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瑶
摘 要:随着“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人们表达观点的渠道愈发多样化,进而“舆论极化”现象也频繁出现。人们一开始有某些观点上的偏向,在商议后,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从而形成极端观点,这就形成了“舆论极化”现象。而媒介在此现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以引发热议的“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中产生的“舆论极化”现象为例,对该事件进行反思,以探究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融媒体;媒介;舆论极化;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061-02
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上,一辆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转向,越过中心黄线与一辆红色轿车发生碰撞后撞断护栏,坠入江中。事后,有网友发布了红色轿车女司机穿粗跟高跟鞋坐在事发现场路牙上的照片,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瞬间点燃舆论场。事故原因还未查清,网友就开始一边倒,对女司机的谩骂声不断,引发了对女司机群体的偏见,舆论极化现象凸显。
事件不断发酵,随着记录事发时情况视频的曝光,女司机被证实与事故无关,身份由肇事者转变为受害者,媒体发布了《重庆公交车坠江,围攻“女司机”跑偏了》等诸如此类的报道,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原本指责女司机的网友在微博等平台上向女司机表达了歉意。
不难发现,媒介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人们的关注度及观点走向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一、 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如何引起“舆论极化”
融媒体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探索出“中央厨房”制的全媒体运作模式。即“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元发布。”[1]各家媒体都依据总编室的信息,根据各自的需要及特点分工协作来报道。
纵观舆论发酵的全过程,在事件发展的每个阶段,各大媒体报道的内容都是大相径庭的,由于长时间的集中报道,网民在真相查清前就轻信一些似乎合乎情理的谣言,进而引发了对女司机的谴责和谩骂。因此,舆论随着媒介而变化发展着。
(一)日常意识形态的渗入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中强调的议题随着时间的演化会成为公众认为重要的议题,媒介议程设定了公众议程。”媒体通过重复某一理念,使公众逐渐摒弃自己最初的想法而追随这一理念。因此,人们普遍将那些在新闻中频繁出现的议题确定为重要议题。
起初,媒体在报道中向受众传递该女司机穿着粗高跟鞋的信息,并通过不断地重复报道,使受众对本就被贴上标签的“女司机”群体产生了更大的偏见。由此可见,新闻报道的数量是影响那些通过媒体了解整个事件的旁观者的看法及感知的重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媒介通过日常不断重复的灌输模式对人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作为新闻热点的放大器
作为“外部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图画之间的桥梁”[2],媒体将新闻置于公众论坛,使其被受众知晓和讨论,他们不仅向群众传播了一个事件,同时还将它进行了放大,引起受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索和讨论。随着媒体对公交车坠江事件的深入报道,人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该事件本身,而是向类似的一系列事件延伸,网上涉及相关问题的报道不断涌现,司机与乘客之间的冲突及“女司机”群体的社会形象等问题开始暴露、放大。
在热点放大的过程中,媒介的每次改变都会使信息抵达更多受众,对社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媒介的“污名化”机制
1.剥夺新闻当事人的话语权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地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3]。而媒體的这种话语权体现在:新闻报道中通常会掺杂新闻从业人员的主观情感,使得这篇报道的受众产生相同的情绪,从而此情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不同的观点便在公共领域“集体失声”。在坠江事件中,由于旁观者并不了解事件的整个脉络,只能通过媒体的报道来产生观点,造成舆论随新闻报道的方向而不停转变的现象,而女司机作为弱势个体在舆论的谴责中也逐渐丧失了话语权。
2.刻意贴标签,妖魔化报道
李普曼认为,“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如果不是特别留意,我们会习惯地利用大脑中已有的概念去描述类似的任何事物。”坠江事件中,媒体为突出报道有矛盾与冲突的点来追求点击率,将报道矛头指向了本就被社会贴上刻板标签的女司机身上,从而再次把“女司机”群体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二、 “舆论极化”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融媒体时代的发展为公众表达意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人人都能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但随着“舆论极化”现象的日益凸显,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容易导致社会情绪的分化
由于热点事件、观点态度与情绪的及时分享性,人们很容易产生以此为标准而聚类与群分的心理。比如微博作为人们获取新闻、发表言论、讨论观点的主要渠道,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微博上就某一热点事件进行的话题讨论,人们在话题里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此时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同的意见,这样便导致持相同观点的人站一边,同时对持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言论攻击。
(二)海量大强度的新闻事件使人们情绪反应钝化,情感淡漠 如今,我们足不出户便能实时了解全球各地重大新闻事件,但与此同时每天获取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过量的信息使人们无力处理,导致人们对一些类似的信息产生乏味与淡漠的心理,进而对这类事件的情绪反应开始变得麻木。
(三)传播放大了风险,提高了社会情绪的强度 新媒体的层出不穷与风险是并存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险的放大,人们的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加强。例如空姐滴滴遇害案发生后,媒体不断地报道滴滴相关恶性事件,使人们对坐滴滴产生恐惧心理,同时明星网红等群体也发声鼓励卸载滴滴,这就存在着媒体强化现象,将事件的风险性不断放大,强化了社会情绪。
三、融媒体环境下关于媒介传播舆论的思考
(一)新闻从业人员应坚持职业操守,扩大新闻当事人的话语权 如今信息快餐文化盛行,人们对新闻报道不深入思考就会相信,这对事实的发展及当事人来说都是不利的。作为信息的传播者,针对当事人因舆论压力无法发表言论的现象,媒体应当做到不要在事实未证实之前用明显倾向的报道来引导舆论,导致当事人失去话语权,影响事实。
同时,在报道事件时应避免做出“媒介审判”,真实客观地引导舆论是从业人员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
(二)公众应提升个人媒介素养,提高辨别新闻真实性的能力 在面对变化纷杂的信息时,公众往往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在媒体的集中报道下他们会对某一事件产生极端化观点。因此,公众在信息的接收过程中应首先明确新闻的来源,在事件真相没有出来之前,不轻易对任一事件进行定性。
参考文献:
[1] 温建梅.基于“中央厨房”制的全媒体运作模式探讨[J].中国出版,2011(12).
[2]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著.董璐译.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