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耳甲腔皮肤缺损1例△

2019-08-06 10:22宋跃帅彭哲龚树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拆线肿物游离

宋跃帅 彭哲 龚树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京 100032)

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发现左耳肿物,渐进性增大2年来院就诊。患者2年前发现左外耳道口后方小颗粒样隆起,外观不明显;此后肿物不断增大,期间曾有搔抓病灶的情况且未就诊。否认糖尿病、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史;否认毒物、疫区等接触史。查体:左侧耳郭无畸形,鼓膜完整、标志清晰,左耳甲腔可见一圆形、色黑、隆起、推移不动、压痛不明显的肿物,表面粗糙不平,大小约6.9 mm×7.2 mm(图1A)。诊断为耳甲腔肿物(左)。患者于2017年3月22日在我科行局部麻醉下耳甲腔肿物切除术,彻底切除肿物至软骨膜,发现肿物未向深部浸润,遂以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图1B)。术后第2天换药(图1C),第7天拆线(图1D),因局部张力较大,残留3针延迟拆线。术后第14天(图1E)、第30天(图1F)

图1. 耳甲腔肿物及局部皮瓣修复 A.术前耳甲腔肿物;B.耳甲腔肿物切除后残留的皮肤缺损;C.术后第2天换药,可见少量渗血;D.术后第7天拆线,可见皮瓣远端张力较大,愈合较差,需要延迟拆线;E.术后第14天随访;F.术后第30天随访,可见伤口愈合良好

随访观察见皮瓣愈合良好,颜色正常,皮肤无挛缩或破溃。术后病理诊断:脂溢性角化病。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

讨论耳甲腔处常见的皮肤肿物包括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等[1-2]。由于此处皮下组织薄弱、面积狭小,因而一般认为难以使用局部皮瓣修复此处的皮肤缺损[3]。本例患者肿物大小为6.9 mm × 7.2 mm,位于耳轮脚后下方,肿物切除后可见其后方尚有较大范围的平坦皮肤,遂松解缺损处后上部皮肤,并以局部转移皮瓣修复缺损。

使用局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的优点在于:①无需另做切口取游离皮片,减少了创面;②无需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术后护理的难度;③局部皮瓣由其蒂部提供营养,增加了缺损愈合的概率;④局部皮瓣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皮肤颜色的一致性,避免了游离皮片存在色差、影响美观的缺点。使用局部皮瓣也有一定的缺点和风险:①最突出的缺点是适用范围需要严格限定,肿物周围没有大片平坦的皮肤或肿物切除后缺损面积超过周围可用皮肤面积时无法使用此种方法;②皮瓣远端张力较大。本例患者皮瓣远端延迟拆线可能与此有关。其次,患者为老年女性,愈合能力较弱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再者,本例患者仅游离了皮瓣蒂部皮肤,而未游离与之相对应的缺损下缘处皮肤,如果将此处皮肤游离,则可进一步降低缝合的张力,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猜你喜欢
拆线肿物游离
横切面与纵切面联合定位法在乳腺肿物微创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美容整形术后护理手册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拆线
陶珊珊作品
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