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应寺白塔作为白塔寺地区的精神地标,是西城区历史文化片区典型代表。宫门口东西岔则是进入白塔寺地区核心的重要街巷,自清朝起围绕妙应白塔寺周围的庙会、买卖街等市井文化非常浓厚的活动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商业发展。经过1940-1950年代的花鸟鱼虫市场的繁荣到退却,东西岔仍然是当地居民心中白塔寺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之一。
白塔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有了明确的职能定位。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要求下,目前公共空间存在诸多问题,如整体环境品质不高、地区服务层级低质、地区文化展示度不够等问题日益凸显。白塔寺地区紧邻金融街片区,在周边城市功能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该地区作为传统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亟待形成适应时代需求的功能定位,并与周边地区形成交融共生的对话关系。因此,需尽快通过规划研究明晰街区未来发展方向,并在实施中予以正确引导。
2019年1月4日《关于演讲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更新项目公共空间设计方案的会议纪要》提出要加强白塔寺地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强化其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根据文件指示意见,该更新方案研究以宫门口东西岔为启动区,南至阜成门内大街、西至北玉带胡同、北至规划受壁街、东至赵登禹路,总占地面积约41hm2。研究共涉及新街口街道范围内的宫门口、安平巷、北顺、富国里4个社区。
1 空间布局
2 宫门口东岔街景,2002(图片来源:陈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3 东岔南入口
4 东岔83号现状,立面整体缺乏设计感,门窗均采用金属材质,与风貌十分不符
5 可能的改造方案:去掉金属材质门窗,换为木色,并对门窗进行重新分隔
6 东岔94、96、98号现状,立面杂乱,有破损,封堵后墙面未处理
7 可能的改造方案:修补破损墙面、挂檐板、檐口,去除立面杂物,用断桥铝门窗与铝包木门窗替代原有门窗
宫门口东西岔为起点,以公共空间品质提升为契机,传承文化、激发活力、改善民生。探索白塔寺片区历史文化遗迹,结合微更新院落空间,形成街巷、胡同等公共空间网络串联,推进实现街区更新,形成街区活力源。另一方面通过培育社区会客厅,激活白塔寺地区复兴活力,调整民生、特色、活力三者关系,成为老城复兴标杆。
东岔南入口是进白塔寺公共会客厅的第一印象和重要背景,在符合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增加标识元素,对于破损墙面进行修复,用断桥铝门窗与铝包木门窗代替原有门窗,管线电箱进行遮罩设置。闲置菜场大棚作为现有街区会客厅的空间补充与拓展,对其老旧破周边进行整理,增加绿化,打破大棚现状格局,划分功能空间,植入可变化功能模块,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需求,提升空间与生活品质。
东西岔中交汇的广场空间是公共会客厅的核心承载和补充与拓展,现紧邻建筑均存在立面破损、元素杂糅等与白塔风貌极不协调的情况。对影响白塔视线的建筑进行改造,房屋檐口采用简洁女儿墙压顶,改变杂糅现状增加细节。西侧大体量建筑拆除过度装饰,保持原有门窗洞口尺寸,与广场风格呼应,立面采用分段式,减小建筑体量感。
东岔与西夹道交口是通向最佳观塔空间的重要路径,增添导向标示与地标提升,提升现有爬藤绿植,利用散落石碾磨盘打造城市小品。东侧支岔入口处建筑多为传统形式,需清理街口不符合历史风貌的建筑立面。另外从曾经的花鸟市场中提取景观元素灵感,打造带有历史记忆的观塔休憩空间等等,一系列的微改造打造闲情雅趣休憩空间。
宫门口西岔也是独具白塔寺区域特色的“白塔+民居”的景观视廊,改造包括局部调整电表箱及宽带盒位置,用与标识系统结合的穿孔机箱罩罩起来,并利用现状的树木和加设种植箱、砖砌树池等形成适合人们休憩的社区花园等一系列微改造,提升街道形象,拓展居民活动空间。
8 闲置菜市场大棚活化利用
9 闲置菜市场大棚现状
10 可能的改造方案
11 打破内向封闭,多变空间分隔,满足居民诉求
12 公共会客厅广场
13 广场现状
14 可能的改造方案
15 优化空间布局,增加休憩区,增加景观绿植
除东西岔重要节点的改造更新外,其他专项整治包括交通优化、整理线缆、雨污分流、道路照明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提升也将陆续实施。其中东西岔道路排水整理和重点路段的道路铺装已初步完成,电力线路整治采取线缆整理入户方式,避免电力线路对公共空间的的侵占。同时,对于白塔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清晰。
对于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公共空间的规划研究涵盖重点公共空间6处,胡同交叉空间6处,核心公共空间小广场1处,小微更新10处。作为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加强老城整体保护,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这一要求的回应,以多层次融合白塔寺胡同文化,通过公共活动活络新老居民建立新邻里关系,为白塔寺注入新时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将白塔寺片区建设成为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都功能核心区。(资料来源:据华融金盈公司提供的《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更新项目公共空间规划研究及环境景观方案设计(2019.02)》整理,作者: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东岔与西夹道交口空间
17 空间现状
18 可能的改造方案:增添导向标识与地标提升,提升现有爬藤绿植,利用散落石碾磨盘打造家居小品
19 西岔与宫门口三条交口空间
20 现状
21 现状
22 可能的改造方案:增设自行车区、绿化、标识系统
23 可能的改造方案:增设自行车区、绿化、标识系统
24 西岔社区花园
25 现状
26 可能的改造方案:增设树池与种植箱
27 区域停车特征
28 区域停车规划
29 道路排水整治
30 线性排水系统,选用一体式排水沟
31 一体式排水沟实际应用
32 视线里杂乱的电线杆
33 可能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