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因生成而丰盈

2019-08-06 08:39陈士同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与学建构学科

陈士同

何为语文?按照叶老的解释,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组成的学科;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界定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基础性学科,语文是与现实社会人生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这样,语文的教与学不可能在静态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而应该在具体而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展开。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材料搭建的平台,师生、生生自主性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经验,进而了解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热爱,以培养运用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这是通过语文学习要达成的目标。从教与学的层面看,作为开放性的学科,语文是动态发展的,而且是在预设基础上的不断生成。正是这样,语文才能实现由有界向无界,由小语文向大语文的突破。

不论是从学科建设的层面观照,还是从学科学习的角度审视,预设性的习得容易走向固化,生成性的建构才能彰显出学科的生机活力,学科的应有之义才有可能挖掘出来。生成,即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发展性。那么,语文学科的生成只有围绕课堂教学这个轴心建立多元立体的语言场,通过大量的语言活动才能实现。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从思想到行动要有具体的抓手,操作起来才不至于走样变形。

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对学科的认知及所采取的处理方式,很多情况下不是由学科本身的特质决定,往往源于操作主体对之投注的关注点和定位的角度。就语文而言,作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学科,它从学习者入学就开始陪伴。随着学习层级的提高,语文学科的界域和内涵也不断地扩大和增加。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由于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导致丰富立体的语文变得单一而扁平化,被裸化为考试得分的工具,至于蕴含丰富的人文性价值就慢慢被弱化,直至消解。与之相对应的,对语文学习的定位就被删除枝叶,变成赤裸裸的知识习得。而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学习由知识习得向知识建构转变,培养学科素养成为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静态知识的被动习得让位于动态知识的主动建构,语文也就由单纯的应试工具性学科变为立体丰富的工具兼人文互益的学科。

思想上对语文特性和价值进行重新估定后,教与学语文的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就语文的功能看,听说读写思是最基本的。听与读是汲取信息的过程,说写思则是用储备的语言信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直接或间接关联过程中生发出的问题。而从五个方面涉及的内容看,它们都是动态发展的。因此,要想真正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必须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善待语文。如果仍然用静态孤立的思维看待,着力点只关注語文教科书中有限的内容,老眼光是很难看清新世界,更无法真正享受到新世界蕴含的兴味。

二、生活是语文生成的源泉

有人说:“语文与生活同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话有一定道理。从语文的学科属性看,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是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人文性关注的是现世社会和人生,聚焦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作为基础性的学科,不论是语文基础知识,还是阅读语料,它们都从不同侧面对社会生活进行记录和反映,要么是直接的,要么是间接的。正是这样,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才变得有情有味有质感。

应试教育思想统摄下的教育教学,学科只是学科,只是用作考试的工具,与现实生活是隔离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习得知识的目的用来应对各种考试成为指导教学的主导思想。与之相关联,考试成绩的优劣就成为评价学科教学效果好坏的核心标准。随着素养教育思想的提出,并在新教育中全面实施,学科与生活间横亘的一堵墙被拆除,学科的教与学可以从生活中汲取各种新鲜的营养。这样,原有冰冷的知识,因为有了源头活水的滋养,才有了温度和质感;原有平面单一的教学目标,也随之变得立体多元。从学科本义看,语文教与学价值的评定,不是灌输和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力与思维训练和审美提升的程度。而对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检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发挥的效能。从语文涵括的内容看,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和未来的,无不是源于生活。直笔的呈现,曲笔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缘起则是相同的。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语文的教与学如果仍然固守着教材狭小的圈子,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语文的生命力就会被慢慢消解,所蕴含的意味就会日渐滞涩。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处理,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教材视作教与学的“由头、引子”才是正途。不论是从应试,还是从教材学习的角度,社会生活中时时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学习知识、训练思维、培养审美的素材。平面的、立体的,纸质的、音画的,把它们移入到教学场中,教学就有了灵性,学科才会变得鲜活起来。像《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等大型综艺节目就蕴涵着丰富的语文因子,教学时把它们融入进去,封闭的界限被打破,静态的教材内容也就富有了生气。

三、课堂是语文生成的主阵地

课堂是浓缩的世界,不是指向单纯的物理性时空,而被赋予丰富的意义与关系的意蕴。从课堂的构成看,它由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组成。教学就是师生、生生在有限而特定的时空中以教材为媒介进行对话和交流。这种平等式的沟通,可以真诚地彼此形成合意的探究而分享真理,同时也可以形成彼此认可、合乎规范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养成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行为。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除了课堂教学主体性的人的自觉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供的用以交流沟通的媒介也应该是动态发展的。如果用封闭、静态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观照,教与学主体的认知范围就被固化下来,认知的内容也随之变得扁平而没有了生气,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气息,至于能力的训练,思维的发展,审美的提升也很难达到应有的预期。

