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边界意识的家长

2019-08-02 05:15肖玉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边界亲子意识

肖玉浩

家長Z先生是和班主任谈话后来到心理中心办公室的。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Z先生的孩子对他在学习上的帮助并不领情,甚至反感,结果学习成绩还有所退步。孩子迫不得已请到了援兵——班主任,希望通过老师改变亲子互动的模式。班主任在微信上和家长交流效果不理想,就把他请到了学校。

Z先生来时表情很平静,感受不到之前提及的在教育孩子上被否定产生的不适感。在随后的交流中,他讲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他对物理学科的理解,说自家孩子目前在物理学习上只是死记硬背,同样的知识点,换个考法便不会。为了能够帮孩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产生学习兴趣,Z先生在工作之余买了同步的教材和教辅,甚至想办法找到孩子的考试题亲自做一遍,结果得分比孩子高。他教育孩子的良苦用心,实在让那些对孩子不够尽心的家长汗颜,如果他孩子的成绩得到提升,真可谓皆大欢喜,甚至可以赞为家长努力的典型。而事实上,他渴望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亲子关系反而变得紧张起来,这让Z先生很困惑。

问题出在哪里呢?家长实际上一直沉浸在强化努力的自设光环里,却没有主动关注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呢?我们来猜测下。孩子在物理考试中拿到不如意的考分时,内心一定充满了沮丧,他此时渴望的是家人的鼓励、支持和言谈举止中流露的不离不弃的爱。而Z先生的孩子考试失败到家之后,看到的是爸爸更高的分数,这画面足够滑稽又无情吧。所以,孩子要捍卫自己的学习空间,不让父亲管自己的学习。这让Z先生进而产生了失控的担心,反而更加用心于孩子的学习,紧逼不放。久而久之,亲子关系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结果孩子不喜欢爸爸也不喜欢物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边界意识。边界意识是指个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和别人不同的责任和权利范围,努力保护自己的空间不被侵犯,也不侵犯别人的空间。我曾不止一次对家长们说,孩子的学习让老师去引导、去激励、去管理,家长不要抓住孩子的学习不放,应该更多地关注亲子间的感情交流。这是家长应该具备的边界意识。Z先生在一定程度上跨界到了老师的角色,而弱化了父亲的角色,最终侵犯了孩子在家庭中应该享受亲情和放松的权利,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冲突。

最后,我又跟Z先生讨论了开车时副驾驶应该具有的状态,这其实跟家长的角色有类似之处。他赞同坐副驾驶的人应该保持沉默,即使能发现驾驶员发现不了的路况,也不能去争抢方向盘。在此共识上,我们又讨论了孩子学习时的内心需要,以及Z先生放心不下背后的心理机制。Z先生不愧有较高的学历,又真正关心孩子,我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互相理解。最后,他满怀感谢,欣然而归。

亲子相处是一门很难的功课,有些心理学者认为,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太浓稠了,亲子间要保持适宜的距离太不容易,以至边界不断被突破。在与家长们的实际接触中,我发现很多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会爱孩子,缺乏边界意识和换位思考。父母怎样跟孩子保持适宜的界限,不妨以孩子的感受为前提和标准。从尊重孩子的感受出发,一切就好了。

(作者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始信路179号,合肥, 230601)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边界亲子意识
守住你的边界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有边界和无边界
OF MALLS AND MUSEUMS
人蚁边界防护网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