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家族:院家学渊源大德懿行

2019-08-06 17:14
今古传奇·单月号 2019年4期
关键词:张伯驹

他是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戏剧家于一身的旷世奇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高八斗,名噪一时。

他是口衔金钥匙出生的贵族,本可以逍遥奢华地过一生,然而他却以一己之力,掮起了整个民族的文物保护使命;为了国宝不致流落国外,他散尽家财,最后将千辛万苦收藏的118件文物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他就是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下民间收藏第一人”的张伯驹。

从既富且贵,到一无所有,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折射出来的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张伯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崇高的道德情怀和纯洁的艺术修养,不仅影响着他的后代,还影响着中国无数的有志之士,可谓永垂不朽!

张伯驹:天下第一藏 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1898—1982),原名张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等。

【生平】

博闻强识 喜赢“神童”

1898年,张伯驹出生于河南项城阎楼,他的生父是当地望族张家的老六张锦芳。作为长子,他原本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成为项城的一个乡绅,但他的命运却因另外一个人而改变。在他出生前六年,张家老五张镇芳考中进士,离开家乡做了京官。张镇芳官运亨通,但他的两个子女却先后夭折,传宗接代的事,令张镇芳十分苦恼。经过商议之后,张伯驹被过继给伯父张镇芳。

1905年,7岁的张伯驹离开项城老家,来到天津,成为长芦盐运使张镇芳的儿子。张伯驹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用浓浓的河南话叫了声“爹、娘”,张镇芳夫妇顿时眉开眼笑。文静、俊俏、懂事的张伯驹,赢得了夫妇俩的厚爱。不久,张镇芳就开始考虑儿子的教育问题。

当时科举考试刚刚被废除,新式学堂兴起,张镇芳大量捐款兴办新学,但对自己的儿子,他仍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私塾教育,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张伯驹记忆力惊人,几乎过目成诵,塾师看到他聪颖异常,又特意增加了《朱子治家格言》等书,他仍很轻松就背下来了,塾师不由得对张镇芳赞道:“此子聪慧过人,日后必成大器!”张镇芳听后大悦,对儿子的培养更加上心。

到了9岁,张伯驹已能写诗,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一时赢得“神童”之誉。

张镇芳是袁世凯嫂子的弟弟,因而张袁两家算是沾亲带故。1911年,即辛亥革命这一年,张伯驹与袁世凯的几个儿子一起入天津新学书院,开始了学校生活。在新学书院就读期间,张伯驹以超群的记忆和才学博得老师的赞赏,也深令同学们折服。他除了学习规定的国文、理科等课程外,自己还研读了《楚辞》《宋元名家词》《枫香词》《蘇堂诗拾》《清声阁词四种》等。他一生酷爱诗词,这时就已扎下了根基。他不仅门门功课成绩优异,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为同学背诵诗词,介绍词家,分析词之意境,讲解用典,娓娓道来,常使人耳目一新,怡悦性志。

1912年,张镇芳由署理直隶总督转任河南都督,张伯驹随父赴河南开封,入河南陆军小学读书。

1914年,张伯驹随父亲迁居北京,1916年由张镇芳作主,娶安徽亳州女子李月娥为妻,同年入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学习。

1918年,张伯驹毕业,并由此进入军界,曾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部任提调参议等职,做到旅长,后因不满军阀的腐败生活而离开军界。张镇芳对张伯驹的决定非常恼火,但又无可奈何,只好安排儿子进入银行,协助自己打理生意。

张伯驹文采斐然,样貌帅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因家世显赫,成为著名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另三位为袁世凯之子袁克文、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和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爱新觉罗·溥侗)。

文苑才子 曲界名流

张镇芳一生处于政治漩涡之中,虽然历经沉浮,但他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按照他的愿望,张伯驹最好是进入军界、政界,或者金融界,但偏偏张伯驹对这些都没有兴趣。

张伯驹从小博览群书,有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他天资聪颖,写下了大量格律相谐、化典圆熟的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诗词、对联、戏曲等均达到很高的水平。他20多岁时,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便已读完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他可以从头讲到尾,唐诗宋词能脱口而出的便有一两千首。

