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主張“小國寡民”嗎?*
——兼論判定思想家思想主旨的整體性方法

2019-08-04 01:43肖俏波
诸子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老子

肖俏波

内容提要 學界判定老子的政治或社會理想是“小國寡民”已經由來已久,其根據是直接來源於《老子》“小國寡民”章。這種簡單的文本釋讀方法,直接導致讀者片面地認爲老子主張“小國寡民”,而忽視或掩蓋了老子“取天下”的願望與意圖。然而,運用整體性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發現,老子既不是主張把天下或大國改造成“小國寡民”,也不是主張以大國或小國“取天下”,其真正思想主旨是希望客觀存在的大國與小國皆能無爲而治,“各得其所欲”。

關鍵詞 老子 小國寡民 取天下 整體性方法 思想主旨判定

引 言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子》,亦稱《道德經》。太史公認爲老萊子與太史儋也稱老子,《道德經》是李耳所著(《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但是近世學者多疑之,蕭公權先生便懷疑《道德經》是太史儋所作(1)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頁。;而錢穆先生則認爲,“《老子》是戰國一部晚出書,不僅在《論語》後,還應在《莊子》後”(2)錢穆《中國思想史》,《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4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版,第65頁。。要之,正如劉澤華先生所説,“老子與《老子》一書,是學術界争訟不決的疑難問題”,“書中的思想大約是老聃提出來的,成書於戰國前期,《老子》一書應是老子一派的共同創作”(3)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5~356頁。。本文大體同意劉先生的觀點。

老子“小國寡民”思想出於通行本《老子》八十章,其内容是: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4)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90頁。案: 本文下引《老子》原文皆用此本,僅出章名。

後世《莊子》《淮南子》《史記》與《論衡》對此皆有引用和發揮(5)詳見《莊子·胠篋》《淮南子·齊俗訓》《史記·貨殖列傳》《論衡·説日》。。三人成衆,沿襲成風,後世學者大多執定“小國寡民”是老子的政治或社會理想。比如,研究中國政治思想史之梁任公、蕭公權、楊幼炯、劉澤華、曹德本等先生,研究中國思想史之李澤厚、韋政通與侯外廬等先生,以及研究中國哲學史之勞思光、馮友蘭等先生,皆主“小國寡民”説。

一、 “小國寡民”抑或“取天下”?

面對以上如此權威學者的觀點與如此鐵證如山的材料,如果我們仍然要執拗地去追問老子是否真的主張“小國寡民”,似乎這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行爲。然而,學術乃天下之公器,“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老子》有言: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二十九章)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四十八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五十七章)

以上三章文字,一章説不得已而取天下,兩章説以無事取天下,可見,原來老子也主張“取天下”!

如此,我們便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問題: 在同一個《老子》文本裏,同時存在兩個排他性的思想觀點——“小國寡民”與“取天下”,我們應該如何解釋和解決這種情況?也就是説,這時需要我們辨正和判定“小國寡民”與“取天下”哪一個才是老子的真正思想主旨。

讓我們先從簡單的數數開始。阮元曾説:

孔子爲百世師,孔子之言著於《論語》爲多。《論語》言五常之事詳矣,惟論“仁”者凡五十有八章,“仁”字之見於《論語》者凡百有五,爲尤詳。若於聖門最詳切之事論之,尚不得其傳而先其旨,又何暇别取《論語》所無之字標而論之邪?(6)阮元《揅經室集》,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76頁。

正如阮元以“仁”字出現在《論語》中的章數和次數的多少來判定“仁”在孔子思想主旨中的重要性,我們暫且也不妨效仿之。

經查,“小國寡民”出現在八十章,有且僅有1章1次;而“取天下”分别出現在二十九章、四十八章與五十七章,共3章4次。另外,“小國”分别出現在六十一章與八十章,共2章5次;而“天下”在《老子》中,更是多達33章61次。具體情況詳見下表。

