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伟 李红宇 林志伟
【摘要】文章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介绍了该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即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做创新培育适合学生学习的现代化大农业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与多个大型企业与各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及充分发扬北大荒精神理念,产生了明显效果,同时对该专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建设
企业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引进。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本科专业,注重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植物育种、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1-2]。但目前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普遍存在与企业生产需求对接缺位、缺乏应用实践经验、人才主观创新性较差等多种问题,迫切需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应用型人才。
一、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错位。高校追求的目标在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整体性的理论传授,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环节,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应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性。高校作为给企业输送人才的重要出口,培养的人才却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企业需求,应当与时同步,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训练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充分建立与企业的对接机会及合作交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体系,进而培养高素质种子科学技术人才。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建设的具体做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建立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人才“3+1”培养模式,即对于表现优秀的、即将步入企业的学生进行“3年理论学习+1年企业实践”的锻炼,使得学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本校该专业设置的理论教学模块课程主要为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等,同时开展了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技术等实验;实践教学模块主要为种子检验实习、种子生产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创新培育一批适合学生学习的现代化大农业实践教学基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北大荒集团密切合作,与垦区各管理局国有农场合作开辟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大学生从春季播种到秋收进行全程化跟踪实习,了解现代化大农业的生产情况。以黑龙江省建三江产学研实习基地、牡丹江管理局实践教学基地、红兴隆管理局及宝泉岭管理局多个实习基地为典型代表,使学生能够深入农业基层,充分掌握我国现代化大农业作物标准化生产模式,了解黑龙江垦区的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农业、农机、农民结合,以及生态环境适应的综合生产模式。了解黑龙江垦区农业标准化种植模式,对于学生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与我国多个大型企业展开学生实习合作
学校多年来与广州恒大集团、湖南隆平高科、北大荒集团、金色农华集团、吉林八达集团等展开长期合作,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充分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实习生充分发扬了北大荒精神,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与各企业的合作也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性出口,2013级种子科学与工程班级一次性就业率近99%。目前与我院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也逐年增多。
(四)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开展了与各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
学校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密切,对于想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实习机会。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的科研兴趣明显提高,2013级种子科学与工程班级考研率接近50%,这与多年来的考研宣传及与兄弟单位的实习合作有重要关系。
(五)充分传承与发挥北大荒精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由前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创建。多年来八一农大学生充分实践着北大荒精神,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对于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直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在各企事业单位中的奉献精神。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使学生明确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当感恩、知足、礼让,以思考事物的价值观为主要路线,在前进的道路上持续实现相应目标。
(六)连读多年实行本科生毕業论文导师制相关制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连读多年开展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制相关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一般在大三阶段进入课题组从事科研活动,独立自主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过程及毕业论文,在整个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应用创新能力。本科生还参与到毕业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教师将自身的科研经历向学生传授,有利于自身科研观的建立并且设定科研目标。
(七)连续多年与国外开展本科交换生相关合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连续多年开展了与国外大学本科交换生合作交流事宜,与韩国、日本、俄罗斯建立了本科交换生合作交流机制,使本科生能够充分融合国内外教学思想,吸取国内外专业课教学体系的优势,充分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对于学生的外语口语水平也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拓宽、深化毕业生就业出口,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本科人才做了充足的准备。
(八)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双重管理制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连续多年实行辅导员和班主任双重管理制度,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辅导员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组织学生到多个地方、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班主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常规实验的操作,带动了本科生的科研研究兴趣,并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定科学实验,培养科研能力,为今后继续攻读硕士甚至博士奠定了前期基础。经过辅导员、班主任的协同管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三、种子科学与工程人才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北大荒精神的引领
北大荒精神引领了黑龙江垦区及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发展,充分发扬“垦区黄埔”精神,培养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品质,可为学生自身及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目前各企事业单位对种子工程与科学专业的评价较高,促进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出口。
(二)继续加强研究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时刻跟踪、创新种子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时俱进。加强与各兄弟科研院所的合作,使学生在探索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敏感性与觉悟性。促使本科生积极参与专家学术报告,明晰科研兴趣。
继续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使学生提早进入课题组,实现优秀导师引领学生学术发展,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共同研究。创新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尤其是八一农大发源地——密山市实习基地建设,维护垦区各管理局教学实习基地的使用。发挥军垦农场标准化农业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实习贯穿于作物的种、管、收各个流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加强与各大型企业单位的实习合作
继续实行“3+1”校企合作模式,拓展优秀合作企业,使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充分锻炼,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可增加我校知名度,促进学生就业出口。企业实践是一个有效的结合与过渡,是将理论知识與实践知识集成再创新的过程。
(四)发挥思考事物的核心引领作用
本科阶段为步入今后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应明确学生在这个阶段甚至是今后的价值观。应充分把握好本科时光,以思考事物为核心价值观,不断地创新目标,思考目标,实践目标,将各个目标连贯起来,充分思考各个目标背景下的本质含义,进而实现本科阶段的目标积累,在实现各个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方向,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这对于我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文明,常成,郑文寅,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364-366.
[2]邓则铭,陈林康.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02):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