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林
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正儿八经”的辩论赛,黑板上方方正正的板书“9.犟龟”提示这是一节语文课,但与以往的语文课堂又截然不同。
《犟龟》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米切尔·恩德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倔强的小乌龟克服重重困难,不听劝阻,执意参加狮王婚礼的故事。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孩子们初读文本,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乌龟的“犟”,最后进行思辨讨论:小乌龟的“犟” 值不值得?但是今天的这场研究教学却颠倒了这个过程,直接将最后的思辨讨论题目端了出来,在孩子们表达各自观点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提议举办一个辩论会,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这个提议得到学生的认同,但新的问题来了:辩论会怎么开展?大家怎么分组?组内又怎样分工?如何才能说服对方?教师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
将辩论赛引入语文课堂,是项目化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改变的发生。
向多学科、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改变
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一个语文老师仅仅关注文本中的知识点是不负责任的,让学生实现已有知识向生活运用的迁移才是学习的本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设计好能实现这种知识迁移的主题活动。
还是以《犟龟》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辩论赛的驱动型主题,这个主题首先是符合学生当下的表达意愿,具有较强的内驱力的。其次,学生如果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必须要深入仔细地阅读文本,认真思考;如果要证明自己的观点,还要去收集更多的事例。学生要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利用电子设备进行网络查找,还有可能与家长、朋友进行探讨,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写出报告。在这样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将语文中的各个知识点融入探究活动中,运用语言文字、多媒体信息技术,整合、统计等,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在经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场激烈的辩论赛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固有模式,既巧妙地将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技能融为一体,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表达观点、积极思维、团队协作等人文素养和能力,这就是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产生的变革,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语文课堂的改变。项目化学习能够达成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将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变成“提升核心素养”为主,将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
在《犟龟》一课辩论的环节中,有些学生的回答是让人惊艳的。比如有个学生指出:犟龟幸福美满的结局是带有偶然性的,它想参加28世狮王的婚礼,最后变成了参加29世狮王的婚礼。可当时婚礼所在地正在发生战争,它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也有可能命丧于此啊,所以这种“犟”还是有些鲁莽、不太提倡。
这个孩子不光读透了文本,还能将之上升到生活哲学的层面,辩证地去看待问题。他不否认故事结局的可能性,但也理性指出另外一种可能的结局,非常具有说服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涉及语文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也涉及辩证思维的能力,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思考的过程,呈现出项目化学习的一个特点:高阶思维的驱动。
高阶思维的驅动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学生能在整体性问题的情境下,更自由地进行创造性的、开放性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更多创造性的表达,极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当然,高阶思维的驱动是以低阶思维为基础的,没有基础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学生说明和解读自己的观点是难以达成的。反过来,高阶思维的驱动又促进了低阶思维提升,所以语文老师不必拘泥于零碎的知识点,完全可以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通过运用已学知识,优化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提升整体素养。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利用试卷检测,依据学生分数高低,对学生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并非一种全面的评价。项目化学习是一个活动过程,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学习情态等。它的评价体系要比传统的评价体系更全面。
当我们尝试多维度地去评价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眼中非常乖巧、成绩优良的孩子可能表现得不尽人意:有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不强,还有的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参与活动。而平时比较“顽劣”的学生则表现得思维灵活,收集信息的能力特别强。
不管面对怎样的孩子,只要恰如其分、真实公平地给予评价,都是有激励和引导作用的。多维评价可以帮助孩子更专注地参与项目活动,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项目化学习给课堂和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尝试项目化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个主题活动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怎样实施才能更有效?切忌“邯郸学步”——既没有落实好项目化学习活动,又没有达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系统地了解本学科的知识体系、训练要点,根据学生情况恰如其分地设计活动的主题。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空,关注不同小组的学习情态,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达成活动目标。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通过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学生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让改变在课堂发生。
(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复兴路小学)
责任编辑/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