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_谭信娟 杨军 摄影_汤成米
2018年12月,重庆万物启蒙有光教育空间正式开馆。
不久之后,一个10岁的小女孩拉着妈妈走进这里。又过了不久,这对母女和全班同学、家长一起,在空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君子成长礼”。
有光空间能做什么?或许,它可以是一个亲子体验空间,一座社区儿童图书馆,一个艺术馆,一个电影院,一个晚托中心……
而“竹君子成长礼”这个意外的尝试给万物启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或许,它还可以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融合的示范窗口,还可以成为创新课程和未来学校的孵化器,还可以是一个文化中心……
小朋友正在进行《红气球》电影课程
“竹君子成长礼”中,孩子向先师孔子行“释菜礼”,万物启蒙以竹叶替代韭菜,取君子切磋琢磨之意
“竹君子成长礼”上一位等待和儿子宣读梦想的家长,此刻已眼眶湿润
“我们就住附近,小孩在对面学篮球。有一次她自己跑了进来。我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地方。也不知道万物启蒙是干什么的,但这种宁静的氛围,瞬间让我愿意坐下来,感觉亲近。”
站在重庆有光教育空间的云帆剧场下,骆可欣的妈妈回忆道。
其实,为孩子做成长礼的想法在骆妈妈心里已筹划很久。
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丈夫做工程,两人平时都很忙,除了晚上,几乎难有完整的时间陪伴孩子。也因此,更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点。
她还记得自己十岁时,父母带着自己拜启蒙老师的画面,虽然只是很简短的仪式,但至今仍刻在她的脑海里,甚至不知为什么,几十年后听父母提起,还感动得流泪。
她想,或许女儿十岁时,也应该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成长礼,可记忆,可沉淀。
有光空间从竹课程的核心“竹君子”出发,通过诵读诗经、改编释菜礼、致敬未来和亲子互动等多项元素,定制了独属于这群少年的成长礼。
直到典礼结束,骆妈妈还觉得神奇。她还从未想过“竹”这样一个熟视无睹的“物”,蕴含着这么深厚的意味,但她知道,这样的主题正是她想要的。
做人力资源管理多年,每次面对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她就有种强烈的感觉:顺序错了!
“你会发现,很多人在选择专业时,要么随大流,要么是父母选的,甚至说不清楚到底喜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就很难再说职业幸福感。”骆妈妈对记者说。
在她看来,这就是当前知识教育和职业需求的错位,更是人生规划和大学教育的分裂。
作为过来人,她自己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也曾是父母所选,幸运的是,父母更了解她。她自嘲理科薄弱,好像除了文字工作也无可选择。直到很久之后,她才最终确立人力资源管理为事业。也因此,她想在小孩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引导,让她少走弯路。
“我以前是崇拜西方教育的。但来这里,看到万物启蒙正在做的事业,才重新意识到中国文化内在的精髓。”几次体验课后,让骆妈妈印象最深的,是万物启蒙课程给小孩提供的体验感和思辨引导,这与她做人力资源管理的很多感受不谋而合:职业规划,应该是人生规划,先有人生再有职业。
“现在小孩在学校学的,大部分都是点对点的学习,其实和我小时一样,学完了就忘,是串不起来的。很多东西,你要进入社会,不断摸爬滚打,受伤之后,才会总结:原来什么事情我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我们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但我给她说的,和她自己体验和思考之后的结论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竹君子成长礼中,令她很感动的一点,就是大家在说出自己理想那一刻,仿佛真是有光的。“我们的理想都会随着成长而不断改变,但是,经历这样一个时刻,你就会去不断回顾,重新调整规划,有了对人生负责的意识。”
她还记得典礼上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念的那首诗: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等待成长礼入场的孩子
马玉萍也给孩子报了下午的体验课,这是他们第二次来了。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姐弟俩都读一年级。因为关心孩子教育,她毅然从银行辞职,到处报班学习,正好遇到推广儿童阅读的同学,向她推荐了有光空间。
虽然离家一个多小时车程,她还是带着姐弟俩来了。姐姐平日喜欢读书,一到空间,就仿佛鱼儿进入大海,时不时从书架旁递给妈妈一本书:“妈妈,这本书真好看啊。”
马玉萍一边欣慰姐姐的欢喜,一边却忧心弟弟。以前去书店,弟弟逛了没几分钟,就会拽着她的手,闹着离开。但这次,弟弟却发现,除了书,还有那么多课程馆和小玩意儿,就挨个儿探索,流连忘返。弟弟还时不时跑到妈妈身边,把水果或点心塞进她嘴里:“妈妈,这个真好吃啊。”后来,弟弟居然拿着书籍借阅卡申请单催她办卡,这让马玉萍感叹真是不可思议。
