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2019-08-06 02:20王彤宇
教育界·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彤宇

【摘要】高校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文章从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及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意识等几个方面对思政教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

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作为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当代高校学生身肩重任,他们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民族的昌盛兴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人文素养、高水平的专业素养,最重要的是还要具备为祖国、为人民不畏艰险,甘愿奉献自己一切的坚定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内涵,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大力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将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为其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

民族复兴意味着我们的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国际关系等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所有这些方面中,文化的复兴是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文化的繁荣兴盛是国家富强、民族兴旺的重要支撑力量。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能加速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人民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公正,公平,以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依托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传播和交流,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主动学习和了解。只有到那个时候,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才能够真正影响世界,甚至引领世界文化。五千年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脉搏,她蕴涵着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明,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力量源泉,我们可以从中不断汲取所需的精神动力。高校大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有利于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和精神源泉,作为全国人民的精神信仰和精神追求,它可以为广大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一个正确的价值标准,也是他们在自我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的无尽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理念,诸如仁义礼智信、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和合思想等,和“爱国、民主、诚信、和谐、公正、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国情的结合与创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要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的相关内容和理论,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论是国学教育、古文物鉴赏还是名胜古迹参观,总之,用高校学生容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能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心灵的洗礼与震撼。

三、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强大,除了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外,具有先进、繁荣的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多古代典籍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无论是仁爱、和平、忠孝、信义等中国固有的道德,还是其他富含哲理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有关论述,无不对建立民族自信心和重树国家自豪感大有裨益。高校学生迫切需要从中汲取养分。高校思政教育应以此为切入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广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引导全国人民建立文化自信,使他们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我们一定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文化强国和文化立国的高度。

四、有利于高校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并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潮交互碰撞,各种价值观念此起彼伏,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首先,西方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一直在争取高校这块阵地。他们清楚,一旦控制住高校学生的思想,进而就可以逐步控制整个国家的思想主流。一段时期以来,自由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贪图享受、自我放纵等不良思想风靡校园,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其次,国内一些不良思潮有所抬头。要么对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否定,要求一切西化,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要么打着恢复传统文化的旗号,大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这些都显然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面对这一切,最明智的做法只能是进一步加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度。通过我们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广大高校学生意识到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抵制国内外所有不良思潮的冲击,化解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掀起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五、有利于高校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例如“言必信,行必果”“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有些教导人们要诚实守信,待人诚恳;有些教导人们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有些教导人们面对困境积极进取,不妄自菲薄;还有些教导人们要有民族气节,为了国家大义甘愿舍生取义……高校相关部门可以在选修课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奉献精神、责任意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当前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六、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根据时代的需要赋予自身新的内容和价值观,如和谐、创新、文明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有崇尚学术自由的传统。这些特质如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去,通过开设各类相关必修课、选修课或开展相关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必将对高校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积极、自信、独立、自主。博爱、诚信、勤俭、进取、慎独等历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尊崇的美德,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利益,不屈不挠,拼搏奋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书写了一幕又一幕的慷慨悲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家思想、儒家思想等无不包含着对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体验和感悟。高校通过大力弘扬和积极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广大学生真正做到深入认识和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如何扬长避短,进而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改变命运的能力,最终能够发挥自身潜能,不断超越和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因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高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人事业的成功,而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凯,许源,张珊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02):51-53.

[2]钱宇平等.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20-23.

[3]迟成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63-67.

[4]乔恩杰.论新形势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20-122.

[5]于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培植大学生精神家园中的路径探析[J].长春工程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22-125,129.

[6]熊艳,成燕.关于地方高校传承创新革命传统文化功能的思考[J].求实,2013(A01):257-261.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