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_杨军 图_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美国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曾大胆预言,机器智能将远远超越人类智能,这一“奇点”时刻为2045年。尽管库兹韦尔非常乐观:人类将因技术进步而过上休闲生活,并获得永生;但多数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抱持“悲观主义”。人类将难以在新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与生活的意义。
最直接的后果,机器人将大量取代人类的工作。2013年牛津大学的研究表明:美国47%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日本是49%;而中国达到77%。
面对如此严峻的未来,教育创新又该何去何从?
2019年6月1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深圳举办。
再次聚焦“教育创新”话题,策划人梁晓燕说,教育创新,固然与“新”有关,但又不唯“新”是举,因为穿着新衣的旧事物在身边比比皆是。我们希望看到并着力挖掘的“创新”,带有教育价值观的明确指向。因此,“新”,不仅要向未来去找,向更广阔的世界去找;也要回过头来,向原点去找,向践行者的内心去找。在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的发展前景中,认真思考和回归教育的本质,才能在前行中不失目标、探索试错,成就这个过程中的所有人。
本刊特此呈现会议部分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