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城 寇清杰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凸显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党的基层组织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所表现出来的对党的方针政策、对党组织自身、对人民群众的能力。强调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要从增强政治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内关怀、建立健全制度等五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习近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从严治党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9)04-0017-08
党的十九大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1〕。在这里,党中央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概念,并指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凸显了组织力在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界围绕着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既有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研究内容上,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出的逻辑理路和推进的有效路径也有必要进一步地探讨。基于此,本文围绕着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时代内涵、生成逻辑及提升路径等基本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以期对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厘清概念,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概念的内涵界定,学界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王同昌认为,这一概念由“基层党组织”和“组织力”这两个核心术语组成,由此可以将其界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为了完成自己的法定职责(即党章规定的职责)而内在蕴含的生命力、对内开展党内活动、对外处理与群众关系的能力。〔2〕高振岗则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为指导,借鉴西方学者关于组织理论的成果,将其界定为由一定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根据特定的目标任务以及在其职权范围内宣传上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和发动群众所焕发出来的动员力、发展力、监督力、管理力、执行力、知识力、战斗力、凝聚力形成的合力。〔3〕
上述学者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界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标准模糊、指标过多等不足。有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的论述,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界定为党的基层组织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所表现出来的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对党组织自身、对人民群众的能力。具体来说,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基层党组织对党的方针政策所具有的宣传力和执行力。作为党在基层社会的战斗堡垒,宣传和执行上级党组织或本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使命,也正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基层党组织时突出强调了其政治功能。具体来说,党的基层组织要履行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的任务,要正确处理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得到落实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决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一个基层党组织若能有效地完成上述任务,就证明其组织力强。反之,则存在组织力弱化问题。
第二,基层党组织对自身所具有的革新力和锻造力。这主要是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能力,这一能力重点包括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能力,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及学习科学、文化、法律、业务知识,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还要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训。
第三,基层党组织对人民群众和基层社会所具有的动员力和发展力。这是基层党组织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衡量基层党组织对外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及服务群众”等方面。具体来说,组织群众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号召力,将群众组织起来,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宣传群众就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地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凝聚群众就是要将群众团结起来,从而激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服务群众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牢牢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方面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其存在相互交叉之处。如宣传力,从来源上说,其宣传的是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但从对象而言,其面对的又是人民群众和基层社会;另一方面,上述三方面又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宣传力和执行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到动员力和发展力,同样,发展力和动员力不足也就难以落实好宣传力和执行力。因此,必须辩证地看待基層党组织组织力的三个方面。
新时代党中央为什么要突显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为什么要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概念呢?对于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生成逻辑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理论层面、历史维度及现实向度等三个方面来理解。
囿于时代条件和实践程度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一概念,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思想,通过研磨相关著作和学说,可以清晰地知道他们在多个地方对此问题有过相关论述。
在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基础上,又在德英法等国建立了一些通讯委员会的分支和小组,形成了以布鲁塞尔为中心的广泛的通讯联系网。由此可见,在建党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就充分意识到了建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19世纪40年代末,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正义者同盟的改造,共产主义者同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政党出现了,此时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加入同盟的各支部,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已经对支部的地位及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经过1848年欧洲革命的洗礼,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认识到支部的作用和价值,并指出:“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4〕,否则,无产阶级政党就有可能去充当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合唱队。
到了第一国际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就演变成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国工人团体、协会、党派。鉴于当时派系林立、思想混杂,且科学社会主义并未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马克思通过起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及《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两份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初步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进一步阐述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纪律和职责权限,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他们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及至第二国际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就是加入第二国际的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基于当时各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差异性,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开展活动。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后继者,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运用于俄国实际,从而形成了列宁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想。从总体来看,这一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强调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因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5〕。二是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先锋队只有在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6〕。三是强调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只有按这个原则组织起来,才能使党形成一个有力的整体,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四是强调要在各行业各部门建立起密密麻麻的基层组织网,比如在军队要建立共产主义支部,在农村要建立农村党支部,在城市和街道都必须成立相应的党支部等等,从而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说。