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也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此外,在绘画上,张伯驹也有许多优秀之作。

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艺术,建国初期,张伯驹创办北京古琴研究会、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中国书法研究社、诗词研究社,直至临终前,还对中国韵文学会筹备事宜念念不忘。

此外,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的造诣和声望也很高。他自幼便喜爱京剧,青年和中年时,正值中国京剧的鼎盛时期。他向著名京剧大师余叔岩的琴师李佩卿学戏一年,出师后与田桂凤、梅兰芳同台演出。

作为京剧票友,张伯驹有三大得意事:一是与京剧大师余叔岩合作,编写了《近代剧韵》,总结京剧发展实践,系统介绍了京剧十三韵;二是为推动京剧艺术发展,张伯驹约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于1931年创立了“北平国剧协会”;三是1937年他四十岁生日时,为了赈灾所演的一出《失空斩》,可谓是他在京剧上最出名也是最难得的一次演出。张伯驹自饰诸葛亮,余叔岩饰王平,杨小楼、王凤卿、程继先诸名角饰配角,名角齐聚,轰动京城。演出在隆福寺街福全馆,当天许多外地戏迷远道赶到北京,只为看这出艺坛绝响,人誉之“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演出后不久,日本全面侵华,这次义演被称为“艺坛最后一次绝唱”。

1941年,张伯驹被非法绑架近八个月。是年秋,他携全家入秦途中,将国宝《平复帖》缝入衣被,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用生命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抗战胜利后,张伯驹曾任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河北省政府顾问、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教授等职。

1947年6月,张伯驹在北平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北平临时委员会委员,参加北大学生会助学运动、反迫害反饥饿运动、抗议枪杀东北学生等爱国民主运动。

1952年,经郑振铎推荐,张伯驹开始担任文化部顾问。

醉心收藏 还珠于国

张伯驹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他自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初时出于爱好,继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他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在张伯驹所藏书画中,许多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如晋代陆机的《平复帖》,是我国传世文物中最早的一件名人手迹;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为我国传世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此二者在中国书法、绘画史上皆为开篇述祖之作。其他收藏如唐代杜牧《张好好诗》、唐代李白《上阳台帖》均为传世孤品;宋代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等,都是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经过他手蓄藏的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天下第一藏”。

对于这些斥巨资购藏并用心血珍藏保护的古代书法名画珍品,张伯驹并不视为一己所有。张伯驹曾在《丛碧书画录序》中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七七事变”后,燕京战云密布,腥风血雨,为使所藏珍品免遭日军劫掠,张伯驹将珍品缝于被褥和棉衣中,途经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几经辗转,终于安全到达西安。众友人观赏这些古代真迹时,无不为国家瑰宝免遭劫难而额手相庆。

新中国成立前,张伯驹与张葱玉、邓以蛰、张大千、徐悲鸿、沈尹默、吴湖帆、启功等諸先生一起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为故宫博物院收购清宫流散书画出谋划策,做了大量工作。

1956年,故宫博物院收到了一份极为珍贵的大礼: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将其30年所收藏的上千幅书画字帖悉数上交国家,其中就包括《平复帖》、《草书》等八幅国宝级书法名作。张伯驹保护下来的顶级书画,随便留下一幅就够他的子女后代吃几辈子了,可是最后,他还是一件都没有留下。故宫博物院共计收藏有张伯驹《丛碧书画录》著录的古代书画22件,件件堪称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它们最终能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为中华民族所共享,张伯驹居功至伟。

此后,张伯驹又陆续将藏品一一捐赠,他捐出去的国宝,前前后后多达118件,件件价值数以亿计,如今故宫中的顶级书画,一半是他捐赠的。政府为此奖励的20万元,被张伯驹婉言谢绝。时任文化部部长茅盾(沈雁冰)为张伯驹夫妇颁发褒奖状,称赞其“化私为公,足资楷式”的无私奉献精神。