序號比較對象章數次數出 處1小國寡民1180取天下3429、48、572小 國2561、80天 下33612、13、22、25、26、28、29、30、31、32、35、37、39、40、43、45、46、47、48、49、52、54、56、57、60、61、62、63、66、67、70、77、78

可見,倘若以數量論之,“天下”與“小國”,老子思想更多聚焦的是“天下”而不是“小國”;因此,“取天下”比起“小國寡民”,似乎更應該被判定爲老子的思想主旨。因爲,“詞頻分析的基本原理在於詞頻與重要性成正比,也就是説,詞頻越高,詞的重要性就越高;相反,詞頻越低,重要性越低。一般來講,這個原理是成立的”(7)佟德志《計算機輔助大數據政治話語分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

當然,研究不是簡單的數數,學術也不是簡單的多數決。爲了能够圓滿地完成辨正和判定老子思想主旨這一艱巨而光榮的任務,我們還需要繼續加以探討。

思想是思想家個人體悟出來的人生體驗與學問研究的理性産物,此即明道先生所説“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8)程顥、程頤《二程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424頁。。它與思想家所處時代或時勢、個人經歷或感受、身份或官職皆有關係。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修道德”,是周守藏室之史,孔子曾經適周問禮於老子,後見周王室衰微,出關歸隱而去。老子確切的生卒年現已難以考證,但如以孔子生卒年(前551年—前479年)爲參考,結合《史記》其他材料,我們大致瞭解,老子所處時代及其時勢,已是周平王東遷之後,此時“周室衰微,諸侯强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史記·周本紀》),“天子式微,政權下移,割據局面形成,貴族政治衰落,世襲社會逐步解體,這是春秋以來政局發展的大趨勢”(9)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頁。。其時,雖然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霸主已死,但是霸政余習猶在,老子晚年經歷的正是吴越争霸之時,感受的正是“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四十六章)的時代。

老子,其官職與身份是周守藏室之史,屬於臣職。臣,《説文解字》訓釋爲:“牽也,事君也。”(10)許慎《説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第66頁。臣與君對應。《國語·晉語四》説:“事君不貳是謂臣,好惡不易是謂君。君君臣臣,是謂明訓。”因此,即使老子知道天子式微,政權下移,也必然反對諸侯割據與争奪天下,因爲,“君子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維護周天子尊嚴與周天下(政權)的完整性,無疑是“修道德”的老子必須遵守的明訓與職分。筆者曾讀《老子》,發現有三奇。何謂三奇?《老子》裏有“王”,有“聖人”,有“聖人之道”,卻没有“聖王”,一奇也;先秦諸子大多稱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王,《老子》卻没有,二奇也;先秦諸子也大多批評桀、紂、幽、厲等暴君,《老子》也没有,三奇也。稱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王,或者批評桀、紂、幽、厲等暴君,這一在其他先秦諸子那裏再平常不過的現象,在老子這裏卻成爲特殊現象,確實不得不讓人稱奇。後來,從老子官職與身份進行思考,此疑問方才迎刃而解。因爲,對於周天子,其他先秦諸子不在臣職之列,所以他們可以有這樣的思與行: 稱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王,或批評桀、紂、幽、厲等暴君,並且欲以其所尊崇的聖王之道遊説諸侯、平治天下;但是老子卻不能有這樣的思與行。因爲這樣的思與行,是與“事君不貳是謂臣”的職分相衝突的,是“非臣子所宜言”(11)案: 《明史·錢唐列傳》記載,帝(朱元璋)嘗覽《孟子》,至“草芥”“寇讎”語,謂非臣子所宜言,議罷其配享。詔有諫者以大不敬論。的,也是與老子他所提倡的“道德”和“無遺身殃”(五十二章)的明哲保身之道相違背的。

