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里的“时空”关系

2019-08-07 00:55高殿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6期
关键词:流言鲁迅

高殿杰

2017年开始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特别强调对文学经典名著整本书的阅读,鲁迅《朝花夕拾》被编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尽管这本“小书”只有十篇文章,加上前面的《小引》和后面的《后记》也不过十二篇,字数仅十二三万,名副其实的一本“小书”。但由于语句的深奥性、内涵的丰富性(鲁迅的文章从来如此),对于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十三四岁的小孩子来说,阅读、理解和把握这本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把书读“厚”,就显得很重要也很有必要。我关注到的一个词是“时空”,就以此为抓手,建构课堂,带领学生展开阅读教学。

一、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十篇是回忆性质的文章,写的是“过去”,鲁迅写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种种。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到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横跨了30年,跨度不可谓不大。而写作这十篇文章的时间是1926年,从2月21日写《狗·猫·鼠》始,到11月18日写《范爱农》止,用鲁迅自己的话说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那时鲁迅已是46岁,步入中年,经历了满清末年、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时期,阅历不可谓不丰。再考虑到鲁迅在十年后的1936年就去世了,短暂的56年的人生中,这1926年的46岁已是过了人生的大半,接近了尾声。按鲁迅本来的计划,在写《范爱农》前还应有一篇,但写完《范爱农》就没再写。鲁迅的一双犀利的目光洞悉宇宙苍生,感悟不可谓不深。鲁迅是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回望“过去”,并寄希望于“未来”的。经由对“过去”的重构,建立对“现在”的确认,更是对“未来”的期待。学者黄子平说:“为回忆而回忆的事是没有的,旧事重提必是为了镜照现在,即所谓‘怀着对未来的期待将过去收纳于现在。”而时间的转换带来的是空间的位移,我在阅读教学时就和学生一起追溯时间的河流,追寻鲁迅的足迹,在由现实折射的旧事中感受鲁迅的内心世界。

二、时空:纵横交织的人生

1.亮色的童年:绍兴

在绍兴,鲁迅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童年,那里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在小说《社戏》中也有所描写。那里有鲁迅“思乡的蛊惑”——“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还应该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但“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记忆的世界总是比现实的世界美好,鲁迅笔下的孩子形象也是如此。

与《狂人日记》《孤独者》《示众》等篇什所写的孩子的麻木、愚昧、丑陋的形象完全不同,我们在《朝花夕拾》中涉及童年的文章《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中,看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小鲁迅在桂树下听祖母给他猜谜讲古事,讲老虎拜猫为师的故事;长妈妈给他买来《山海经》,让他对长妈妈又“发生新的敬意”,认为长妈妈“确有伟大的神力”;他在父亲的严厉声中背书——《鉴略》;在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高兴地看浑身雪白的充满人情味的鬼——活无常;在百草园中尽情地玩耍,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冬天雪地捕鸟;在三味书屋里读书,课上开小差画画,又溜到后园内折腊梅花、寻蝉蜕。正是在三味书屋,鲁迅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寿镜吾。后来鲁迅每次回故乡,总要去看看这位老恩师,到他家坐坐。

尽管长妈妈的絮絮叨叨、繁文缛节让鲁迅一度对她失去敬意,尽管《二十四孝图》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让鲁迅反感,尽管父亲让背书导致鲁迅后来连五猖会都没了心情看,尽管衍太太的自私自利虚伪让鲁迅厌恶,但总的来说,鲁迅这一段时光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生命的颜色是亮色的。

2.灰色的少年:绍兴、南京

人的成长大致相同,年龄渐长,底色亮度减少,开始朦胧灰暗起来。魯迅也是如此,如果说他童年时期的生命的颜色是亮色的,那么少年时期的生命的颜色就是灰色的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由童年开始步入少年。

祖父科场案、“父亲的病”是鲁迅人生的转折点,其时鲁迅才13岁。家道中落,世态炎凉,这对鲁迅打击很大,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如是说,“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名医其实是庸医——陈莲河是确有其人的,真名叫何廉臣,看病如同草菅人命,只知道勒索钱财。不容易办到的奇特的药引,“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但是,这照旧没能挽救父亲的命,“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鲁迅要的是“自然”,而不是“习俗”的约束。而邻居衍太太让鲁迅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喊大叫,给鲁迅留下了永久的悔恨。安乐死在今天频见报端,以此来看,不能不叹服鲁迅观念的超前性。鲁迅还有篇文章,题目是《我的父亲》,其中说:“大安静大沉寂的死,应该听他慢慢到来。谁敢乱嚷是大过失……那时我是孩子,不明白什么事理。现在,略略明白,已经迟了。我现在告知我的孩子,倘我闭了眼睛,万不要在我的耳朵边叫了。”鲁迅选择原谅了曾经严厉待他的父亲,“父亲的病”使父亲成为一个弱者形象,消解了鲁迅童年心目中的高大而威严的强者形象。“父亲的病”更是以后鲁迅立志学医的关键因素,他“要救治像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