十年浩劫开始后,张伯驹因家庭成分被批斗、抄家、隔离审查。家里被抄,他和妻子潘素被赶到了北京后海大杂院内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没有户口,没有单位,没有收入,只能靠亲朋好友的接济度日。

陈毅知道张伯驹的境况后,亲自登门道歉。在陈毅的帮助下,张伯驹和潘素来到长春,在吉林省国家博物馆工作。几年后,他将《百花图》等30多件藏品捐给了吉林省博物院,当时的馆员说:“张先生一下子使我们博物馆成了富翁了。”

1969年,有关单位以“敌我矛盾,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为由,令其退职,将张伯驹夫妇送往舒兰农村插队落户。舒兰地区因张伯驹夫妇年老而拒不接收,二人只好回到北京,以出卖家产度日。

周恩来得悉后,指示聘任张伯驹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78年,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批准了吉林省文物局上报的关于对张伯驹的复查结论,当众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终于等来平反时,张伯驹已经年过八旬。生命中最后的四年,是张伯驹一生最忙碌的时光。他频繁参加各种戏曲、诗词、书画研讨会,他要为他最爱的中华文化,尽一些力,尽一份心。

1982年正月,参加宴会归来的张伯驹患了感冒,被送进北大医院。因级别不够不能住单人病房,张伯驹和七位病人挤在一个病房,房间混乱嘈杂,病中的老人心绪难宁,非要闹着回家。家人又顾虑张伯驹年纪太大,担心交叉感染,只能想办法将老人转院。2月26日,等到家人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突然离开了人世。

1982年3月26日,亲友举行了张伯驹追悼大会。叶剑英、邓颖超、王震、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赵朴初、夏衍、胡愈之、牛满江、刘海粟等二百多人送了挽联,五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轶事】

为藏画打滚

解放以后,张家家境早已败落,生活捉襟见肘,可张伯驹爱字画的心性不改。有一次,张伯驹看中了一幅画,回来找潘素要钱,潘素犹豫了一会儿,张伯驹便像个孩子似的躺在地上,任她怎么拉扯都不起来,潘素没有办法,只好答应拿出一件首饰换画,张伯驹这才从地上翻身爬起,拍拍身上的泥土,心满意足地回屋睡觉去了。

处事淡然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张伯驹去餐厅吃饭,巧遇黄永玉。后来黄永玉记下当时张伯驹吃饭时的情景:“他点了一碗汤,两块面包,一碟酱,两块黄油。喝过汤,他将面包涂上黄油和果酱,用方帕包好,装入口袋拿回去和妻子共食。当时妻子病重,不能外出吃饭,两人过得很是凄苦,但是清贫之中却不失贵族之气。”

重视朋友

张伯驹对客人特别重视,对朋友也特别尊重。平时在家里接待客人,盘子里的菜富余的不多了,吃的东西准备得少了,他就不高兴。有些老人家来家里吃饭,张伯驹尝过菜肴之后,觉得不是那么好咬,或者有些硬,就会跟妻子潘素说:“今天的朋友们没有吃好,我们要尊重人家,要给人家尽量好的东西,尽量照顾到每个人的情况。”

倾囊护国宝

张伯驹最早是在湖北一次赈灾书画会上见到《平复帖》的,当时归溥儒所有。溥儒是道光皇帝的曾孙,恭亲王之孙。溥儒在1936年将所藏的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卖给他人,后流于海外。这件事情让张伯驹久久不能释怀。张伯驹深恐《平复帖》蹈此覆轍,因此委托琉璃厂一家老板向溥儒请求出售。但溥儒索价20万元,张伯驹力不能胜而未果。第二年又请张大千向溥儒求购,同样在20万元的要价前止步。一直对此念念不忘的张伯驹后来偶然得知溥儒丧母,急需钱财为母发丧,经傅沅叔斡旋,张伯驹变卖家产,以4万元购得《平复帖》,心中石头总算落地。

【解密】

张伯驹被绑架案大揭秘

1941年6月5日早晨,时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总经理的张伯驹接到电话,说是有位朋友从北京来上海,清早坐船已抵达外滩码头,要他去接。张伯驹接到电话后,立即坐上自己的轿车赶往码头,去接这位朋友。

轿车刚刚开出培富里弄口,突然,前面出现三人强行拦车。司机老孔见他们外表阔绰,便放松了警惕性,一边徐徐停车,一边探头问道:“你们有何事?”

