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价值

2019-08-05 08:56朱莲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4期
关键词:支气管病情小儿

王 梅 朱莲芳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儿科 342400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类型,且该病多在婴儿中发生。由于小儿年龄较小,机体耐受性较差,且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行为也会引起患儿病情波动,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儿治疗效果[1-2]。因此,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积极控制患儿不良行为,以减少不良行为对病情的影响。行为护理路径是针对日常行为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模式。为此选取本院儿科3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运用了行为护理路径,现行效果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8年6月间本院儿科7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按随机数表分为传统组(n=36)和行为组(n=36)。传统组男/女为21/15;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3岁(s=2.1);病程1~5d,平均病程3.2d(s=1.5)。行为组男/女为20/16;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4岁(s=2.1);病程1~5d,平均病程3.1d(s=1.5)。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肺部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存在至少1名家长陪护患儿;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本课题;患儿家长自愿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其他脏器、组织严重病变患儿;精神、沟通障碍患儿或家长;未完成研究患儿。

1.3 方法 对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手段,为患儿分配病房、床位,建立舒适的治疗环境,引导患儿及家长熟悉医院环境及制度,并实施治疗护理等。对行为组患儿进行行为护理路径:(1)在科室内建立行为护理路径小组,由科室内护士长、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组建行为护理路径小组,并由小组成员总结患儿存在的行为护理问题,制定出护理对策。(2)护理培训: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儿科护理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行为护理路径实施要点、护理流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重点等。(3)哭闹行为安抚:护理人员需积极辅助家长对患儿进行情绪安抚,在病房内为患儿装点儿童饰品,使患儿及早适应环境;积极与患儿沟通、玩耍,获得患儿信任;向患儿家长介绍治疗成功病例,并指导患儿家长关爱患儿、鼓励患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给予患儿言语鼓励及物质奖励[1]。(4)饮食行为指导:保持患儿营养均衡,对无法自主进食患儿实施营养支持,对可自主进食患儿,需积极鼓励患儿进食,指导家长保持患儿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摄取,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保持食物温度30~40℃;指导患儿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呛咳、误吸,饮食结束后,采取适量温水漱口[3-4]。(5)用药行为指导:耐心向患儿及家长介绍小儿支气管炎的用药方案,强调严格按照医嘱接受治疗的重要性,引导患儿家长鼓励患儿用药,实施雾化吸入用药时,保证患儿处于平卧、坐位,及时为患儿清理口腔分泌物,预防患儿误吸[5-6]。(6)运动行为指导:告知患儿家长适量运动可提升机体免疫力,并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患儿制定针对性运动方案,避免运动过度。(7)生活行为指导:指导患儿作息合理,禁止熬夜;日常生活中加强患儿保暖护理,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1.4 观察指标 (1)总结不同干预手段下患儿病情恢复(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状况。(2)总结不同干预手段下患儿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呼吸衰竭、误吸)发生状况。(3)总结不同干预手段下患儿治疗期间行为状况。采取医院自制量表评价,分为治疗配合行为、饮食行为、用药行为、运动行为、生活行为五项,每项分为1分(差)、2分(良)、3分(优)。(4)总结不同干预手段下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状况。采取医院自制量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知识宣教、护理内容四项,每项0~10分,总分40分,评分高低与护理满意度高低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文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病情恢复时间、行为表现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行t检验。用率表示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病情恢复分析 行为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时间分析

2.2 患儿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行为组发生呼吸衰竭1例;传统组发生呼吸衰竭3例,胃肠功能紊乱3例,误吸2例;行为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传统组的22.22%(χ2=4.571,P=0.033)。

2.3 患儿治疗期间行为表现状况分析 行为组患儿治疗期间治疗配合行为、饮食行为、用药行为、运动行为、生活行为表现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行为表现状况分析分)

2.4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状况分析 行为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36.8±1.2)分,明显高于传统组的(32.4±1.8)分(t=22.000,P=0.000)。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致病菌类型较多,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等可引起患儿发病,并导致患儿肺部损伤,引发气喘、咳嗽、发热等一系列症状,并影响患儿正常通气及换气功能,严重时将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7-8]。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而言,患儿多缺乏自我护理能力,治疗过程中不良行为极易影响病情,甚至引发并发症,影响患儿预后。在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家长和护理人员是对患儿实施护理的主要人群,且家长配合度将直接影响护理过程的实施,因此,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时改善家长健康认知状况是预防患儿治疗中相关不良行为发生的主要措施[9]。

行为护理路径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的针对性行为干预对策,其护理内容更加全面、高效,可保障护理有效性、安全性。本文中行为组患儿治疗期间治疗行为表现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原因是实施行为护理路径可提升患儿家长对行为的重视,促进家长配合患儿相关护理过程,进而可改善患儿行为表现。本文中行为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与石碧兰等[10]的研究一致,且本文中行为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析原因是在行为护理路径中,从患儿治疗过程中可能影响病情的行为因素出发实施干预,经哭闹行为安抚可有效改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情绪,减少哭闹引起的呛咳、病情波动等状况,也可促进患儿配合治疗,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实施;经饮食行为指导可保证患儿营养供给,提升患儿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也可避免不良饮食行为对病情的影响;经用药行为指导可促进家长重视和配合用药过程,保证患儿用药效果;经运动行为指导可促进患儿实施合理运动,提升免疫力,促进康复;经生活行为指导可进一步减少病情波动,通过行为指导可改善患儿行为表现,预防并发症发生,并降低病情影响因素,因此患儿恢复更快。本文中行为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说明该护理方案可行性高,可满足家长需求。

综上,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行为护理路径可改善患儿不良行为,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支气管病情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