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波
唐是诗的国度,也是月的国度。月本无情,却因有唐人之情,承载使命种种。月在唐人诗中,与日同辉。
营造意境。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一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既有水清月白与夜之静,又从“掬水”捞月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泯与逸兴悠长。白居易却毫不掩饰对月的喜爱,而这因月而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新月初升时,诗人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这真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月下,江边草地上的滴滴清露,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诗人通过对“月”“露”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也蕴涵着诗人对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触情寄怀。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王建在诗《十五夜望月》中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皎洁的月光使庭院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月明夜静,鸦雀由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安定入睡。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而不觉丝丝寒意吗?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也如是回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只不过,王建诗中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乡思;张九龄诗中抒情主人公由月而“竟夕起相思”,情感更悱恻更婉转。明月皎皎,加上烛光盈盈,愁思更重,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谁知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月明如此,月落亦然。张继《枫桥夜泊》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渲染出上弦月半夜沉落后幽寂清冷的氛围,诗人因此起了羁旅孤寂之愁。
因月触情,那就请明月千里寄情吧!个中缘由还是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解释得好:“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也只得把自己寂寞的愁心寄于宇宙之中的一轮孤月。而沈如筠的《闺怨》“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无一例外地写道: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象征品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李白若不是有月般品格,岂能于《月下独酌》中以月为友,月儿也岂能邀之即来,来则为伴,散后永结同心呢?以至月儿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竟道“送我至剡溪”。王维的“诗中有畫”之三要素:清明之景、幽静之境和高洁之情。而正是这清明之月象征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孟郊的《洛桥野望》“榆柳萧统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也以照积雪的明月象征诗人高远的襟怀。
见证人事。李白的《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中的“月”都曾是人事由盛至衰的见证人,由此流露出了盛衰无常的感慨。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更是让边关的明月见证了边关将士的功劳。而张泌《寄人》无奈之下,只得让一轮明月见证与一女子曾经的月下爱恋,“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已去,月依旧。遗憾之余尚可足惜:有月如斯,佳期在即了。
(作者单位:黄梅县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