就在这一瞬间,三人突然拔枪,跃身上车,猛地拉开车门后把司机拖下车,其中一人挤进驾驶室,其余二人蹿进后排,一左一右地将张伯驹挟持在中间,车子飞奔着朝远处开去。

车子一走,司机老孔知道不好,不用说,张伯驹是被绑架了。老孔急忙转回张家,告诉张伯驹的太太潘素。潘素听后,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众邻边报警边催促她赶快想法救人。潘素缓过神后,先行向银行方面报告,又电话联系孙曜东,请他帮忙救人。

孙曜东当时在汪伪政府要人周佛海所管辖的上海复兴银行担任行长,并且兼任着周佛海的秘书。当天中午12点,巡警在巨鹿路旁边的弄堂里法租界找到了张伯驹原来的车子,但现场只剩下那辆凌乱的空车,张伯驹已不知去向。

孙曜东分析说:“我认为,伯驹被绑架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为了勒索钱财,二是为了报复。他刚来上海不久,本无什么仇人。如果有,只能是盐业银行的同事李祖莱。因为伯驹来上海担任盐业银行分行经理,阻挠了李的仕途,或许是因恼羞成怒,才来加害伯驹的。”

孙曜东的判断是正确的,绑架张伯驹的主谋正是李祖莱,而直接绑架者却是汪伪的“76号”机构的特务,目的则是要张伯驹交出家中所藏的宝贵字画。

张伯驹被绑架之后,绑匪将他安排到靠近“76号”特务总部的一处住宅里。

第二天,潘素在家里接到了绑匪的电话,要她赶紧准备200万元赎人,一分也不能少,否则,他们就要撕票。潘素放下电话马上赶到了孙曜东家。孙曜东一边安慰潘素,一边答应帮助她筹钱。

绑架者明显是冲着张伯驹的钱财来的,但此时的张伯驹,为了收藏珍贵字画,早已囊空如洗。当张伯驹了解到这帮绑匪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交出收藏的珍贵字画后,表示宁愿饿死,也不愿让他们得逞。于是他连日绝食,没过几天就昏迷不醒了。

绑匪只得通知张伯驹的夫人潘素来见他一面。潘素见到张伯驹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忍不住痛哭流涕。张伯驹连忙安慰妻子,反复叮嘱她:“家里那些字画千万不能动,尤其是《平复帖》,那是我的命,我死了不要紧,字画要留下来,如果要卖掉它们换钱来赎我,我绝不出去!”

潘素也深知张伯驹的个性,他把国宝字画看得比生命还重。潘素一边求人说情疏通关系,一边四处借债变卖首饰。

后来绑匪与张伯驹僵持了整整八个月,绑匪见敲诈没有指望了,就又写了一封信给潘素。信中说,如果从即日起七日之内不拿出40万元赎身,就请做好收尸准备。

潘素见信,知道绑匪急了,找亲朋好友四处筹措,大伙也解囊相助,最后终于凑足了钱,将张伯驹赎了出来,他收藏的珍贵书画却一张未动。张伯驹置生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的故事一时传为佳话。

张伯驹回到家之后,拿出他收藏的绝世珍宝《蔡襄自书诗》送给孙曜东,但孙曜东没有接受。几天后,他与夫人离开了上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家教】

勤学强记 爱国第一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八岁入塾,孜孜攻读诗书,其父常于书斋伴读。每当张镇芳读史涉及忠孝仁爱信义之事,他父亲总要大呼:“汝辈能如此,方不愧为子,无愧为人矣。”后来只要是张镇芳读经典诗词文赋,父亲不但危坐静听,而且对声调的抑扬顿挫稍有含混失调的地方,立即指正,发现有了错读就严加斥责,课后还要分别作文,次晨交卷。

