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辉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14年3月30日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并号召教育界高度重视对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能够引领中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对深度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教育目标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将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长流不息、茁壮成长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而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著的丰厚的内容涵养,文化滋养都具备深度可挖掘的教学价值。因此,古诗词教学为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和思路,如何利用古诗词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呢?值得一探究竟。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将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林崇德[2]认为核心素养是学习者系统融入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后的综合表现,是在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满足个人成长及社会进步要求的重要品德和必备能力。
聚焦到语文学科的古诗词教学中,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活跃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在现实的语言实践情境中显露出的语言智慧和语言品质;是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思想品质、思维方式、语言知识与技能的系统表现,是语文教学给予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3]
三、古诗词教学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分析
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教科书的诗词歌赋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发扬中华之魂,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依靠。古诗词教学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是评价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基础。古诗词辞微旨远,言辞优美,可以有效促进中学生在言语思维上的积累和应用。对古诗词词句语法的积累,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鉴赏,既是应试需要,同时也能够陶冶情操,提升思想觉悟。因此,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要求中学生诵读、背诵诗词课文,理解古诗词的优美言辞,动人意境,领悟诗人情感,领会诗词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从而培养中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古诗词所蕴含的思维脉络中包含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中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能够同步提高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联想与想像是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在诗词鉴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中学生充分地发挥联想与想象的思维,全面培养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理解诗意,把握情境,发动逻辑思维来推断和理解诗中的疑难词意。如李煜《虞美人》一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能通过比喻的修辞启发中学生发散思维,借由春水联想到离愁别绪,从而领会到作者的深意。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相较于小学生来说,中学生在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细致。说古道今,吟诗歌赋,诗人蕴含在诗词中的细腻情感能够综合培养中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提升内在的精神修养和文化品味。例如杜甫《登高》一诗中,要求中学生对“无边落木萧萧下”进行鉴赏,中学生自发地针对“无边”“落木”来进行品读分析,从中领会到诗人蕴藏于凝练言辞中的美,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发现美,领会美,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四)文化理解与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宝贵而丰厚的文化遗产。对古诗词的传颂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品鉴诗词的过程,亦是品读历史、以史为镜知兴替的过程。在《屈原》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对作者身处时代背景的介绍,对生活遭遇的阐明和对诗歌言辞的剖析,能够引领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屈原在屡遭排挤,屡受磨难时的悲怆之感,领会到一腔浓烈的爱国情怀。这不仅达成了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还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铸造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
四、古诗词教学中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分析
(一)古诗词教学问题
1.学生对古诗词缺乏浓厚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兴趣在记忆和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激发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是古诗词教学的首要任务。否则,中学生难以深入到诗词中,研读词句,领会情感。[4]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中学生整体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中学生难以被古诗词优美的词句,深厚细腻的情感所吸引,在日常学习中仍以应试学习为主。
2.学生对古诗词缺乏深入理解。古诗词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缘由不仅仅在于其言辞优美,语句通畅,更源于其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内核,这是一种文化基因。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古诗词教学引领中学生理解言辞句意的同时,领会诗人蕴藏在词句中的深厚情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让学习古诗词成为中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而并非单调、乏味的背诵默写,应付考试。目前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之一便是浮于教学表面,缺失精神文化的熏陶和洗礼,失去了古诗词教学的灵魂。中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不到文化滋养带来的收获。
(二)核心素养缺失的问题
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缺失。中学生语言文字功底参差不齐,水平不一,遇到生僻字词难以领会词义以及作者所蕴藏情感的深意。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学习者理解古诗词的优美言辞,动人意境,领悟诗人情感,并通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进行整合、分析和表达,进一步领会诗词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等。例如,在李白《蜀道难》考察过程中,考察学生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一问题,许多中学生虽能理解诗意,但无法通顺地组织语言和逻辑来表达自身的思考和感想。
2.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的缺失。思维发展与提升、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缺失也是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中学生被动地接收来自教师传播的结论性知识,中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提出疑问的情况不够普遍,不够广泛。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动脑思考的过程,亦是一种习得的过程。古诗词所描绘的深沉意境,绚烂情景需要中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领会,从而习得诗词之意,诗人之意。在此过程中,思维才能够得到发展,能力才能够获得提高。
