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2019-08-06 18:42陈梦华陈峰伍琼
环境与发展 2019年5期
关键词:危险废物现状策略

陈梦华 陈峰 伍琼

摘要:本文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下危险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及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中现存的问题,探讨了规范化管理策略,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危险废物;管理;利用处置;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X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5-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5.141

Abstract:The current status of hazardous waste generation,utilization and disposal,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China was analyzed.The problems of hazardous wast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China were pointed out.The some Strategies was given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as provided.

Key words:Hazardous waste;Management;Utilization and disposal;Current status;Strategies

近年来,危险废物的环境污染情况屡有发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制约可持续发展[1-4]。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危险废物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5],明确了在管理、处置等方面的相关要求[6],加大了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对危险废物的管理总体起步较晚[7],仍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需进一步改进和深化。

1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状

1.1 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利用处置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8]显示,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逐年递增,其中2017年比2007年增长了6.4倍(表1)。综合比较同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经济增长的同时,单位GDP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也不断升高。其中主要以综合利用为主,而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量逐年上升明显,但利用率及处置率则没有明显的提升(图1)。从我国危险废物地域产生量及处置能力的数据显示,两者不相匹配的问题突出。图2可见我国东部及西北部的工业化地区的危险废物约占全国产生量的77.2%,但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及处置的44.9%则分布在华东地区。

1.2 危险废物的监管情况

“十三五”以来,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法规、标准和制度,初步确立国家层面危险废物管理法规制度框架[9-10]。先后发布实施了《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等技术文件,用于指导企业严格落实法律责任。2016年新修订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增加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在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上有了新的提高。2018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重点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的通知,提出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

2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存问题

2.1 法规制度与标准规范有待完善

新修订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仍存在:未与环评编制和审批工作相衔接,易出现错评、漏评、危废属性争议;未综合考虑废物产生量、利用处置渠道、利用处置成本以及各项管理要求变化后的影響;对部分可二次利用的资源和副产品是否列入其中还有待进一步的考量等问题,使得其作为目前唯一不需危险特性检测即可用于判定危险废物的法规,实际操作性还需进一步改善。同时,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在提高资源使用率的同时也降低危险废物的产生量。

2.2 日常管理与环评、验收脱节

建设项目的环评及验收环节对危险废物的评价分析描述过于简单,甚至直接忽略的现象普遍,尤其是危险废物危险特性以及产生工艺环节等关键部分的描述模糊,对于危险废物污染的应急措施、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等分析粗略,常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一言蔽之。

2.3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

企业配套设施、处置工艺落后,处置地区分布不均衡,收费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如表2所示。

2.4 监管基础和能力薄弱

全过程掌握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及流向需要危险废物的监督和管理深入企业了解各产废单位的工艺流程、原辅料构成、污染治理设施等。然而这样的源头控制受制于当前市、县级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的机构、人员、投入等严重不足问题,面临着人力短缺、知识短板的双重困境。

2.5 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不重视

部分企业观念淡薄意识淡化、知识匮乏常识缺乏,政策法规不熟悉,危险废物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企业管理不重视,贮存场所、管理计划、应急预案、出入库台账、标识标牌及应急演练等未按规范要求建设和管理,尤其危险废物产量不如实申报,少报、漏报的现象普遍,使得部分危险废物在未被主管部门掌握的情况下未经有效处理或被非法转移,造成环境污染。

3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建议

3.1 完善法规制度,加强全过程监管

一是提高名录的可用性,达到可免鉴定直接使用。二是建立危险废物豁免条件的管理制度,豁免管理应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产生量小、危害性低等,从而降低企业处置成本的同时也减轻行业主管部门管理成本。三是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的登记制度,保障数据真实性,确保全面掌握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和去向。

3.2 强化环评和验收环节的危险废物分析

重视危险废物产生的环节、类别、危险特性、利用处置方式及其贮存设施等环节的评价分析。验收过程中对环评提及的危险废物描述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的,应重新组织论证审查,切实做到从源头监管和全过程管理。

3.3 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鼓励和推动危险废物产生量高,种类单一的产废单位配套建设利用处置设施,并向社会提供服务,提高地区的处置能力,减低转移处置过程的风险;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产废单位则强化其分类收集和规范化贮存的意识,以便集中处理,进而提高地区的处置能力。

3.4 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管理体系

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体系中的脱节问题,具体的措施和做法见表3。

4 结语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管理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企业、监管部门、社会团体各方面积极响应和参与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危险废物逐年增加,简单的利用处置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更不能降低环境的安全风险,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及各类资源在环境风险可控的条件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和再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陈小亮,吕晶.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有关问题的思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4):48-51.

[2]朱映,张洁茹.危险废物处理现状与处理方法[J].环境与发展,2018,10(149):250-251.

[3]凌江,温雪峰.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5,24(007):43-46.

[4]陈银合.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污染防治技术,2018,31(4):64-68.

[5]李琴,蔡木林等.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现状及建议[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4):306-314.

[6]王文中.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引入环境监理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4(7):143-146.

[7]黄启飞,王菲等.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控关键问题与对策.环境科学研究[J].2018,31(5):789-795.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9]李文青,李园园等.我国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体系优化分析—从环境管理实践的角度[J].环境保护,2016,13(005):27-30.

[10]程秀英.基于规范化管理要求下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管理策略[J].节能,2018,429(6):99-101.

收稿日期:2019-04-08

作者簡介:陈梦华(1989-),女,硕士,研究方向为重金属污染修复。

猜你喜欢
危险废物现状策略
“三项制度”“三个打通”“三个明显”
探析危险废物管理及规范化处置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Passage Four
我国将在今后3年内投资150亿元处置危险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