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天强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性疾病的总称,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若不能及时对病情进行控制,则会增加诊疗风险。近年来,临床调查发现,老年消化道溃疡发病率逐年增加,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胃排空延缓,同时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也是常见的危险的因素[1]。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更多,应及时为患者做出明确诊断,从而开展针对性治疗。目前,胃镜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对老年患者胃镜特点进行分析,可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不同年龄段患者临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1月的1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选病例均通过相关检查方法证实病情。根据年龄段进行分组,观察组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60~80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5.63±2.20)年。对照组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20~59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65±2.22)年。纳入无药物过敏史者,排除合并器质性病变者及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以及性别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并发症、癌变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两组胃镜检查前均禁食8~12 h,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予心理疏导,使其能够配合检查。
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呕吐、呕血、腹痛、大便异常、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表现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并上消化道出血、癌变情况。对两组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溃疡类型。
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呕吐、呕血、腹痛、大便异常、嗳气、反酸临床症状表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分析[例(%)]
观察组患者的溃疡类型为胃窦,对照组患者的溃疡类型主要为十二指肠,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合溃疡少于对照组,但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镜特点对比[例(%)]
观察组并上消化道出血、癌变(12.50%、11.25%)均高于对照组(2.50%、1.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癌变情况[例(%)]
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年提高,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3-4]。与此同时,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容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其癌变率也比较高[5-6]。因此,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及时为其开展内镜检查,明确内镜情况,从而提出相对应的诊疗方法。一般认为,虽然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可造成老年患者心理负担,但是胃镜检查结果可明确患者溃疡情况,包括具体位置、大小、类型及是否存在合并症等[7]。既往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患者治疗上,没有对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及内镜特点进行专门分析[8-9]。
李青等[10]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其临床表现比青壮年显著,且胃镜检查与非老年患者存在较大差异性。付俊国[11]在胃镜辅助下,为胃溃疡患者进行诊疗工作,结果认为胃镜诊断胃溃疡的准确率高达100%,能够为患者治疗提供参照标准。李俊峰[12]对胃镜治疗与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内镜组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上更具临床应用优势,说明内镜辅助诊疗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比青壮年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结果显示,老年组呕吐、呕血、腹痛、大便异常、嗳气、反酸、并上消化道出血、癌变均高于青壮年组,说明老年消化道溃疡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更容易合并出血及癌变风险,提示临床应重视老年患者诊疗工作,并为其开展系统性诊疗工作。同时,老年组胃溃疡发病率高于青壮年组,且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胃窦,老年组溃疡面积更大,提示临床此类患者治疗难度高,应做好全面干预。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分析结果证实,与非老年人群相比,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多,胃镜检查结果差异大,应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与此同时,老年患者虽然症状表现多,但是由于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病情被忽视,增加出血及癌变风险,有必要及时为患者开展胃镜检查,以明确病情,从而提高临床治疗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