新时代为什么要凸显组织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呢?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来看,注重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还是党加强自身建设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经验总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共四大上,支部作为党的基本组织被确定下来。后来,随着革命运动的高涨,党又提出了“一切工作归支部”〔7〕的口号,并制定了一些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累了初步经验。1927年,在“三湾改编”中,党又创造性地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诸如将支部建在连上,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这可以看作是党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最初实践。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农村开辟了抗日根据地,与此同时,也在农村建立了广泛的基层党组织。这一时期,为解决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大量存在的问题,党及时对基层组织进行了组织整顿和思想教育,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土地改革的顺利实施,1947年冬,党中央又通过整党、批判错误思想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从而为保障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也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问题,但在形式上逐渐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即注重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质量。在此阶段,虽然整顿仍然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主要举措,但在此基础上,党中央也开始出台相关规章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如在1951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及《关于发展党员的决议》等文件,这就进一步深化了党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上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对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问题又进行了新的探索。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一是拓展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改革开放后,由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变化,党中央明确要求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并对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后,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得到扩宽,各地先后在企業、社区、街道等领域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二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出了新表述。为了配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策的落实,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而展开。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由此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开始逐渐由行政功能、专政功能转向领导功能、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8〕三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邓小平曾经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9〕在此思想指导下,党中央先后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从而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更是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反“四风”问题,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全党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全党的“四个意识”,并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宽松软状况得到极大改变。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提出,更是将重点领域瞄向了基层党组织,这些都彰显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话语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的论断,则是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
时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相应的问题。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出也不例外,它旨在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而言,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首先,政治功能有所弱化。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政治功能是其重要功能。但在市场化浪潮的影响下,部分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逐渐弱化,未能处理好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如一些乡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未能正确抓好主要工作,导致出现工作精力分散,政治功能弱化,领导作用不明显的问题。〔10〕部分国有企业的党组织更是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发展和企业利润上,而将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等政治功能束之高阁。不仅如此,在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态、发展党内政治文化等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也存在不严格、不到位的问题。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出现了弱化趋向。
其次,“四风问题”较为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党内“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本改观,但这种改观在党内表现得并不均衡,而是呈现出阶梯性。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基层社会的末梢,有种“远在天边”的感觉,这也使得基层党组织“四风”问题还较为突出。对此,习近平也指出:“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11〕。诸如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存在以权谋私、向家人或朋友输送利益,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一些基层干部竟打起了扶贫资金的歪主意。也正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再次,工作本领有待加强。当前,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总体上是符合党在基层社会的要求的,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肩负着“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新形势下,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本领与新时代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服务能力和意识,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惯用行政命令、“一刀切”等传统方式,缺乏符合客观实际的、与时俱进的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与此同时,在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科学发展本领等方面,基层党组织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须下大力加以解决。
最后,管党治党仍存在宽松软等问题。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作出的顶层部署,而且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但在基层党组织中,却仍然存在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比如在党员教育方面,部分党组织没有适时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也没有为党员学习创造一定的环境。一些党组织就算有组织学习,也仅限于读材料、看视频、写心得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在管理和监督上,部分党组织也存在不作为或慢作为等问题,致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甚至有的党员干部成为家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
当然,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还存在领导体制不畅、党员干部素质不高、设置方式相对滞后等问题。可以说,以上问题既构成了新时代党提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提升组织力,就是要同一切影响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社会的基础。
在明确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时代内涵和生成逻辑的基础上,接下来重点对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路径进行系统规划。在这一问题上,主要从增强政治功能、创新活动方式、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党内关怀、严格执行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践路径进行整体性思考。
如上文所述,在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呈现出弱化、边缘化的趋势。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党组织出现这种趋势,是其组织力下降的表现。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突出政治功能”作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攻目标,这也为提升组织力指明了根本前进方向。