而從思想與社會互動的角度來説,面對“天子式微,政權下移,割據局面形成”的社會現狀,思想家所思考的定然是治理失範的政治社會秩序,即平治天下、王天下或爲天下王。因此,在《老子》裏,我們發現,老子使用“王”字多達13次。具體情況如下: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十六章)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三十二章)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三十七章)

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三十九章)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四十二章)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六十六章)

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七十八章)

老子認爲,如果能够做到得一、知常、得道、守道、守朴、無爲,便能成爲與天、地、道三者同大的王,這樣的王,具有江海般善於處下與容納百川的德性,即使遭受國家不祥也能成爲天下王,雖然高貴但是能够自稱孤寡不穀。其中,道(或得道)最爲老子所貴重。“老子認爲人若明白得此道,可以長生,可以治國,可以用兵,可以交與國,取天下”。(12)錢穆《中國思想史》,第73頁。職是之故,朱熹及其弟子也説“今觀老子書,自有許多説話,人如何不愛!其學也要出來治天下”,“老子反要以此治國,以此取天下”(13)黎靖德編《朱子語類》,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987頁。。這也就是《漢書·藝文志》與《莊子·天下》所説,老子與其他先秦諸子一樣,在“王道既微,諸侯力政”,“内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道術將爲天下裂”的時代,“崇其所善”,欲以其道術治國平天下。爲此,錢穆指出:“老子思想,最尚自然,但還是最功利的。”(14)錢穆《中國思想史》,第74頁。以其“取天下”之故也。而且,不“取天下”,天下無王,王無禮樂征伐之權,則小國必不保,更遑論“小國寡民”(使國小民寡)了。

綜上,從老子所處時代或時勢、個人經歷或感受、身份或官職以及思想與社會互動的角度來説,我們得出較爲合理的結論是: 老子思想更多聚焦的是“天下”而不是“小國”,是“取天下”而不是“小國寡民”,這才是老子的思想主旨。

二、 如何解釋和安置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

上面,從質疑“小國寡民”到論證“取天下”才是老子思想主旨,似乎我們已經完成辨正和判定老子思想主旨的工作了。但是,如果不能解釋和安置《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那麽,既不能令自己心滿意足,也不能令他人心悦誠服。因此,我們還需按捺住“欲速見利”之心(15)《論語·子路》記載,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繼續向前探索。

錢德洪與黄宗羲曾説王陽明爲學與爲教均有三變,爲學則始於詞章,繼而佛老,最後聖人之道;爲教則始於知行合一,繼而静坐,最後致良知(16)參見錢德洪《刻文録叙説》,載於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74頁。也可參見黄宗羲《明儒學案》,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181頁。。難道“小國寡民”思想也曾是老子思想,只不過後來老子也像王陽明那樣,發生了思想上的變化?然而,這種致思理論上看似可行,但是實踐上卻難以驗證。因爲,王陽明留存的著述較多,不僅有年譜,而且還有門人弟子傳承佐證,“文獻足”,故而能徵驗。而老子雖有《老子》一書傳世,但是各章皆無寫作時間,不僅無年譜,而且也無門人弟子傳述佐證,“文獻不足”,故而不能徵驗(17)《論語·八佾》記載,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朱子注:“徵,證也。文,典籍也。獻,賢也。”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63頁。。