在《琐记》中,鲁迅回忆了他“走异路,逃异地”到南京求学的经历。衍太太的造谣滋事、搬弄是非、制造流言——鲁迅偷了家里的东西,这让鲁迅忍无可忍了。(在写法上,衍太太和长妈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个明褒实贬,一个明贬实褒。)“好。那么,走罢!”五个字,干净利落,足见鲁迅遭受流言之痛,对衍太太的厌恶之极,甚至不顾母亲的哭泣而离家出走,可见其决心之大。其实“流言”在《朝花夕拾》里反复出现,猫吃隐鼠是流言,中国学生在日本考高分是流言,《越铎日报》事件也是流言。在《二十四孝图》和《无常》中,也都有鲁迅关于“流言”的顺手提及。流言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某种叙述性的功能,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鲁迅过去遭受流言,现在也正遭受曾经帮助和鼓励的高长虹所制造的流言,后来更遭受拿俄国卢布的流言。

3.暗色的青年:南京、东京、仙台;东京、杭州、绍兴

南京是鲁迅由少年到青年的转捩点,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思想上的生命上的。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世事的洞明,鲁迅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的两次人生转变,弃旧学新和弃医从文,都是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弃医从文,早已成文坛佳话,医坛上可能少了一位名医,文坛上却多了一位大家。如果给这一时期的鲁迅涂抹颜色,暗色应该是最为恰当的。

那时科举制度还没有废除,鲁迅却不愿意走“读书应试”的“正路”,反去学“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洋务了。由绍兴到南京,鲁迅投奔正在教书的堂叔祖周椒生,在他的帮助下,鲁迅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后考了矿务铁路学堂。期间,又被本家叔催促回绍兴参加县考,结果自然是中榜,然而鲁迅却以四弟患病(过早夭折)为由,不再参加府考,继续前往南京求学去了。18岁(现在的一些孩子18岁还真是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很是不容易。

一尾小鱼就此从小沟小渠游进了长江大河,满眼是新奇的世界。在这里,鲁迅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等书籍,开始接受新思想。这时“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不过后来也很失望,目睹了洋务派的乌烟瘴气,学生的傲慢、虚伪与无知。雷电学堂“头二班学生就不同了”“气昂昂地走着”“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后来鲁迅“竟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见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1902年,鲁迅22岁,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获得了公费赴日本留学的资格,于是便做着“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的美梦,去日本留学了。《朝花夕拾》中,鲁迅最为喜爱的《藤野先生》和认为“写法较差”的《范爱农》这两篇,就是写他日本留学及回国初期的事情的。

这样来看《藤野先生》上来的那一句没头没脑的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就好理解了,清国留学生到日本来也还是不学无术。鲁迅在东京呆了两年,1904年就去仙台学医了,由此也就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位老师藤野先生。看电影事件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据鲁迅的弟子尚钺回忆,鲁迅“弃医从文”是“因受西欧革命和人道主义思潮的影响,思想起了变迁,又放弃只能救个人和病人的医学而改学文学。”这是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的选择。鲁迅辞别藤野先生,1906年6月,期间曾短暂回国,同朱安女士结婚。后又回到东京从事各种文学活动,跟所敬重的三位老师之中的另一位章太炎学习,并加入光复会。范爱农,这个老乡、后来的好朋友,也是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1909年6月,29岁的鲁迅归国,辗转多地,先杭州,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后绍兴,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这一段时期也是鲁迅苦闷的时期。再后来,就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来了。

