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选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艺术美感感染力的学科,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美感体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立。因此,语文学科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对应措施,以优化教学、提升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自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后,各学科开始积极探索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确定为语言理解和应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能力、文化继承与理解。在核心素养的构成中,审美能力成为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能力被纳入核心素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重视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宗旨。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培养方向,也是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组成。
(二)审美能力是学生感知人文色彩的前提
语文教材中,作品中的人文光彩是最具魅力、最有感染力的要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积极学习体验的培养,可以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和鉴赏美的感知力的方式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文学作品中的真、善、美的元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人性的光辉,挖掘作品中美的元素,帮助学生学会透过文学作品感知生活中的人物美、景色美、情感美、意境美。以上审美能力培养后,学生便会主动挖掘作品中的美的元素,在阅读时也就更容易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享受,阅读兴趣也就会随之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
(一)挖掘教学资源,丰富语文课堂
学生的情感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所描写的情境、所表达的情感难以理解,对于文章中丰富细腻情感的感知力不足。此外,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学生在透过文字工具感知事物、构建情境时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此时,教师基于学生的学情分析,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呈现形式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也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对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好备课工作,要备学情、备教学内容和备教学资源,在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教学内容的理解要求中构建一座支架和桥梁,引导学生学会透过教师呈现的教学资源,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感知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深度,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在教学资源的辅助下,体验文学作品中的美感和魅力。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古诗词教学中,为了渲染离别时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怀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配乐和直观图画呈现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感知理解。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本诗,并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的过程中去,并为学生的朗读进行配乐,以一首《平湖秋月》作为朗读时的背景音乐,让纯净却又扣人心弦的二胡音乐渲染离别伤感的朗读氛围,初步帮助学生体验离别时的这种牵挂与不舍,让学生伴随着对音乐的理解、对古诗的理解,融入对古诗的品味和感知过程中去。随后,教师再结合古诗意境丰厚优美的特点,为每句诗选择合适的配图,引导学生在配图的引导下,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将古诗中所描写的柳絮如烟、繁花似锦先构思出来。随后,教师再对后两句进行配图,用国画的方式呈现出诗人站在岸边独自伫立,远远望去远去的帆船,让学生从这一直观的图画中勾勒出动态的图景,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基础上,在配图的引导下,逐步演绎和联想,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孤寂的画面图景,学会从景色的体验和勾勒中,感知古诗中的丰富意境,体验古诗描写时的感怀与凄凉,体验另一种特色的美感。
(二)引导学生鉴赏,培养审美意识
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其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是十分含蓄的,对于人物的刻画或者事物的描述不以直观的手段进行凸显,而是通过含蓄的表达手段烘托渲染,从侧面进行描述和表达。这种写作和表达方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反复品味和挖掘时,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并且在学生的品味中,体验到愈加醇香的美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便要着力帮助学生培养这种体验和品味的意识,让学生在细细研读和字字斟酌中,逐步挖掘和探索文字背后的人文光彩,让文学作品中的魅力尽展在学生的眼前。例如在《匆匆》这一篇散文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品味赏析的环节,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和交流,赏析自己所喜欢的词语、句子或者是某个段落,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分享给大家,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学生开始精读课文,有意识地寻找文章中对自己最有触动、最受吸引的章节和片段,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养成审美品味的习惯和意识。例如,部分學生提到,喜欢以下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并提出,在该句的描写中,将时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得可视化、直观化了。其实,学生的这种表述,便体现了学生细细品味、斟酌的过程,这种意识的建立也就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了对文章美的感知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逐步被建立、被养成,学生再开展阅读活动时,也就会对文章阅读有更加鞭辟入里的认识和体验。
(三)鼓励主体参与,优化学生体验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学生的感知活动中逐步养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逐步强化体验和感知,从而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体验文章美、情感美。例如,在《怀念母亲》这一篇文章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体验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这种真挚浓烈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引导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研读。首先,教师设置问题:对于生身母亲,请同学画出对生身母亲情感描写的片段,并通过这一片段的品味,说出自己在文章的阅读中体验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学生的品味分析,学生体验到作者的伤心、痛苦和悔恨,通过以上情感的表达传递对母亲的深情。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鞭辟入里地感知和分析,从饱满丰富情感的体验中,获得阅读中的这种情感的陶冶和激发。无论学生在阅读中受作品情感描写的感染而获得悲切、伤怀、欣喜抑或是愤怒,学生的情感在受到以上阅读资源的调配时,学生的阅读审美感知力也就随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随着学生的阅读深入而变得更加浓厚,这也是学生审美感知力提升的重要表现。随着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体现,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丰富,体验更加深切投入,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必然伴随着学生的这种体验而逐步提升。所以,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影响学生兴趣建立和素养提升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可以基于小学生的学情特点,通过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鉴赏、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等教学措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格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审美教育[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2]路翠萍.语文情境教学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