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中华第一城”确证五千年文明史

2019-08-06 03:07
新传奇 2019年28期
关键词:良渚古城遗址

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其宫城-内城-外郭的三重结构,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其占地规模领先后世1500年,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我国世界遗址总数达到55处,位居世界第一。

玉器:工艺已达中国史前文化最高峰

1936年,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于杭州市余杭区境内,距今有5300至4300年的历史,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考古学家确认,良渚文化是直接继承太湖流域的马家浜-崧泽文化与浙东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晚期文化发展而成的长江下游土著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不限于“良渚”一隅,而是包括錢塘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与舟山群岛,其影响最远甚至达到长江北岸的海安与淮河以北的新沂。其中,长江三角洲(西起常州,东到上海)则是这一文化的核心地区。

良渚在汉时称为“兰陵”,晋时改叫“梁诸”,到了南宋年间出书的《临安志》里又出现了“梁渚”的称谓。如今这个“良渚”的地名,按照民国年间《杭县志稿》的说法,也是源自宋代:“宋有良渚里”,相传当地旧时多“渚”,后垦为良田,故有此名,意为美丽的小洲。另外也有说法认为,“良渚”是以邻近的良山、渚山得名。各种说法,尚无定论。

在遗址内发现了多座大型墓葬和祭坛,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如长期被视作“周汉之器”的琮、璧等。其玉器制作水平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玉琮几乎成了良渚文化的标志。玉琮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内外皆圆的圆筒形;另一种是外方内圆的方柱形,都有“饕餮纹”或“兽面纹”等纹饰。其中,“玉琮之王”上雕刻线条纤细如发丝,最精绝一处竟然在一毫米的宽度内刻出了四五条线来,制作技术如此高超,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古城:标志中国迈进文明时期

2007年,总面积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张忠培在实地考察之后明确指出,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可称为“中华第一城”。

此后,考古工作人员又相继发现了面积6.3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并证实良渚古城是宫城-内城-外郭的三重结构。这是中国最早的三重城市格局,其占地规模领先后世1500年,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部分地段地表上还残余4米高的城墙,底宽40至60米,比西安现存的明代古城墙还宽三倍左右。而且砌法考究,墙体主要用黄土夯筑,底部铺垫石块为基础,地基以下再铺一层20厘米左右的胶泥(一种粘性极好的黄土)。

城内核心区域——莫角山遗址曾是大规模建筑群,据推测可能是王的宫城和贵族的府邸,不远处就是反山遗址——贵族墓葬区。外围水网密布,连接着不同层次的聚落和千顷农田,墓葬、祭坛等散布其中。这些聚落、祭坛与古城一起形成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城乡结构。

像莫角山建筑群(土方量接近金字塔)这种大型的人工工程的实施,很显然是需要一定的社会复杂度和召集组织能力,这一切就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异出现的基础上。简单来说,社会上出现了领导与被领导的不同阶层,“王”来领导和指挥“平民”,这是当时“国家”或是“政府”权利集中点存在的证明。

如果说大量出土文物以及莫角山建筑群的发现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曙光,相当于即将向文明迈进,不过还停留在临界点上,那么发现良渚古城遗址后,就可以认为它已经迈进了文明的时代。

水利: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多年

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水充沛,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遗址形成直接威胁。

2009至2015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为了预防山洪灾害,良渚先民在建设古城之初就统一规划了城外的水利系统,整个系统由山口高坝、山麓低坝和平原矮坝三部分共11条堤坝组成的,分工进行了分水与蓄水等抗洪措施。

据考古研究推测,该水利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多方面功能,与良渚古城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通过该水利系统,夏季山洪暴发时,山口高坝所在山谷陡峻,将水蓄积起来,不至于对低洼处形成冲击;冬季干旱时可能断流,不具备行船条件,通过蓄水形成的库容,则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方便运输。

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早1000多年,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

消失:毁灭于上古时期的洪水

遗憾的是,大约在4300年前,良渚文化突然消亡。上古环境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一次天灾。大约同一时期发生了一次全球降温事件,导致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了连年大洪水。长江三角洲变成了一片汪洋,大雨进一步引起海侵,人们只能向高处躲避或是逃奔外地,良渚文化的种种设施,顷刻便被摧毁,而良渚先民的农耕之地,更是常年淹没,再也无法以农为生了。位于余杭盆地的良渚古城从此销声匿迹。直到战国时期,这一地区才开始重新出现人类生活痕迹。

与长江三角洲的良渚文化一样被这场大洪水摧毁的,还有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与湖北的屈家岭文化。为了躲避洪水,这些地区的部族可能开始向北方的陕西、山西、河南一带迁移。与此同时,长城以北的红山文化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环境的恶化或许也促使了这一地区的部族向南迁移。陕西、山西、河南一带海拔较高,受大洪水影响较小,且属于旱地农业区,当地的农作物耐寒,相比之下更适合人类生存,于是四方部族与此地原住民融合在一起。在四方的新石器文化相继凋零之后,中华文明终于在中原地区进入了王朝时代。

但是,在此之前,“良渚文化”才是“满天星斗”中最为耀眼的那一颗星。

猜你喜欢
良渚古城遗址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保护加固修复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元上都遗址出土石刻的保护与研究
80件实物、99幅图片首次揭秘——良渚古城申遗全程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五千年良渚,四代人80年的发现
良渚人有文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