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之心与生俱来,但是妒火中烧会让人失去基本判断和理智,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来。
成人往往觉得,孩子的世界非常纯真,成人世界中的炉忌、猜疑与孩子无关。但这并不是真的,孩子也会经历各种挫折,也会萌发妒忌、敌对、猜疑等负面情绪。
什么样的情况会引发孩子的嫉妒心呢?(1)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在孩子们之间做比较,或者有意识地让两个孩子互相竞争;(2)父母反复在孩子面前讲自己内心欣赏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或者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这样,当孩子不断听到父母口中的“好儿子”“好女儿”时便会心生嫉妒;(3)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被别人得到了,比如想当班长,老师或同学却选了另外一个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讨论另一个孩子,或者经常批评其他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就应该知道孩子在嫉妒别人了。
嫉妒之心与生俱来,但是妒火中烧会让人失去基本判断和理智,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来。父母要教育孩子,人类最基本的形态是合作,竞争绝不是目的。在原始森林里,人没有尖嘴没有利牙,靠什么生存?——合作。一头野牛来了,年轻的帮助老人,壮的帮助弱的,你从前面包抄,我在后面拦截,才能抓住野牛,让部落生生不息发展下去。如果人只有竞争状态,那人类早就不存在了,所以要学会合作,不能一味与同学竞争。可以启发孩子,想想有什么事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
至于常常把“某某父母的孩子如何如何好”挂在嘴上的父母,请想一想,如果哪一天你的孩子回到家对你说:“妈妈,我可羡慕我的同学王小明了,因为他有个又漂亮又贤惠的妈妈。”此时你会有什么感想?若真的思考这个问题,自然就不会天天念叨“别人家的孩子”。
一个孩子想当班长的欲望太强,没当上,自然嫉妒那个当了班长的同学,恨不得他走路摔个大跟头。父母面对孩子的嫉妒,不要跟孩子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学习成绩才是最重要的”,或者“不当更好,可以省点时间学习”。这种话不可能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你可以对孩子说:“如果他各方面都不如你,别人不会选他。他身上一定有优点是你没有注意到的,想想看,那些你没有注意到的优点是不是恰好是你缺失的?虽然没当上班长,但通过一次选举发现了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那不是很值得吗?”父母若注意引导,孩子自然会从妒忌中发现自己的弱点,进而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任何事都具有两面性。
(本文摘录自陈默《家有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