3.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的缺失。古诗词是镶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璀璨明珠,是当代人了解历朝历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5]古诗词节奏鲜明,押韵和谐。通过多样的写作手法和生动的言辞勾勒出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情感意境,抒发诗人的悲欢离合,表达诗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上均为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古诗词强大的精神文化内核需要中学生理解、继承并发扬。目前来看,中学生思维发展、语言运用方面能力的缺失,给理解和继承古诗词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五、古诗词教学中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层面
1.转变思维,持续更新古诗词教学观念。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主导者,中学生核心素养塑造的引领者,教师首先应转变思维,更新古诗词教学观念。古诗词教学不仅担负着精神文化内核传递的使命,还蕴含着语文思维的培养与提升[6]。教师在教授诗词文化知识的同时,应借由古诗词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上的引导,同时遵从教育教学规律,更新中学生古诗词学习的传统学习观念,充分发扬古诗词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引导学生进行人格的塑造和自我认知的建构。
2.提高要求,不断提升自身古诗词修养。“学高为师”阐明教师本身应具备足够的学识和知识方能够胜任教师之职。教师作为古诗词教学中的先导,应率先对所教授内容如数家珍,能够对经典诗词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有独到见解;能够阐明诗词典故的用意和意蕴等等;其次,教师也应多参加课下的诗词活动,提升修养,豁达心性。新时代,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语文老师具备语文教学应有的知识储备,还要求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学科交叉的视域下,向中学生展示语文知识的广阔和博大。[7]因此,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是教师的必要条件。
(二)学生层面
1.引导学生将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引导中学生将课内和课外古诗词学习联系起来,是促进古诗词有效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除课堂学习外,中学生应同步课外学习,在课下品读鉴赏一定量的教材之外的古诗词,既能够辅助于课堂学习,又能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此外,还可积极鼓励中学生参加古诗词相关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效,提升核心素养。例如,前一阵子热播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综合唯美的古诗词和优美的歌曲旋律,将诗词意境生动地呈现在荧幕前,既培养了观者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了诗词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因此,可学习《经典咏流传》先进经验,举办“古词新唱”等活动。还可以参考《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形式,举办古诗词朗诵、创作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从而培养中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古诗词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它内外兼修,外表安静,内里蕴含秀丽的俊美。中学生在古诗词中遨游,从中领略璀璨的思想之美:有诗人笔下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大江大河、小桥流水、高山峻岭等自然风光之美;还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的言辞之美;也有“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传统士大夫儒家思想、屡遭磨难探寻宿命的佛教思想、仕途受挫后尊崇自然的道家思想之美。古诗词中的美令人陶醉,令人着迷,婉约抒情是美,洒脱豪放亦是美,一花一草,一砖一瓦均能发现美的端倪。古诗词教学是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路径。通过古诗词教学引导中学生提升发现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创造美,提升审美能力。
(三)教学层面
1.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古诗词语言的建构与应用。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运用“咬文嚼字”的教学方法,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层面来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古诗词是凝练简洁富含深意的,富含含蓄隽永的艺术创作,饱含想象力和创造性,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往往研读鉴赏之后仍意味深长,耐人寻味。例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词运用“聚”和“怒”来表现巍峨耸立、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富有表现力字词的解读分析来引导中学生从细微之处着眼,由点及面,由近及远地调动思维,发散思维,充分地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培养中学生咬文嚼字、斟酌字句、精炼语言逻辑的习惯,以期能够进一步领悟和通晓古诗词的语言应用,由内而外地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2.词境贯通,牢牢把握古诗词思维发展与走向。“教学要从抽象的词语中挖掘含义,领悟作者的真实经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8]情境是古诗词蕴含的重要元素。“情”是指作者的情感、态度、思想,抒发着诗人写诗的初心;“境”是指诗人借由诗词所勾勒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摹着诗人期许的愿景。情境便是作者在情感抒发的基础上,所创设的环境氛围,因此诗人经常将情感、情绪蕴育于景物之中,借由景和物来抒发情感,引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构建出一副美轮美奂、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9]例如《钱塘湖春行》从远处着手,落笔描述孤山寺以北的贾亭,观赏到一番春草初生、春林初盛的春意盎然之景。随后话锋一转,转向描绘近处的早莺,用一个“争”字,“莺”这一报春使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因此,教师在引导中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同时,应重点引领中学生领会,联想古诗词所营造的情境。在教学中,动之以情,全情投入,词境贯通,牢牢把握古诗词思维发展与走向,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3.品读诗情,传承与发扬古诗词蕴含的优秀文化。还可通过品读诗情,在文化传承与理解层面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描绘了重阳佳节赏菊饮酒的景象,并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对丈夫的牵挂以及个人的孤单落寞,以黄花来比喻人的消瘦是本诗点睛之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首先描写了茅屋破落的境况,紧接着天公不作美,又遭遇暴风雨。飘零半生的诗人结合自身遭遇的磨难挫折,进一步想到国家发生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由此推己及人,升华苦难,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诗中所蕴含的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心系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博大胸怀都值得中学生认真领悟和学习。古诗词中的情感之美蕴育着深厚的优秀文化,对古诗词抒发情感的研读有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情感之美,通过品读诗情,传承与发扬古诗词蕴含的优秀文化,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W].人民日报,2017-1-25.
[2]林崇德.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6.
[3]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4-8.
[4]黄碧琦.浅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47-48.
[5]毛超.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8(S1):66-69.
[6]丁郁洁.利用古诗词教学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研究[D].扬州大学,2017.
[7]矫艳.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渤海大學,2018.
[8]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4.
[9]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