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赵 继
沪遵合作项目务川惠民提水工程(张继/摄)
有一群人,虽离家千里之遥,却愿两地奔波,不为功成名就,只想竭尽所能,实现沪遵协作,造福遵义人民。
2016年以前,遵义市务川自治县红丝乡上坝村的村民们每天起床有一件必做之事--上山背水。好不容易背到的井水,也要“精打细算”。先洗菜,后洗碗,然后洗脚,最后给家畜喂食。因为严重缺水,全村756户3280人在选择农作物时也只能选种低收成的耐旱作物,靠天吃饭。
43岁的村民高文华说,以前上山背水,一天背3桶,要是去得早的话能背到水,去晚了还得排队,一天下来要花2-3个小时在解决用水上面。在外面辛苦打工挣了些钱,回家修好房子、装好了热水器,但是热水器装好了,喷水器却喷不出水来,想随时洗一个热水澡,对他而言总感觉遥不可及。
“通水通电通路,以前做梦都没有梦到过,因为不敢想象”。
务川之前也想过办法解决饮水问题,但无论是用电力抽水,还是柴油提水,成本都异常的高。按1立方水提100米海拔高度需要12块钱的成本来算,将水提到村民家里1立方水需要70块钱的成本。这还不算设备维护费用和人工成本,老百姓用不起。
2016年7月,上海援黔干部钟争光和张匀带着援黔干部“能带来什么”“来做什么”“走后留下什么”的问题来到务川。他们的足迹走遍务川每一个乡镇,红丝乡用水难的问题是他们放在心上的一个坎,解决不好村民的用水问题,不仅不能让村民脱贫,甚至有可能变得越来越贫。
一次偶然的机会,钟争光了解到上海一家科技企业正在做提水实验,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想放弃的钟争光迅速地联系了对方企业,请求企业来遵协助提水。村民们不理解,觉得上海来的干部异想天开,不仅要把水提到家里来,而且还说不用柴油不用电。然而,就是这些不被看好的可能,在钟争光和张匀的努力下实现了。目前为止,钟争光引进的动能提水有效解决了4个村609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看着水龙头里淌出的白花花的自来水,高文华笑了。他说,水问题解决了,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洗澡了,同时还能就近的种植烤烟和其他农作物了。
“争光水、匀万家”。如今,红丝乡的百姓早已放下了曾经的背水木桶,告别了那个异想天开的用水梦。他们不会忘记的,还有前来帮助他们的上海帮扶干部。
在遵义师范学院教务处,上海援黔干部陈伟忠的职务是教务处副处长。来遵义之前,陈伟忠将之前的工作技巧和经验归纳,计划与教务处的老师们进行分享和交流。然而,来到学院通过考察发现,并不能将以前的经验和模式照搬。为此,他又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的管理模式。
由于做的不是具体工作,工作范围广、覆盖面多,这要求陈伟忠必须提高自己的眼界。当有什么问题的时候,陈伟忠总会和教务处的老师们积极讨论。来到遵义师范学院以后,他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做事情,宏观的把事情做好。
刚来到教务处的时候,通过观看文字材料,陈伟忠发现遵义师院文字材料和规章制度上的差距与沿海城市之间差异大约有10来年。他尽量的将相关规章和制度加以完善。陈伟忠说,遵义师院与上海师范大学间的交流学习是国家战略,解决了贫富的差距,不光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思想上、文化上的、教育理念上的贫富差距。他来到师院后,推荐师院学生和老师到上海师大去交流学习。让双边学生和教师们在思想上进行碰撞、冲突,经过沟通,最后形成统一的共识。
与陈伟忠同时来师院的援黔挂职干部李明亮,现在担任的是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科研副院长。在他看来,自己个人能够给师院带来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科研项目推进的同时组织参与院里相关工作。
在工作中,他更愿意去践行踏实、勤奋、做好某种表率。因此,他会尽量的去争取请优秀专家来学院开更多的讲座,让学生们开拓眼界和思维。他说,现在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他要做的,是尽自己所能,结合遵义的红色文化,洗礼和教育学生的同时做好自己。
在李明亮看来,来到遵义师范学院,是一种态度与观念,上海是一个包容与开放性的大城市,上海城市、上海人的风格,除了包容开放以外,更多的是求真务实。而这些,也是他所想传递给遵义师范学院的学生和老师的。
援黔教师在遵义师院的时间虽短(半年),但他们却觉得来遵义收获颇丰。其实,遵义师院的老师和学生们,何尝又不是这么认为呢。
2019年3月下旬一天的晚上,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院里送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患者因胸部疼痛使得面部扭曲,家人格外焦虑,请求医生一定要治好患者的病。医院的值班医师一边检查一边让医护人员给上海援遵专家施盛打电话说明情况。
已经下班回家的施盛接到医院电话后,来不及端起刚叫来的外卖第一时间赶回医院,立即给病人降压止痛治疗,同时进行急诊CTA检查,由于患者长期服用激素,血管质量比较差,而主动脉夹层是非常凶险的一种疾病。施盛当即决定给予微创支架手术,通过大腿2厘米的小切口,送入覆膜支架,封闭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修复主动脉,手术进行了7个多小时。这类手术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从没有开展过的,病患顺利康复后,家人送来了锦旗、感谢信,还送来遵义的一些土特产。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外科于2019年1月独立成科,施盛作为援遵专家来到遵义后,融合上海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制定了心脏中心的工作方案和详细建设规划,制定相关工作规章制度。心脏中心病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心脏中心成立至今,心脏外科已成功完成各类心脏外科手术150多例,而每一次手术,施盛即便之前不在遵义都会尽量从1800公里之外的上海赶过来参与。
与施盛一同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上海帮扶专家、眼科医学博士郑颖来遵之后检查过无数患者。其中有一名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男性,家属陪同前来,病人左眼看不清东西。郑颖通过查体发现,他左眼整个眼球向外突出得非常厉害,上睑下垂,瞳孔直接对光反射也不是很灵敏,眼底视神经颜色变白。根据经验,这个应该是视路或者颅内的病变。在通过一系列眼科检查,并请神经内科同事会诊后确诊是颅内的动脉瘤。通过两个科室的合力诊治,病人的眼睛最终得以治愈。
在援遵期间,郑颖平时以眼科门诊诊疗工作为主。由于是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的主管读片师,所以除了门诊工作以外,她还负责眼底疑难病例的多模影像读片工作,同时在科里进一步规范了眼底多模影像的读片流程,建立了相应的读片规范化操作流程(SOP)。为了能让眼底多模影像读片工作持之以恒,她和其他医师一起共同建立了眼底多模影像的读片小组,以青年医生为骨干。在科研方面,郑颖定期举办眼科读书报告会,指导青年医生进行国际最前沿科研文献导读,指导国内外最新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的学习,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选题、实验操作、文章基金及专利的撰写。与此同时,郑颖坚持每周四下午在医院举行小讲课、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等。
第四批援遵专家医疗领域共有5人,施盛、郑颖医生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董育玮、谈鸣岳医生在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科和泌尿科,刘晔医生在遵义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他们不辞辛苦,千里奔波,只为能给患者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
地域虽有别,大爱却无疆。在上海对口帮扶遵义以来,那些在各个战线上贡献着各自力量和智慧的人们,使沪遵协作这一山海协作曲响彻天地。
上海奉贤区医疗人员到务川自治县开展光明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