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登其其克, 艾丽菲来·艾力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新疆 博乐 833400)
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由肝和小肠合成。HDL可将蓄积于末梢组织的游离胆固醇与血液循环中脂蛋白或与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运送到各组织细胞,此过程为胆固醇逆转(RCR),RCT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衡定,从而限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游离脂肪酸(FFA)是脂肪细胞功能的标志物。游离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能量底物,当其浓度升高时,可能会发挥促炎、促凋亡或促心律失常作用,并且损害内皮功能。脂肪细胞功能障碍是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标志,表现为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 以往一直认为低高密度脂蛋白、高游离脂肪酸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1]。本研究通过收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分析高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结局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收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心内科2013年8月-2017年8月间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共400例。纳入标准:符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合并糖尿病;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病例资料不完整;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近期接受过介入性治疗或心血管手术者;合并其他并发症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格列汀治疗组(n=210例)与安慰剂组(n=190例)。在进行干预之前2组患者除利尿剂使用情况有差异外(P<0.001),其他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AC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RB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DBP :舒张压; SBP :收缩压;NSTEMI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ST段抬高心肌梗死;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UA :不稳定型心绞痛。
1.2 方法阿格列汀治疗组:每日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每日1次,每次1片,日本 Takeda Ireland Limited 生产,规格 25 mg/片,产品批号 150301。安慰剂组:每日口服维生素C片25 mg,每日1次,每次1片。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及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治疗3个月后,过夜禁食至少8 h 后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的水平。随访记录患者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非致命性中风的时间。高密度脂蛋白测定方法为酶比色法(上海科顺),批内变异系数为2.5%~4.7%,批间变异系数为5.8%~6.9%。游离脂肪酸测定方法为酶比色法(宁波医杰),其内部变异系数为0.61%~0.75%,并且测定间隔变异系数为0.03%~0.37%,报告结果精确度为0.1 mmol/L。
2.1 2组干预后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等生化指标均有一定的变化。其中高密度脂蛋白与游离脂肪酸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空腹血浆葡萄糖和C反应蛋白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2 2组心血管结局比较阿格列汀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2组风险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虽然阿格列汀治疗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中风事件的发生率略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2 2组干预后生化指标水平变化比较
注:FFA:游离脂肪酸;HDL:高密度脂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A1;FPG:空腹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TG:甘油三酯;hs-CRP:超敏C反应蛋白;eGFR:肾小球滤过率;NT-proBNP:脑钠肽前体。
2.3 不同游离脂肪酸水平患者心血管结局比较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低于水平较高的患者(P=0.02),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中风发病率在不同游离脂肪酸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2.4 不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者心血管结局比较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心血管死亡率显著低于水平较高的患者(P=0.02)。但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非致死性中风发病率在不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5。
表3 2组心血管结局事件的比较
表4 不同游离脂肪酸水平的患者心血管结局的比较
注:游离脂肪酸的高水平为>0.9 mmol/L,低水平为≤0.9 mmol/L。
许多风险因素涉及ACS的发展,其中包括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和氧化应激[2]。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糖尿病者院内死亡率和梗死后并发症的风险更高,例如心力衰竭、心房震颤、传导异常和心绞痛等。本研究通过分析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对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表5 不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患者心血管结局的比较
注:高密度脂蛋白高水平:>1.9 μg/mL,低水平:≤1.9 μg/mL。
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或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越高[3-4]。Keene等[5]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和全因死亡呈正相关。Moradi等[6]研究发现,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结局呈负相关。孙燕等[7]研究表明,在未患糖尿病和近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死亡率升高有关,但与心血管死亡率无关。本研究结果显示,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的患者其心血管死亡率明显低于水平较高的患者(P<0.05)。
高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水平与死亡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性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虽然大多数证据支持脂联素是一种抗炎介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高密度脂蛋白也有诱导促炎的作用[8]。对星形胶质细胞、肾小管细胞、滑膜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类型细胞的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刺激炎症信号通路。Liao[9]研究发现,在炎症性或血管性疾病患者中,较高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相关,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相关,同时还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动脉僵硬程度相关。刘艳[10]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循环浓度之间呈正相关,NT-proBNP可刺激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释放。 本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为高水平时,患者心血管死亡率较高,可能机制与上述文献报道相关,即ACS患者血清中NT-proBNP水平增高,刺激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和释放,高水平的HDL诱导促炎作用,导致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增加。
较高水平的游离脂肪酸也是心律失常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缪素琼[11]研究表明,较高的游离脂肪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游离脂肪酸水平较低的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明显低于水平较高的患者。提示在ACS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降低游离脂肪酸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