如此,我們只好改弦易轍。欲解決此問題,我們還得回到老子,回到老子時代,回到老子思想,回到互動之思想與社會。上文已説過,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周室衰微,諸侯强並弱”的時代,這個時代,諸侯之“大欲”,是“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是“廣土衆民”,各國之間“争地以戰,殺人盈野;争城以戰,殺人盈城”,此即孟子所説“《春秋》無義戰”(18)參見《孟子·梁惠王上》《盡心上》《離婁上》《盡心下》。。而與老子同時代的孔子,其所作之《春秋》中,“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因此,魏源説“老子著書,明道救時”,“《老子》,救世之書也”,“藥無偏勝,對症爲功”(19)魏源《老子本義》,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19、7頁。。廣土之國即大國,因此,孟子所謂的“廣土衆民”,即是商鞅所説的“國大民衆”(《商君書·農戰》);而“國大民衆”之反不就是“小國寡民”嗎?有此“國大民衆”之病症,便有老子“小國寡民”之藥方。“天地之間,感應而已,尚復何事?”(20)程顥、程頤《二程集》,第1226頁。既有“國大民衆”之感,能無“小國寡民”之應乎?老子“誠有激而爲是”(21)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6頁。也。老子云“反者,道之動”(四十章),又云“正言若反”(七十八章),説的難道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老子者,孔子有“猶龍”之贊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莊子有“博大真人”之贊譽(《莊子·天下》),太史公也説老子“著書辭稱微妙難識”(《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自己則説:“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十五章)如此,老子境界豈是容易臻至?老子思想豈能輕易悟徹?東漢王符説:“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明相見,同聽相聞,惟聖知聖,惟賢知賢。”(22)王符《潛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93頁。“其然,豈其然乎?”(《論語·憲問》)

三、 “取天下”抑或“各得其所欲”?

《尚書·堯典》言堯“協和萬邦”。《禮記·王制》説“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内,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荀子·君道》説“古有萬國”,姬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孟子·萬章下》述“周室班爵禄”曰: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由此可見,萬邦(或萬國)之説,古已有之。周滅商,周公“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分封建國七十一,國之大小(地之大小)一於爵,這是“王制”,與後世兼併不同。换言之,大國與小國,亦是古已有之,客觀存在。

春秋時期,齊、楚、秦、晉、燕等爲大國,陳、蔡、滕、莒、杞等爲小國。考諸《史記》,這個時期,雖然周室衰微,諸侯争霸,但是名義與形式上,王還是要尊的,諸侯尚且不敢僭越稱王,秦孝公二十年(前342年),秦尚且“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史記·秦本紀》),於此可證。而“自春秋時,周室微弱,諸侯强大,互相譏議,臣弑君,子弑父,周天子不能禁御”到“周室微弱,威令不能行於家人,天命已去矣”(23)參見胡宏《胡宏集》,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326頁。,已是戰國以後事。這是一個由來有漸的過程: 自齊魏桂陵之戰(前353年)後,“齊最强於諸侯,自稱爲王,以令天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其後,秦惠文君四年(前334年),“齊、魏爲王”(《史記·秦本紀》);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年),“秦惠王稱王;其後諸侯皆爲王”(《史記·周本紀》);最後,到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東西周皆入於秦,周既不祀”(《史記·周本紀》),周亡。

可見,老子之時,周室雖微弱,天下名義上還是周之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北山》)。因此,我們認爲,即使《老子》是老子去周之後所撰寫,不論其在臣職之列與否,老子所主張“取天下”之唯一主體,必然只能是周天子而不是諸侯,否則,其所“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便是“非臣子所宜言”,而老子亦不免有不臣之嫌。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禮記·曾子問》也有相關記載。可見,老子必然是識禮之人,無疑也。孔子説:“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孝經·廣要道章》)《孟子·公孫丑下》説:“内則父子,外則君臣,人之大倫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荀子·禮論》説:“禮者,人道之極也。”如果老子首肯諸侯可以取天下,豈非教人不臣?不臣之人,哪知君臣主敬?又豈是識禮之人?而這樣的人,對於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顔淵》)和“道不同,不相爲謀”(《論語·衛靈公》)的孔子來説,又豈會向他問禮?而老子又怎能配得上孔子“猶龍”與莊子“博大真人”之美譽!嗚呼!曾謂老子,不如林放乎?老子曰:“國家昏亂,有忠臣”(十八章),“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不敢爲天下先”(六十七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五十三章)。然則,如此懂得“國家昏亂,有忠臣”“不敢爲天下先”與“唯施是畏”的老子,其必然不是不臣之人,亦可決知也。

但是,爲何説老子所主張“取天下”之唯一主體,必然只能是周天子而不是諸侯,可有説法否?有。説法具列如下:

