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对此,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施志光深有感触:“你只有亲眼目睹,才能明白中国到底发展得有多么迅速。”
2009年至2012年,施志光第一次来到中国任职,见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的腾飞——愈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高速铁路网络,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特别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理念等,都令他印象颇深。2016年,施志光再次回到中国任职,发现中国经济又有了新的变化——电子商务的便捷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移动支付为无现金支付提供了便利,他认为中国在机器人应用、人工智能、5G等技术领域的进步,非常值得马来西亚学习借鉴。
今年正值中国—马来西亚建交45周年,近日,施志光接受《中国对外贸易》记者专访,畅谈中马两国广阔的合作前景,并对深化两国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
飞速增长的双边贸易
据施志光介绍,今年仅前3个月,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263.7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8.6%。主要贸易产品包括电机设备以及零部件、矿物油、钢铁产品、化工产品、纺织产品和塑料产品。截至2018年底,中国对马来西亚制造业已实现投资达43亿美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项目包括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联合钢铁厂、马六甲的玻璃生产厂等。
今年4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参加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马哈蒂尔总理这次的访问非常成功、成果丰硕。目前,马来西亚相关部门正在与中国就建立物流中心、食品安全中心、‘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实现绿色融资等话题进行磋商。”施志光表示。
事实上,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更是共建“一带一路”早期收获最丰硕的国家之一。中马双方建立港口联盟,直航航线陆续开通。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来马投资,涵盖制造业、电力、石油化工、农渔业、金融等众多领域。他们为当地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投资层次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以马中关丹产业园为例,这是两国政府积极合作的重点项目,作为首个入园项目,联合钢铁项目是中马两国在“一带一路”开展产能合作的创新探索,对于推动中马双边经济贸易、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
无独有偶,2014年,马来西亚马六甲州迎来该州十几年来最大一笔外国投资——中国企业信义集团投资2亿美元在此建造玻璃厂。此前,马来西亚为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每年进口玻璃就需要约13亿林吉特的资金。厂房于2015年开始建设,2016年底正式投产。由于合作效果良好,信义集团之后又追加3亿美元投资,总投资额达到5亿美元。自此,马来西亚玻璃工业发生巨变。中国企业把在中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玻璃生产工艺带到马来西亚后,马来西亚现在已经具备了向周边市场出口玻璃的能力。中国企业和马来西亚经济都成为受益者。
借鉴中国经验实现数字转型
马来西亚是中国以外的首个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落地共建国家,2018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到访中国时,也将首站定为杭州的阿里巴巴园区。访问时他谈到,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并希望借此学习中国的互联网发展经验,加强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
“实现数字转型是马来西亚促进经济繁荣和提高社会福祉的一个重要议程。”施志光说,马来西亚认识到,建立eWTP有助于减少贸易壁垒,使中小企业更容易在全世界开展业务。这与马来西亚政府长期发展目标不谋而合,即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中小企业纳入全球贸易体系。马来西亚已经启动了国家工业4.0政策和国家电子商务战略路线图,这两个战略谋划出马来西亚未来发展的蓝图。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继续合作。2017年11月,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DFTZ)试点项目上线,政府的一些贸易便利化措施得以制度化,超过6000家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在这一平台上注册并进行贸易,拥有190多个国家超过4.4亿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这项规划的价值也会不断增加。
施志光指出,2018年11月,马来西亚和其他东盟成员国签署了东盟电子商务协议,承诺促进更多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和数据流动,并提高东盟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和信心。该协议将为“网商们”提供更多机会,吸引6.2亿人口、3.3亿互联网用户的世界第三大潜在的网络购物人群。
“我们相信,eWTP和DFTZ将激励更多马来西亚企业家发展电子商务,增加他们对其它东盟国家乃至全球的出口。马来西亚非常欢迎两国在这一领域继续加强合作。”施志光说。
优质投资更受欢迎
施志光认为,由于两国互补性强,马来西亚与中国存在许多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潜力。马来西亚致力于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技能密集型、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型、设计和研发密集型等领域的优质投资,且最好与马来西亚现有产业有较强的关联度。他解释道:“例如,要进行农业投资,不能只是传统农业,而应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业项目。”另外,制造业领域,马来西亚欢迎来自先进电子、机械和设备油气、特种化学品、医疗器械、运输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食品技术、制药和先进材料等领域的投资;而服务领域的投资包括绿色技术、医疗旅游、物流、教育、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离岸和外包服务、主要枢纽、旅游业和研发等。
施志光还向记者简要介绍了马来西亚鼓励投资政策和优惠措施。例如马来西亚允许雇佣外籍员工,这样中国投资者便可以将企业的核心成员带到马来西亚工作;国外创业者有机会获得马来西亚当地银行的贷款;各种税收减免优惠等。他特别谈到,经核准的运营总部、区域分销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除了100%外资股权不受限制以外,还可享受为期10年的免缴全额所得税等优惠。
施志光建议,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投资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投资国的文化和习俗。他认为:“因为文化与人是共存的,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很多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此外,尽管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盈利是主要目标,但企业要想获得长期发展,还需要制定良好、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CSR)规划,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施志光认为,马来西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马来西亚同中国一样,相信推动全球经济向前发展,最好方式是加强合作,创造互利、可持续的增长。为了扩大贸易和投资,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签订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等,贸易和投资环境更加友好、开放,马来西亚必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他说。
“今年是马中两国建交的第45个年头,我们非常有信心,未来两國的双边关系将在更高层次上持续向前推进。”施志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