平时学习中,张镇芳父亲为他立了严格的学规,如闻鸡而起,默背功课等。张镇芳背诵诗文时,向不许点灯,只准燃两支香火。这是为了让他集思静心,慢慢养成勤学强记的习惯。业师余连萼,教导有方,正是这种家教,才使张镇芳的学业得以早成。

张镇芳教导儿子也是以勤学为主,但张伯驹教育子女,则以爱国为第一位。张伯驹的女儿回忆父亲时说:“父亲时常教育我,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大事,不能马虎,除此之外都是小事,不必斤斤计较。”在张伯驹的心里,国宝和国家的事,再小都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一个人培养爱国之心,是人生第一大事。

【家风】

淡泊处世 兼济天下

张伯驹的父亲张镇芳原为直隶总督,位高权重,但他为人十分淡泊,且十分重视教育。1901年,袁世凯在两宫回鸾时所奏《山东学堂事宜及试办章程》,对我国开办三级制的新式学堂起到了催生作用。张镇芳立即实践,首先在保定捐资创办了优级师范学堂,为强国造就新人。张镇芳想为家乡培养人才,凡属家乡学子去新式学堂上学,食宿及学习费用全部由张镇芳负担,这些学子大多学有所成,二次革命牺牲的烈士朱丹陛,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张镇芳1907年为家乡项城捐银6万两,在百冢铺开办百冢铺师范学堂,比河南大学还早办6年。

张镇芳也乐善好施,常为乡里称道。他任督豫期间,他的启蒙老师夏云五为修草河上的板桥,筹不够建桥经费,曾北上开封,找张镇芳。张镇芳亲自把老师迎进帅府,弄清老师的来意后,便让老师住下,酒肉招待无微不至,并且将桥修好,解决了周围乡邻的一大心病。

民国年间,张镇芳捐四十万元所建香山慈幼院总办公楼(即现在香山公园管理处档案室),故用捐款人张镇芳之名命名——镇芳楼。

张伯驹在处世为人方面,颇有乃父之风。虽贵为高官后代,家产丰厚,但张伯驹生活十分朴素。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也从不西装革履,而是长年一袭长衫,饮食非常随便,一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丝毫不讲派头。

学者王世襄回忆张伯驹时这样写道:“在1969年到1972年最困难的三年,我曾几次去看望他。除了年龄增长,他的心情神态和二十年前住在李莲英旧宅时并无差异。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真正的贵族,就该是张伯驹这样的,宠辱不惊、从容不迫,不争不辩、不卑不亢,即便身处贫苦困境,永远淡定自若。

【家族】

张镇芳:宦海沉浮 恪尽职守

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张伯驹的父亲,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败后被捕。1918年获释,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董事长。

张镇芳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其祖上以耕读传家,曾于虹阳铸书楼藏经史等书万卷。张镇芳的祖父名叫张致远,字静斋,饱读诗书,应童子试列前茅,仕途有望。但县太爷放出风声,意在索取贿赂。张氏从来是“求仁维克己,羞趋邑宰门”,因此便无意仕途。

张镇芳父亲名为张瑞祯,字恩周,又字雨延,半生苦读。“寒窗四十载,破壁晚登龙”,50多岁才中了光绪甲午科(1894年)乡试举人;张镇芳的母亲刘静斋,乃兵部侍郎衔、漕运总督刘永庆的胞姑母。

1884年,张镇芳考上廪生,次年拔贡,秋闱乡试为第一名举人。1892年,张镇芳中进士,时年二十九岁,被分到户部任六品京官,一直干了八年。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两宫由西安回銮,东绕河南进入直隶,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迎驾入京时,张镇芳会见了袁世凯。袁力劝张外调地方,并许以留鲁任职。张权衡时机,未加轻诺。两宫回京后,张镇芳被恩赏为四品衔,仍在农曹供职。

1902年,李鸿章病死,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开始腾达,先委为银元局会办、直隶差委总办,天津河间兵备道,又擢升长芦盐运使。张镇芳恪尽职守,剔除积弊,为国库增收银两56万两,还同英大使谈判,使英人独霸的开滦煤矿为中西合办,因此升为二品京堂。