新时代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首先必须准确定位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如上文所言,基层党组织之所以会呈现出政治功能弱化的趋势,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其职责定位不清晰,出现了“缺位”“越位”等现象。为此,基层党组织应自觉从繁重的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努力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特别是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上来,从而确保党组织在基层社会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其次,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把坚定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推进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从而不断筑牢基层党员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最后,要加强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和教育。一方面,要强化对基层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其政治功能的发挥情况,更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和考核。
所谓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是指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针对当前基层党组织宣传方式过于单一、宣传内容过于乏味的现状,必须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大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从而为提升组织力创设必要前提。
一是要增强学习本领,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基层干部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和历史、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唯有先搞清楚党的理论和决议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才能为宣传和执行作准备。二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方式,要善于利用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特别是运用微信、公众号、教育网站、爱国教育基地等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宣传教育。三是要创新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的话语内容,作为党在基层社会的组织,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产生直接联系,他们所接触到的群众往往缺乏一定的政治知识以及理解这种知识所需要的能力,特别是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说,情况更是如此。因此,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将较为专业的政策或理论问题转化为群众喜闻的大众话语,努力做到既不失原意又讓群众听得懂且喜欢听,从而实现党的理论掌握群众的目的。
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2〕这就意味着在提升组织力的问题上,人才是关键因素。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才能为提升组织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一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强不强,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核心带头人。因此,新时代提升组织力务必要抓住带头人这个关键因素。就当前而言,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要重点在提升生活待遇和晋升空间等问题上下功夫,从而为基层党组织留住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尽管当前我们的党员人数近9000万,但存在着不均衡性等问题,这种不均衡性在基层党组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在年龄分布上,一般呈现出老党员相对较多,而年轻党员较少,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在领域分布上,国有企业、党政机关、高等学校等领域党员相对集中,而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领域相对较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特点和思想状况,将最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以优化基层党组织结构,从而为提升组织力提供新生力量。最后,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不合格党员留在党组织中,对提升组织力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党员,要及时地、坚决地清理出去。但与此同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上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作为党在基层社会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承担了大量繁杂的事务,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却尚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敬。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对基层党员的关怀与激励,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全党上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且能够为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营造良好氛围。习近平也曾经指出:“广大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低、出路窄,要把热情關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广大基层干部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13〕。
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一是要充分保障党员享有党章所规定的权利,基层党组织要创设必要的条件,切实维护党员的合法权利,比如基层党组织要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从而增强党员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二是要力所能及地解决党员存在的问题,党员生活在现实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诸如思想、心理上的问题,党组织要密切关注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党员要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并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三是要增强对基层党员的激励和鼓舞,特别是对那些有突出贡献的党员,要综合运用授予荣誉、给予物质奖励等举措,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需求,进而在党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从党提升组织力的历程来看,高度重视制度的作用是其一个鲜明的特征。从全局性、战略性的视角来看,提高组织力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因此,新时代组织力的提升,也必须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提升组织力的相关制度;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制度的权威,严格执行制度,从而为提升组织力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要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习近平曾经指出:“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14〕。提升组织力作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应然之举,建立健全一定的激励考核机制是必要的。基层党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操作性强且可量化考核的机制,对那些在提升组织力有重大贡献的党员和党组织,要进行适当的奖励,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而对那些在考核中不理想或不合格的党员,则进行谈话教育,甚至作出一定的惩罚。由此为提升组织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作为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三会一课”制度是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上必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表率。对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批评。三是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同时也是保障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在新形势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上下级之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形成全党上下团结一致的局面,从而实现在增强组织合力的进程中提升组织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5.
〔2〕 王同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18,(8).
〔3〕 高振岗.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提升组织力的理论探源与实践路向〔J〕.探索,2018,(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58.
〔5〕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1.
〔6〕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46.
〔7〕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82.
〔8〕 张书林.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0年:探索与启示〔J〕.探索,2008,(4).
〔9〕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
〔10〕 徐丙祥.新时代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4).
〔11〕〔13〕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93,132.
〔1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14〕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118.
【责任编辑:朱凤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