在新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不是墓地,也不是牧师面对一片死寂无声的墓碑做祷告的世界,而是交织着多声部生命之曲律动的世界”。知识习得追求的是占有知识的量,关注的是静态的结果,而知识的建构凸显的是自主性的生成,强调的是建构知识体系的质量,注重的是动态的生成。用新教育思想观照现实教学,课堂教学就不再是懂的人向不懂的人告知现成的知识世界,而是师生、生生间相互倾听,共同求索未知问题的世界;课堂活动不再是单纯地提供或灌输现成的标准答案意义上的积累知识与技能的活动,也不是凭借单一的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量的多少对活动效果进行定性,而是每一个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自己头脑中琢磨、认识周围世界知识与技能,及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建构自己判断的同时,与新的自己对话的活动。当然,在多重活动中,在与学习伙伴的交流中获得不同于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发现对学习内容认知性的差异,进而在不同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乐趣与喜悦,也是体现课堂教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很显然,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多追求的是动态生成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学习的凭借——教材不可能是教学中唯一的学习资源,它只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落实不可能一成不变。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的框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定型化设计固然不可少,但从教学的长效性角度审视,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情境化的设计更重要。传统的应试教育课堂,由于学习对象、学习伙伴和学习意义的丧失,导致学习的异化。在素养型教育到来的时代,在“立德树人”总的育人目标的作用下,知识的主体性建构,教师引导学生同教材对话、同他者对话、同自我对话,遵循学科的本质属性,基于相互倾听关系而展开挑战性、协同性学习成为教学发展的主流。以此观之,语文的教与学,师生、生生在以教材为媒介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在预设基础上随着教与学主体对话的展开,沟通的深入,即时性产生的智慧成果才不断地涌现。

四、阅读是语文生成的助推器

语文学科是与生活、社会和人生贴合得最为紧密的社会性语言类基础学科。既然关涉到生活、社会与人生三个维度,语文的学习就不可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更不能把目光只盯着教材。学习是动态的,更是开放性的。语文知识的建构,关键能力的训练,思维品质的提升,審美意趣的涵养也同样不是静态固化的。就语文学科涵括的内容看,既有自然的,也有社会的,还有生命体本身的。在多元发展的当下,学科素养的养成靠单一平面的信息源已经无法实现。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方可达到预期。

语文学习是多主体互动的过程,既有教学者的学习,也有学习者的学习。由于二者扮演的角色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不同。但是,二者的目标指向是相同的——遵从学科本质属性,通过主体性的参与,着力于意义建构,养成学科素养。追求目标的相同,在具体操作时入乎教材之中,出乎教材之外,在丰富的现实世界中读自然、观社会、悟人生,语文才会变得丰富多彩。阅读是多种感官互动的复杂精神劳作。从阅读的主体看,教学者与学习者是活动的主角;从阅读的对象看,有静态的、动态的,有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阅读对象是客观存在的,阅读的主体在阅读对象中思接千载、视同八级,在主客体之间找到契合点、共鸣点,阅读就不再是简单的信息读取了。也正是通过阅读,才打通了学科学习与现实世界联系的通道,让学科知识的习得和对学科世界的认知才变得灵动而富有活力。从教学的层面看,教师的阅读,不论是专业性的,还是非专业性的,都从不同角度拓宽了视域。这样,一瓢水的给予因为有了一缸水、一潭水的储备而变得丰富起来;学生的阅读,文学的,非文学的,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宇宙人生包罗万象,源头活水的滋养,可以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内容的丰赡,意涵的丰盈。

课堂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语文学科也不是固化的封闭性存在。柴田义松把课堂教学分成“内层课堂的教学实践场、外层的教师团队相互影响的学校职场和再外层的家庭、社区、社会”三重场域,以这个理论观照语文及其教学,也同样具有价值。在学科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型的时代,语文学科不再是单一的教材,语文的学习也不可能再拘泥于教材。封闭的课堂藩篱的拆除,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移入,为语文及其教学注入了活力。也正是“自生则成,累进则成,受助则成”,语文的意蕴才变得丰盈起来。

猜你喜欢
教与学建构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楷书的教与学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与学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超学科”来啦
建构游戏玩不够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