图书馆,是有光空间整合的核心功能之一。但与一般社区图书馆不同,更注重体验。儿童图书都摆在云帆剧场观众台两边的矮书柜里,是孩子进入空间后,第一就能发现的地方。剧场活动或上课,小孩不专心了,也跑来随意翻书。而图书选择则要符合万物启蒙的理念。
曾经做儿童阅读多年,万物启蒙的创始人钱锋对图书选择一直慎重。“其核心仍然是贯穿‘物—器—道’的认知路径。你看传统蒙学就知道,都是从天地自然到人事,来自诗经传统。但也有问题,缺乏科学性。”
钱锋特别给记者推荐了晚清人物叶澜编的一套《天文歌略》《地学歌略》《动物歌略》《植物歌略》。他认为,这套丛书的优点即是,既保留了汉语的音韵之美,又加入了现代科学思维。“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中国蒙学最大的意义是,通过汉字,把那些直接的、通感的、整体的音韵保留了,贯穿的是物象思维,同时又做了科学与人文的通识转型。”
而针对琳琅满目的书单及经典阅读,钱锋的观点依然明确。“其实思辨比诵读更重要。没有哪一本书是必读的,不要夸大经典的力量。我们说以见识致良知,重要仍然是帮助孩子长见识。一旦有了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洞察力,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的神秘阅读史。”
王彬,被同事称为有光空间的“图书馆馆长”。空间万余册书籍,除了儿童阅读教育人的部分推荐,很多都是他一本一本淘回来的。每到一地,他总是习惯去各大书店转转,寻找契合万物启蒙理念的书。
除了刚上市的新书,绝版的旧书也在寻找范围。一次,在重庆的路边摊,他发现了几本上世纪80年代影响甚大的《走向未来》丛书,如获至宝。这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系统介绍现代西方学术的丛书之一。现在,正放在空间门口的书架上。当然,主要给大人看的。
曾经在阅读推广公益机构的工作经历,让他和各大出版社有深度接触。对于书的品质,他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这是台湾汉声出版的《藕》。”王彬随手翻开一本书,藕的细节手绘出现。“我觉得和万物启蒙以一物周知世界的方式很像,就买回来了。汉声团队做得很用心,他们在太湖边花了一年时间,观察藕的生长变化。因为担心错过一些细节,又延长一年,查漏补正。这样的用心,我们团队觉得很佩服,是学习的榜样。”
以此为基础,万物书库也在构建之中,届时,万物启蒙微信公众号将同步上线借阅系统,面向社区和学校开放。
除了这些针对孩子准备的图书,空间每周还会举办有光读享会,免费向社会开放,就一个话题亲子共同探讨。有光电影社,一周一次儿童电影课程。
上一次来,马玉萍和孩子们就参加了有光读享会第五期。而令她最感兴趣的还是钱锋老师的电影课《红气球》。这节课从“红气球”的意象出发,引导孩子认识自己和家长、教师、教士(权威人士)、朋友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没给出答案。
钱锋带着孩子看一段聊一段,话匣子一打开,小朋友越聊越开心。姐姐担心轮不到自己发言,频频举手示意。马玉萍忧心扰乱秩序,后来交流,钱锋反而打消了她的顾虑,这里本来就不是学校的教室和课堂。对万物启蒙而言,打开孩子们的思维,畅所欲言就是最好的状态。
今年寒假,有光空间和汉声出版社合作,推出了年俗庆典活动《大过猪年》,《汉声杂志》编辑罗龙吉从引导孩子畅谈对猪的固有印象开始,一步一步深入,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猪的关系,得到孩子和家长的热评。
这些不同于学校老师的“老师”以后将成为空间常客。在去年的开馆仪式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就带着联盟校渝中区人民路小学的孩子们唱起了川江号子。
附近的喜马拉雅书店的老板、雕塑家刘景活也被请过来,讲述这家旧书店背后的故事。这家书店从一间废品收购站起步,现在被人誉为“黄桷坪的精神堡垒”,藏书超过十万册,其中很多旧书刊都是独本、孤本。
“我们当时有个节目,叫民间江湖新闻,但临时取消了。我们约了几个人,除了书店老板,还有开了二十多年公交的司机,专注于做小面的面店老板,上桥南开小学的家长等,请他们给孩子讲课。其实不需要讲得多么高大上,就讲他们的故事,自己眼中的重庆。”同是重庆人的有光空间馆长孙海林对记者说。
本刊认识孙海林很早,2013年5月报道重庆綦江区农村教育改革时,他还在当地隆盛中学担任校长。作为名校长冯恩洪的关门弟子,近年来,他辗转过不少学校,创办过民办学校,也做过创新型小微学校,参与了不同类型的课堂课程改革,但很多都难持续推进。
直到2015年,他和钱锋一同策划了“万物课程地图计划”。
“归结原因,还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理解问题,它首先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涉及太多制约和权衡。就像我们开馆那天,有位校长问,为什么我们学校就不能这样设计呢?钱老师反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想不到这样设计呢?其实要承认,学校教育的功能天然是有不足的,它的知识教育体系一开始就不会考虑这样设计。教室、功能室、运动场,这些功能区隔的空间天然就是符合那个体系的。而万物启蒙一开始就在对抗这些东西,或者说,重构……”
“图书馆馆长”王彬
有光空间馆长孙海林(中)正在与家长交流