第一,老子説:“將欲取天下而爲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老子此言之發,不過是勸誡諸侯不要覬覦周之天下神器罷了。因爲,其時,天下雖然名義上還是周之天下,但是已經衰微,“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六十四章),説的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老子説:“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域中四大,王居其一。老子此言之發,不過是説,人如果懂得尊天、地與道的話,那麽也應該懂得尊王。

第三,老子説,“重爲輕根,静爲躁君……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二十六章),“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韓非子注釋説:“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静”,“無勢之謂輕,離位之謂躁”,“勢重者,人君之淵也。君人者,勢重於人臣之間,失則不可復得也”,“賞罰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則制臣,在臣則勝君”(《韓非子·喻老》)。可見,老子此言之發,不過是勸諫周天子不可離位,不可失勢,不可無賞罰之權罷了。

第四,老子説,“柔弱勝剛强”(三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强”(七十六章)、“弱之勝强,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七十八章)。柔弱未必能勝剛强,老子豈不知道?然則,老子此言之發,不過是勸諫周天子不要因爲周室衰微而因此喪志罷了。

第五,老子説“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十四章),“道者萬物之奧。……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爲天下貴”(六十二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五十四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静,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十六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三十二章),“道常無爲而無不爲,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三十七章),“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三十九章),“躁勝寒,静勝熱,清静爲天下正”(四十五章)。老子此言之發,不過是告誡周天子守天下與取天下之道在於執古御今、貴道、修德、知常、容公、守朴、無爲、清静罷了。

至此,我們不但辨正和判定了“取天下”而不是“小國寡民”才是老子思想主旨,而且還明確了“取天下”之唯一主體是周天子。如此,郭世銘《帛書〈老子〉三段另釋》以語言分析和邏輯分析方法分析“小國寡民”章而得出的觀點,與黄忠晶《“無欲”、“愚民”和“小國寡民”——老子社會思想略論》批判郭世銘,兩文皆有未盡善之處(24)詳見郭世銘《帛書〈老子〉三段另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5期。黄忠晶《“無欲”、“愚民”和“小國寡民”——老子社會思想略論》,《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1期。。

那麽,我們的探索之旅完成了嗎?還没有。我們還没有完成上文所提客觀存在的大國和小國兩者之間的關係,而這關乎老子思想主旨的最終判定。《老子》六十一章記載: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勝牡,以静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爲下。

老子認爲,大國善於處下則可以取小國,小國善於處下則可以取大國,對於已然客觀存在的大國與小國兩者之間的關係,其應然狀態是: 大國應該兼蓄小國,小國應該事奉大國,“兩者各得其所欲”。這種國與國之間“兩者各得其所欲”的關係,與《淮南子·齊俗訓》所謂鄰國“皆各得其所安”、《孟子·梁惠王下》“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的“交鄰國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我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子這裏只説大國或小國可以取國,並没有説可以取天下。大國或小國之君是誰?諸侯是也。可見,老子並不主張諸侯取天下。