4.黑色的中晚年:南京、北京、厦门、广州、上海

那是1912年,鲁迅32岁,人到中年。经许寿裳向蔡元培推荐,鲁迅得以进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这一次鲁迅在南京时间不长,有三个月的光景,从1912年的2月到5月。接着临时政府搬迁北京,鲁迅就跟着到了北京,从1912年6月到1926年8月,魯迅一直生活在北京,有14年的为官生涯。鲁迅最辉煌的时期来了,不仅成了文坛大家,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也曾一度“寂寞”的在S会馆的三间屋里抄古碑,后在好友钱玄同劝说下,开始为《新青年》撰稿。钱玄同,就是《〈呐喊〉自序》中的穿长衫的金心异,另一篇不为人知的小说《无题》里的穿大襟的记者。厚积薄发,《狂人日记》一炮打响,奠定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呐喊》《彷徨》这两部代表鲁迅小说乃至文坛高峰的杰作,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由鲁迅亲手编订出版的。

鲁迅就是自己所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虽是体制中人,但对当时所在的体制——北洋军阀黑暗的统治进行猛烈抨击。1926年“三一八”惨案,鲁迅支持女师大学生,写了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由此也给自己带来“祸端”。此前有过两次短暂脱离教育部的经历。一次是1917年7月,因张勋复辟离职;另一次是1925年因支持女师大学潮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职。不过时间都不长,鲁迅都很快就“官”复原职。这一次鲁迅被追捕,流离失所,继而南下,走厦门,奔广州,是彻底离开教育部脱离体制了。

《朝花夕拾》里的事就止于南京,没有到北京的14年,个中原因不得而知(鲁迅其后开始写日记了,经历正好与日记衔接)。但是写作地点是在北京起,“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相对来说,鲁迅北京14年还是安定了,1919年鲁迅把母亲和原配朱安还有三弟周建人都接到了北京,二弟周作人在文坛上这时候也有很大名气。鲁迅1926年开始写作《朝花夕拾》,当时叫《旧事重提》,发表在自己主编的《莽原》上。1927年编订的时候改为《朝花夕拾》,5月写了《小引》,7月写了《后记》,出版是1928年的事了。那时已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鲁迅因声援学生抗议国民政府已辞去中大职务。

《朝花夕拾》不是简简单单的写经验叙事,不是对过往的事的简单回顾,前面说了,鲁迅有意识地把现实照进旧事。“温馨的回忆”中有“理性的批判”,尽管温馨是主旋律,批判不如杂文来得犀利,也没有集中展开,但星星点点的透露,顺手的一击,也颇见功力,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比如著名的《狗·猫·鼠》,就有杂文特质,与其他九篇明显不同,那时鲁迅与章士钊、陈西滢、徐志摩论战正酣。“无常”是有人情味的鬼,所谓的“正人君子”的人格是不如鬼格的,《藤野先生》一文的最后也有对所谓“正人君子”的辛辣嘲讽,随手又是一击。

上海是鲁迅人生的最后一站。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走完了辉煌的一生。一个巨星陨落,青山肃立,万木默哀。鲁迅的中晚年,生命的颜色可以说是黑色的。

三、导图:时空的立体再现

总之,《朝花夕拾》完整记录了鲁迅的成长历程、思想发展轨迹以及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可以说是研究鲁迅、了解鲁迅、走进鲁迅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一块敲门砖。阅读教学从“时空”入手,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也就把鲁迅立体建构起来了,更便于我们全方位地感受一个伟大人物。同时也为了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课堂教学时一个课中活动就是结合“时空”变化,让学生画思维导图,以图的形式再现。

但还须注意和强调一下,我们说鲁迅生命的颜色是灰色、暗色和黑色,不是说鲁迅的悲观、颓废,恰恰相反,鲁迅于绝望中看到希望,同时是有亮光的。“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套用北岛的诗:黑暗给鲁迅黑色的眼睛,鲁迅用它来寻找光明。读鲁迅的文字,是冷峻中给人以热烈,让人能感受到光明、希望。这样,我们就看到“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针对朱光潜评价陶渊明的“静穆说”,鲁迅指出,陶渊明不仅有“静穆”的一面,也有“怒目金刚”的一面。而鲁迅本人正好相反,惯常的印象,鲁迅在杂文中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斗士形象,而在《朝花夕拾》中看到的则是鲁迅的脉脉温情。正如鲁迅自己的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才是一个全面的鲁迅,一个完整的鲁迅。

参考文献:

[1]尚钺.怀念鲁迅先生.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钟敬文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鲁迅.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流言鲁迅
鲁迅防窃
家长要帮孩子认清“科学流言”
流言之下
科普反流言需要“快准狠”
孔乙己
用理智的剑,斩断流言
飘雪
阿迅一族
流 言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