1907年,袁世凯遭御史弹劾,乃自请辞去练兵大臣等八项职务。清廷明升袁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暗夺袁的军权。直隶总督一职,由张镇芳代署(从一品),因此张镇芳成了满清最后一位直隶总督。

1909年,豫省受灾,项城地势低洼易涝,灾荒更重。张镇芳特捐银四千元救灾,一半给项城,一半给豫省其他受灾地区。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委任张镇芳为河南都督兼民政长。由此,张氏门庭生辉,他的宅第也就成了旗杆高竖、石狮把门、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张帅府”。张镇芳秉承袁氏意旨,在河南全面恢复封建旧秩序,取缔革命的国民党。为镇压二次革命,他建立“军警联合会”。立即包围《民立报》社,捕杀编辑部主任罗瑞青等4人。一时省城开封白色恐怖笼罩,无辜市民亦遭殃。

1914年2月,袁世凯以“剿匪无方乱杀青年”之名将张镇芳撤职,由段祺瑞兼任豫督。1915年,张镇芳主持官商合股的盐业银行,以抗外资。

1916年,袁世凯死后,张勋自成一个军阀派系,还在徐州成立“十三省区联合会”(督军团),旨在策划复辟。当年7月1日,清废帝溥仪宣布复位,还大肆封官授爵,张镇芳被封为议政大臣兼度支部尚书。经过12天,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复辟彻底失败。张镇芳以内乱罪被捕,由大理院管辖审理,被判无期徒刑。但张镇芳神通广大,经过多方通融,又由其子张伯驹以张镇芳名义义捐赈款40万元,判刑后隔两天,以病为由保外就医,送回天津,坐牢3个月后重获自由。

张镇芳出狱后,住天津的时间多,此间担任盐业银行董事长,并未介入政治,有时回项城小住。1920年任北方银行董事长,1928年弃政从商,任盐业银行董事长。

1933年,张镇芳病卒,时年70岁,葬天津东南郊吴窑村。

潘素:风尘女侠 画界翘楚

潘素(1915-1992),张伯驹的夫人,字慧素,江苏苏州人,当代著名女画家。早年习花鸟,中年转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绿山水及雪景山水。民国时期曾任北平美术分会理事,建国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艺术顾问,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

潘素原名潘白琴,出生在风景秀丽的苏州,其祖上是清朝的四朝元老、著名宰相潘世恩,而潘素的母亲沈桂香也是当地有名的大家闺秀。潘素小时候,母亲对她的培养付出很多的心血,从小就花重金请來名人大师对潘素言传身教,所以潘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潘素也继承了母亲的美貌和气质,在良好的家庭教养下,从小出落得气质若兰,清新脱俗,13岁便学成琵琶,高亢时大弦嘈嘈如丝雨,婉转时小弦切切如私语,听者无不称赞。

但这些优点却给后来的潘素带来灾难。潘素13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又娶了一位姓王的女人进门,这个女人十分强势,潘素父亲在她面前也不敢吭声。后母以潘素会弹琵琶能赚钱为名,将潘素卖进了上海著名的妓院——天香阁。

沦为风尘女子的潘素不堪屈辱,将本名隐去,开始以“潘妃”自居,并在胳膊上刺了一朵玫瑰花,以示自己处乱世而倨傲的品格。

潘妃能诗善画,琵琶尤为擅长,谈吐不凡,姿韵风流,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她成为青楼花魁,有了“江南第一美人”的称号。

后来,潘素被国民党的中将臧卓看中,强行要求她和自己结婚,没想到婚期在即,潘素邂逅了张伯驹。

张伯驹看见潘素的第一眼就被这个身处烟花之地的野玫瑰迷住了,而潘素也对这个有才华的张伯驹颇有好感。张伯驹写了一副对联给潘素:“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二人一见钟情,霸道的臧卓得知此事之后,把潘素软禁在一品香酒店。张伯驹买通了臧卓的卫兵,把潘素劫走,两人私奔了。