綜上,有天下,有大國,有小國,這是“自然”,是客觀存在。天下者,周天子取之、守之、治之。大國或小國者,諸侯自取之、守之、治之。因其貴道、修德、清静、知常、無爲、無欲而“皆各得其所欲”“皆各得其所安”,這樣一個整體的、系統的政治建構整體藍圖,方才是老子的真正政治或社會理想,方才是老子的真正思想主旨。主張“小國寡民”者,忽略了天下和大國,不知倘若周天子無天下,大國不兼蓄小國,則小國必不得保其國,如此,“小國寡民”豈能實現?主張“取天下”者,倘若不知“取天下”的唯一主體是周天子,則大國取小國或小國取大國,兼併不止,戰争不斷,如此,不但與老子貴道、修德、清静、知常、無爲、知足之思想不符,不能包容“小國寡民”,致使《老子》陷入思想的自我矛盾,而且還將老子淪爲不臣之人或教人以不臣之人。唯有明確周天子爲“取天下”之唯一主體,而後天下、大國與小國“皆各得其所欲”,如此,不僅解決了《老子》“小國寡民”與“取天下”之内在張力,而且還美譽於老子,爲老子正名。段懋堂曾謂校經之法(25)段玉裁先生於《與諸同志書論校書之難》言:“故校經之法,必以賈還賈,以孔還孔,以陸還陸,以杜還杜,以鄭還鄭,各得其底本,而後判其義理之是非,而後經之底本可定,而後經之義理可以徐定。不先正注、疏、釋文之底本,則多誣古人;不斷其立説之是非,則多誤今人。”徐世昌等編纂《清儒學案》(四),中華書局2008年版,第3665頁。,難以做到既不厚誣古人,也不貽誤今人,誠哉斯言!我們辨正和判定《老子》思想主旨,也應當以此爲鵠的。那麽,我們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依靠整體性方法。

四、 整體性方法及其在本文之運用

鴛鴦繡了從教看,且把金針度與人。判定思想家思想主旨的整體性方法是一種什麽樣的研究方法?

本文所謂判定思想家思想主旨的整體性方法,是將老子、《老子》、老子思想與時代社會視爲一個整體系統進行研究的方法。其中,老子個人、《老子》文本、老子思想與時代社會又各自是一個子系統。而各個子系統之間,是相互聯繫和作用的關係。在理想狀態下,這個整體系統和各個子系統都是邏輯自洽的系統。凡是放在子系統或整體系統中存在矛盾的思想觀點,都將被判定爲不是老子的思想主旨或思想觀點。當然,這個系統應該是開放性的整體系統與封閉性的子系統相結合的。添加到整體系統中作爲研究要素或視角的子系統越多,越是不違背邏輯體系的自洽性,就越能辨正和判定老子的思想主旨或思想觀點。因爲,“凡是立足於很少的材料,作過多的推演的,結果會變成所説的不是古人的思想,而只是自己的思想。因此,由局部積累到全體(不可由局部看全體),由全體落實到局部,反復印證,這才是治思想史的可靠方法”。(26)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頁。

白春國先生在其《讀“小國寡民”之我見》一文中説道:

我認爲任何一部書的任何一個章節,都是該書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於全書,它只是一個部分,它既不能代表全書,又不是可有可無的,尤其是精(筆者注:“精”當爲“經”字之誤)典著作更是這樣。所以我們在理解某部書的一部分時,只能站在全書的高度去理解,而不能撇開全書的主體思想,單抽出該書的某部分以偏蓋全地片面地去理解。我們要理解《老子》的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也必須這樣,否則就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做出這樣那樣的錯誤判斷。(27)白春國《讀“小國寡民”之我見》,《中國道教》2005年第1期。

以上白春國先生所論也是一種整體性方法。不過,白先生的整體性方法對應的整體系統只是相當於本文中的《老子》子系統。由於子系統過少,所以他在辨正和判定老子思想主旨時,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我認爲“小國寡民”不是老子的理想,不是逃避各種現實鬥争的例(筆者注:“例”當爲“倒”字之誤)退,更不是爲時代開倒車。老子的理想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爲而不争。”(28)白春國《讀“小國寡民”之我見》,《中國道教》2005年第1期。

他將“小國寡民”從《老子》文本中剔除出去了,這種做法恰恰又與他所主張的將《老子》作爲一個整體系統來判定《老子》主體思想的觀點相違背,以己之矛攻己之盾,致使得出錯誤的結論,殊爲可惜。

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整體性方法在本文中辨正和判定老子思想主旨的具體運用如下:

