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UIC566标准的车体结构车端设计优化

2019-08-06 08:49王世博郑晓倩
时代汽车 2019年7期
关键词:优化

王世博 郑晓倩

摘 要:以喀麦隆客车为依托,按照UIC566标准,通过有限元计算对车端结构进行两种方案的优化设计与分析,优化后两种方案都能满足强度标准要求,为类似项目的执行奠定基础,做好技术储备。

关键词:UIC566;车端设计;仿真计算;优化

1 简介

喀麦隆客车项目车体强度执行UIC566标准,在车体钢结构静强度试验时,主要是端部压缩工况下出现了部分应力超限的区域,只能在原钢结构上进行补强,同时受时间、条件、技术储备不足的限制,一些结构并不是最合理的。因此,本文以喀麦隆行李车为基础,利用仿真计算手段,对其端部结构进一步的优化。该车型车端结构类似于25型车的车端结构,如图1.1,以此结构为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意义。

UIC566标准中,端部压缩三个工况:(1)工况1:400kN  最小在缓冲器中心线上方的 350mm水平上;(2)工况2:300kN  最小在窗护栏水平上;(3)工况3:300kN  最小在上侧梁水平上,试验加力如图1.2。

通过计算和试验结果分析:原结构在工况1和工况2基本满足标准要求,而工况3不能满足要求,故对工况3下的车端上部结构进行优化。

2 现状分析

通过端部工况计算,在风挡框后的立柱中部、边梁与端顶槽钢连接处、风挡框上部的端墙板处应力均超出材料许用应力数倍,应力分布如图2.1。在实际试验中,应力片贴在风挡框后面立柱与槽钢焊接的根部,所测应力值超出了许用应力范围,说明现有的端部结构不能满足UIC标准的要求,须重新设计端部结构。

因应力超限,现车在端顶槽钢加8mm封板,应力如图2.2,立柱下口应力得到改善,但立柱中部应力仍远超许用应力。增加封板有利于提高端顶槽钢刚度,但对端顶槽钢以上部位的刚度影响不大。因此,仍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完善。

3 结构优化与仿真计算

原结构形式,风挡框止于端顶中部,而端顶中部结构薄弱,故产生较大变形,風挡框端部产生应力集中。压缩力主要通过边梁向后传递,导致边梁变形也较大。

本文通过二种途径来降低结构应力:一是采用结构局部补强,改变部分梁柱断面;二是结构改进,改善力的传递途径。

3.1 结构补强

根据以上分析,因内部结构强度较弱,产生大变形,导致结构应力较大。经多次计算,确定结构补强方案,如图3.1a)、b)、c)所示。

(1)端顶后立柱、横梁改用断面尺寸为6x70x80帽型梁;(2)风挡框后立柱下口槽钢焊8mm封板,增加局部刚度;(3)对应风挡框后立柱的车顶纵向梁改用乙型梁,增大梁的断面模数;(4)车顶边梁与端顶槽钢连接处用连接铁补强,增加连接刚度;(5)侧墙上边梁下口加3mm封板,减小边梁横向变形;(6)门框与端顶槽钢用乙型梁连接,减小槽钢向后位移量;(7)端顶中部墙板后增加8mm补强板,增加承载能力;(8)风挡框后部提高50mm,增加受力面积;(9)风挡框上部增加封板,减小变形。

通过计算,补强后关键位置处的应力分布云图如图3.2、3.3、3.4和3.5,立柱应力最大值310.5MPa,侧墙上边梁应力最大值251MPa,基本满足强度要求。相对原结构,应力值有大幅降低,但局部仍超出材料屈服强度,如风挡框上部最大应力385.2MPa,车顶纵梁与立柱连接处最大应力356MPa,结构仍需补强。补强方案的结构改动较大,设计复杂,结果并不理想。

3.2 结构改进

结构改进的主要途径为增加向后的传力路径、增加风挡框受力面积。通过计算发现,风挡框上部结构对端顶上部应力分布起主要作用,风挡框外侧增加补板有效分散力的传递,但端顶弯梁应力超过许用应力,故风挡框后增加纵梁提高强度。改进方案如图3.6和3.7,(1)端顶立柱移至风挡框正后;(2)风挡框后纵梁由3mm改为6mm;(3)风挡框后增加一根纵梁;(4)风挡框上部加6mm封板;(5)风挡框外侧加6mm补板。

经计算,端顶最大应力为306.5MPa,位于端顶板,应力分布如图3.8;边梁最大应力206.3MPa,立柱下口最大应力181MPa,均满足强度要求,应力分布如图3.9。风挡框应力最大值574.5MPa,位于风挡框端部,为一应力集中点,可忽略,其主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应力分布如图3.10。

4 结论

(1)本文以喀麦隆客车为依托,对车端结构进行优化与分析,优化后两种方案都能满足强度标准要求。

(2)在方案1(结构补强)中,整个风挡框上部应力超限,难以改善;方案2(结构改进)中存在应力集中点。方案1设计复杂,需要补强的部位较多,结构笨重。方案2只需在原结构基础上稍改动,即可满足要求,工艺性好,故方案2为较优方案。

(3)本文按照UIC566标准对车端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执行奠定基础,做好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UIC 566-1990客车车体及其构件的载荷.

[2]出口喀麦隆行李车车体结构静强度及模态分析报告[R].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研究所.2012.

猜你喜欢
优化
基于NETMAX的基站网络优化
优化问题设计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30)
活用数学公式 优化数学课堂
基于OptiStruct的麦弗逊悬架下控制臂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