此时,潘素20岁,张伯驹31岁。而张伯驹家中已经有一位已故的原配夫人和三个有名分的小妾。为了和潘素厮守,张伯驹与几位夫人先后办理了离婚手续。

潘素自幼酷爱绘画,21岁时正式拜师学画。初从朱德箐习作花卉,后与老画家陶心如、祁景西、张梦嘉合作绘画。婚后,她潛心观摩张府珍贵书画真迹,悉心钻研隋唐两宋工笔重彩画法,并陪张伯驹游历名山大川,进行实地写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0年,潘素在画坛已崭露头角,尤擅长工笔重彩山水画,承继了细密严谨,金碧绯映的一派,成为我国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潘素和我国著名绘画大师张大千两度合作。她的画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张大千曾称赞潘素:“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

新中国成立后,潘素创作活动频繁,曾与老一辈著名女画家何香凝共同作画,三次参加抗美援朝义卖,其作品约有千余幅之多,在国内外多次展出,1952年还同陈半丁、胡佩衡、吴镜汀等老画家合作一本画册,敬送毛主席,为毛主席祝贺生日,毛主席曾复函并特派秘书回礼答谢。1955年周总理对她的《漓江春晴》给予“此画颇有新气象”的评价。国家领导人出访时,也曾以她的画为礼品,赠送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1958年,其山水画《临吴历雪山图》被赠送给了英国首相;所临摹展子虔的《游春图》,在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东京时,被赠予日本天皇。

1957年,张伯驹被划为右派,潘素亦受株连,其创作一度低落。张伯驹被平反后,她重返画坛,奋笔创作。

1980年2月1日至1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主办,在北海画舫斋举行张伯驹和潘素伉俪书画联展,共展出作品56幅。

1988年,潘素入选《华夏妇女名人词典》、《中国现代美术名鉴》。

1992年4月16日,潘素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7岁。

【其他家族成员】

大夫人李月娥:安徽亳州人,1939年去世,无子。李月娥的父亲曾任安徽督军,她是缠足的小脚女人,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这门亲事在张伯驹7岁时,张镇芳就已为其定下了。张伯驹和李月娥丝毫没有感情,结婚多年无子嗣,她故去时,张伯驹都没回天津。

二夫人邓韵绮:原为北京的京韵大鼓艺人,这一点正为热爱演唱艺术的张伯驹所喜爱。因此,她和张伯驹很是过了一段和谐而快乐的时光。邓韵绮颇能处理与各方人士的关系,当时在北京的各种场合都是她陪伴张伯驹,也陪伴张伯驹去各地游山玩水。然而,邓韵绮结婚后也没有生育,渐渐地染上了抽大烟的坏毛病,这样一来,张伯驹也逐渐冷淡了她。1948年,邓韵绮与张伯驹离婚。

三夫人王韵缃:苏州人,其名也是张伯驹起的。张伯驹经过大中银行职员的介绍看中了王韵缃,就在北池子一带弄了一套小院,娶了王韵缃。不久以后王韵缃就怀孕了,张镇芳早就盼望有个孙子,知道王韵缃怀孕后,就把王韵缃接到天津家里同住。王韵缃生下儿子张柳溪之后,张镇芳夫妇就没有再让王韵缃母子回北京,而是留在了天津家里。张伯驹被委派去上海任盐业银行总管理处总稽核,王韵缃在天津管理张府全家的家务和一切收支。张伯驹去上海后邂逅并娶了潘素,1952年王韵缃也和张伯驹离了婚,但离婚之后王韵缃并没有离开张家,而是继续赡养公婆,抚养儿子。

(编纂整理:妄言 资料来源《张伯驹传》 张恩岭著)

(责任编辑/谭洁)

猜你喜欢
张伯驹
张伯驹老照片一组
张伯驹与陈毅的“君子之交”
张伯驹与陈毅的“君子之交”
张伯驹宁愿被“撕票”也不肯卖字画
张伯驹知恩图报
张伯驹知恩图报
张伯驹:用尽所有力气,只为值得
纪念张伯驹,世纪大家留痕120周年
泰斗云集的朋友圈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