首先,指出前輩們以“小國寡民”作爲老子的政治或社會理想與思想主旨,通過列舉《老子》第二十九、四十八與五十七章中存在“取天下”的思想觀點,由此指出“小國寡民”與“取天下”兩個排他性的思想觀點同時存在於同一個《老子》文本子系統中,在整體性方法指導下,有必要解釋和解決這種思想張力,即辨正和判定“小國寡民”與“取天下”哪一個思想觀點是老子的真正思想主旨,以此彰顯本文的問題意識,體現論題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其次,運用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將老子、《老子》、老子思想與時代社會四個子系統建構成一個整體系統,從老子所處時代或時勢、個人經歷或感受、身份或官職,以及思想與社會互動的角度(29)劉澤華先生説:“思想與社會無疑可以二分,尤其在研究時更可以作認識性的學科劃分,但就歷史本身而言,兩者是結爲一體的,以致可以説兩者互爲表現,是一種歷史的本體。因此,研究思想與社會的關係是一種整體研究,對此不應有疑問。”參見劉澤華《開展思想與社會互動的整體研究》,載於劉澤華、張分田等《思想的門徑: 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8~79頁。,初步揭示出老子思想更多聚焦的是“天下”而不是“小國”,是“取天下”而不是“小國寡民”,先行辨正和判定前輩們以“小國寡民”作爲老子的政治或社會理想和思想主旨在這個整體系統中不能滿足邏輯自洽的要求。

再次,由於假定《老子》或老子思想是一個自洽的邏輯體系,即使我們已經指出老子思想更多聚焦的是“天下”而不是“小國”,是“取天下”而不是“小國寡民”,我們仍然需要解釋和安置《老子》爲何存在“小國寡民”思想。文中,我們强調“四個回到”: 回到老子,回到老子時代,回到老子思想,回到互動之思想與社會。而且,從境界論的角度指出老子境界和老子思想的高明微妙,進而以感應論解釋之——既有“國大民衆”之感,便有“小國寡民”之應,因此,我們仍然需要對《老子》及其思想之子系統保持足够的敬畏與敬意,不可因此便將“小國寡民”從整體系統中剔除出去。此即徐復觀先生所説:

所以治思想史的人,先由文字實物的具體以走向思想的抽象,再由思想的抽象以走向人生、時代的具體。經過此種層層研究,然後其人、其書將重新活躍於我們的心目之上,活躍於我們時代之中。……而治思想史之能事畢矣。(30)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第94頁。

最後,以制度和歷史之維,以君臣名分之禮,以老子思想之義,先行判定老子所主張“取天下”的唯一主體是周天子,進而指出老子希望周天子能够通過貴道修德的方法成爲擁有禮樂征伐權力以重建和維護天下秩序的王,如此,天下、大國、小國以及其他附庸,“皆各得其所欲”,這才是老子的政治建構整體藍圖與思想主旨。它包容了“取天下”與“小國寡民”,也解釋與解決了老子的思想張力,使老子、《老子》、老子思想與時代社會這個整體系統始終保持是一個自洽的邏輯體系,證明了判定思想家思想主旨的整體性方法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們肯定、使用和推廣。

結 論

學界判定老子的政治或社會理想是“小國寡民”已經由來已久,其根據是直接來源於《老子》“小國寡民”章。這種簡單的文本釋讀方法,直接導致讀者片面地認爲老子主張“小國寡民”,而忽視或掩蓋了老子“取天下”的願望與意圖。然而,運用整體性方法進行科學研究發現,老子既不是主張把天下或大國改造成“小國寡民”,也不是主張以大國或小國“取天下”,其真正思想主旨是希望客觀存在的大國與小國皆能無爲而治,“各得其所欲”。

春秋之世,周室衰微,老子期盼周天子重建和維護天下秩序,希望天下蒼生皆各得其所欲,其理想崇高,其宏願慈悲,但是“天下不一,諸侯俗反,則天王非其人也”(《荀子·王制》)。理想與現實之巨大鴻溝無法填平,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是老子之無奈,也是時代之無奈。

猜你喜欢
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安居乐业
漫画
漫画
漫画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大愚者大智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