结实率72.8%~89.6%。

2.3    农艺性状及抗性

2018年调查显示,多数品种整齐度较好,Y两优900整齐度一般;杂株率4个品种未见,其余品种杂株率表现不等,范围为0.1%~1.0%。大多株型表现适中,5个品种株型紧束,1个品种株型松散。徽两优001等8个品种叶色浓绿,其他品种叶色绿。Y两优896等9个品种叶姿挺直,其余品种叶姿一般,但不披垂。Y两优900等7个品种长势繁茂,其他品种长势中等。参试品种未见明显叶瘟、穗颈瘟;白叶枯病、纹枯病多数品种未见,少数品种轻度发生;稻曲病未见。少数品种二化螟、大螟、卷叶螟轻度危害,多数品种未见;稻飞虱防治效果较好,未发生明显危害。受台风影响,部分试验品种有一定比例倒伏,少数迟熟品种抗倒性较好,未见明显倒伏。

2.4    产量情况

2018年根据田间现场取样,统计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经过计算,产量表现前8位的品种理论产量达12 885.2~14 468.8 kg/hm2,成熟期根据品种实收,扣去水分、杂质,实际产量10 633.5~12 297.0 kg/hm2(表1)。

3    品种简评

根据试验品种2年综合表现,现将2年产量排名前8的品种简评如下。

3.1    Y两优2008

生育期145 d,株高122.4 cm,高度适中,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长势繁茂,株型及株叶形态一般,整齐度较好,穗型、千粒重中等,结实率较高,理论产量14 468.8 kg/hm2,实际产量为12 297.0 kg/hm2,2017年、2018年产量均位列第1位。抗病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

3.2    C两优华占

全生育期140 d,株高107.8 cm,高度偏矮,整齊度好。株型适中,叶片适中,叶姿一般,紫尖。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比较协调一致。理论产量14 383.6 kg/hm2,实产12 229.5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4位,2018年位列第2位。米质中等,纹枯病轻,其他病虫害不明显。

3.3    隆两优华占

全生育期149 d,株高117.2 cm,高度适中,整齐度好。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片较长、较宽,叶色浓绿,叶姿一般。分蘖力较强,有效穗多,成穗率高。穗型较长,着粒密度一般,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中等。理论产量13 372.5 kg/hm2,实产11 259.0 kg/hm2,2年产量位列第3位。米质较好,抗病性、抗逆性较好。

3.4    Y两优1998

全生育期147 d,株高121.8 cm,中等,整齐度好。分蘖力较强,有效穗一般。株型紧束,长势繁茂,叶片中长较宽,叶姿一般,叶色绿。穗型大、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一般。理论产量13 970.5 kg/hm2,实产11 080.5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2位,2018年位列第4位。米质优,抗病性、抗逆性、抗倒性较好。

3.5    未两优211

全生育期149 d,株高115.6 cm,高度中等,整齐度较好。株型适中,叶片中长、宽,叶姿一般。分蘖力强,穗长中等,穗型、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协调一致。理论产量12 986.7 kg/hm2,实际产量11 035.5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6位,2018年产量上升至第5位。米质优,抗病性、抗逆性、抗倒性较好,主要病虫害未见明显发生。

3.6    新两优998

全生育期147 d,株高117.2 cm,高度中等。株型适中,长势繁茂,叶色浓绿,叶片较长较宽,叶姿一般。基本苗偏少,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有效穗一般。穗型、穗粒数中等,千粒重较高。理论产量13 679.1 kg/hm2,实产10 824.0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8位,2018年位列第6位。米质较优,抗病性、抗逆性较好。

3.7    徽两优001

全生育期147 d,株高118.4 cm,高度一般,整齐度好。株型紧束,叶色浓绿,叶片长宽适中,叶姿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较多,穗型中等,千粒重较高。理论产量13 222.6 kg/hm2,实产10 689.0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5位、2018年产量位列第7位。米质较好,抗倒性、抗病性较好,对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

3.8    Y两优900

生育期149 d,株高118.8 cm,分蘖力偏弱,有效穗偏少,株叶形态较好,植株整齐度一般,株型紧束,叶姿挺直。穗型长大,千粒重偏低。理论产量12 885.2 kg/hm2,实际产量10 633.5 kg/hm2。2017年产量位列第7位,2018年位列第8位。米质较好,病虫害抗性一般,抗高温热害能力一般,抗倒性较好[6-7]。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连续2年两系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及性状观察,对比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性及产量情况,结果表明,Y两优2008、C两优华占、隆两优华占、Y两优1998、未两优211等品种,产量达11 000 t/hm2以上,且米质优,经济性状比较优异,市场占主导地位,可作为引导性推广种植品种。新两优998、徽两优001、Y两优900等品种整体表现比较突出,可以作为搭配主导品种,在适宜区域推广[8-9]。

5    参考文献

[1] 胡继文,许兴旺,李振华,等.池州市水稻新品种品比展示与示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48-52.

[2] 王文辉,骆寅涛,李红艳.水稻秧田管理技术[J].吉林农业,2016(4):43.

[3] 谢光.水稻大田的肥水管理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J].农技服务,2017(5):72.

[4] 吴青,王开龙.绿色生态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J].江西农业,2018(8):19.

[5] 王颖,何永坤,孙恩红.重庆水稻抽穗高温热害影响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7(19):155-156.

[6] 姚传根,赵东保,史辰辰,等.优质高产两系水稻品种福两优5号的选育[J].农业科技通讯,2015(7):189-190.

[7] 王光胜,谢颂朝,李婷婷,等.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7):43-44.

[8] 葛茜,马晓丽,张万春,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7-9.

[9] 韩正光,张安存,吕宏飞,等.淮北稻区优质食味水稻品种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341-1342.

猜你喜欢
皖南新品种产量
看禾选种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到皖南
新安画派风格的发展论析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