孙海林常开玩笑,有光空间是他和钱锋在重庆江边吃烧烤“吃”出来的。“说到底物是什么,它不在书本上,而是就在日常生活里,吃穿住行,在人身上。万物启蒙,不断探索物的时空流转,最终都是转到人身上。”
在他看来,万物启蒙进入社区,其核心就要营造这样一个有日常生活温度的教育空间,打通学校、家庭、社会的边界。“换言之,你要让孩子和这个社会产生真实的联系。他要建设社会,首先必须去了解这个社会是如何真实运转的。”
在这样的空间,传统学校教育的一切功能、教师的身份都将重新定义。
无论是主题各异的十个课程馆、夹着五谷的圆形玻璃空间,还是挂着从嘉陵江打捞的木船与白帆的云帆剧场、放置儿童图书的书架,都完全看不到学校教室的影子。刚砍的绿竹、新摘的花草、船上的纤绳,学校课堂里难得一见的实物,在有光空间的万物启蒙课中却是常态。
只是几张茶几、几台沙发、几条长凳、几把木椅。遇到感兴趣的话题,大家围坐在一起探讨,不分年龄大小。撤掉了讲台、黑板、课桌,看不见高在讲台上的老师,听不见四十分钟的打铃声,也没有语数外的学科划分。
“我们忘记了孔子时代杏坛设教,游于舞雩之下,难道有这个教室吗?可能就是几个蒲团、几块石头而已,但精神却可以徜徉世界。”
在钱锋看来,在现代高度城市化的矛盾中,有光空间还意味着重建已经失去的社区文化中心的意义。
“其实我们的书店老板、面店老板不是老师吗?一个几十年做一件事的人,告诉孩子什么叫生活。让孩子和这个社区、这个城市发生链接,而链接又不古板,就新奇地发生在他们身边。这些事情在空间天然就会发生,这是学校很难做到的。孩子会发现,原来身边各色各样的人都是老师……”钱锋对记者解释,要孵化一个良好的公民社会,就必须要社会全员参与进来。
过去,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则需要一个社区、一座城市。除了邀请各色各样的人走进空间,很多课程还将直接进入社会。比如读城纪《四面重庆》课程,即是空间联合重庆上桥南开小学联合设计的。
图书区是孩子们一进入空间,第一眼就能发现的地方
课程馆:木工坊
船、石头、蒲团……在这里很难看见学校教室的影子
五谷空间
更进一步,城市空间还会链接乡村营地,和当地村民一起设计课程内容,招募市民到乡间体验自然农法、四时节气,邀请市民分享城市见闻。近些年来,钱锋为了设计课程,走访过不少由艺术家设计的新乡村。但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尽管设计都很好,但最终当地人和这些文化却失去了联系,甚至连孩子都没有了。
这正是万物启蒙课程进社区要竭力避免的。
孙海林说:“万物启蒙必须深度参与到城市社区和乡村建设中去,才可能最终落地。而要和这个地方的人事物发生关联,要维持他们和社区的关系,核心还是教育。”
很多家长第一次来有光空间,都误以为这是一个图书馆。慢慢了解,才发现这里不仅可以看书,还有读书会、电影课,万物启蒙“十二纪”通识课。这种融图书馆、艺术馆、电影院、亲子体验空间为一体的复合样态,在国内的确很少见。
“每一步都很难,没有人做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家长的理解和需求不像学科教育那样显而易见。”孙海林感慨。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在网络推广,空间在“大众点评网”注册了信息,但却只能被归类为“美术培训机构”。过了不久,大众点评网还来洽谈“合作”。
开馆当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前来做主题演讲。交流时,杨教授谈及自己的担忧,这是一件好事,但空间后续如何运营。
钱锋说,自己已经做好了觉悟。
“好的内容通过合适的价格让合适的人接受,这是现代社会理所当然的事情。好的商业本就是良善社会的基础。”
在他看来,如何通过商业的形式让空间能够自己造血,可持续运营,辐射更多人,仍是目前社区教育最大的难题。
“有尊严地生活意味着收获的每一分都来自努力的付出。”钱锋说服团队成员——那些曾经的名师和校长,“什么样的人叫顶天立地?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你能写论文,可以研发高大上的课程,你就不能扫地洗菜吗?这种思维的转换,人的多样性本身就应是教育的常态。人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在未来,钱锋觉得,空间的建设需要引入更多外部资源,创造更多的形式。“实际上,我们的社区本身就有很多这样的功能,比如社区图书馆、晚托中心,只是他们大部分偏向于培训机构。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进去重新设计,融入更多的课程和文化元素?当然是可以的。”
钱锋还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更多承担这样的社区建设工作。
在附近的黄角坪街道考察后,发觉符合下面社区的需求,孙海林就开始和街道对接,讨论如何将有光空间的内容运用到街道社区。
“未来,我们希望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社区都来链接,我们输送内容,再做本地化的工作。就像联盟校一样,在城市和乡村,就是社区联盟。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物,风物和人链接,人和人链接。这就是我们的万物地图计划。”
刘景活讲述书店的故事 供图_万物启蒙
开馆仪式上,由国家非遗传承人曹光裕带领联盟校孩子进行川江号子表演 供图_万物启蒙
有光空间“草木纪”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