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群
摘 要:为了解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显著性提高,而对弹跳力指标影响较小,提出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大众艺术体操,以及在幼儿教育专业中开设大众艺术体操课程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等建议。
关键词:大众艺术体操 幼儿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6(c)-0173-03
1 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幼儿园大众艺术体操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深圳图书馆资料,查到关于艺术体操方面的文献资料1138篇。其中有35篇文章是关于大众艺术体操的研究,9篇文章是关于幼儿艺术体操的研究。
2.2 实验法
在东莞市新村幼儿园大班随机抽取5-6岁幼儿60名,分为实验组(A组)30人和对照组(B组)30人(幼儿均未接受任何与大众艺术体操有关的培训)。实验组在体育活动期间接受大众艺术体操的教学(包括大众艺术体操徒手基本动作、节奏的练习、器械练习、艺术表现力练习),对照组接受正常的活动课程的学习。在实验前后对幼儿进行单脚闭眼立、立定跳远、10m×4往返跑、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平衡性、弹跳力、协调性和灵敏性、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分析幼儿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
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后组间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实验前后各数据的比较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以()表示。
3 结果与分析
艺术体操按照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竞技艺术体操和大众艺术体操。大众艺术体操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练习者的身体健康,发展协调、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塑造形体,掌握艺术体操基本动作方法,增强动作的节奏感与表现力,培养良好的气质。它融舞蹈、体操、音乐为一体,艺术性高,具有自然性、韵律性、优美性、节奏性。幼儿的骨骼生长、生理发育、心理形成无一不告诉我们幼儿期正值培养灵巧、柔韧、耐力、韵律、节奏、体态、美感的最佳开发期,参加艺术体操活动,正是达到这种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实验以新村幼儿园的幼儿为例,开展为期半年的大众艺术体操活动并对其进行测验,分析大众艺术体操活动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
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对幼儿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闭眼单足立是人在闭眼的情况下单脚持续站立的能力。站立时间越长,儿童的平衡素质好,是测量平衡能力的一项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A组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锻炼后,闭眼单足立在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未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锻炼的B组实验前后具有显著差异,而实验后A组和B组的闭眼单足立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大众艺术体操促进了幼儿平衡能力的提高。幼儿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锻炼增强了呼吸系统的功能,健全了心血管系统,增强了骨骼肌肌力,充分锻炼了小肌肉的控制力,提高了肌肉的感觉,使幼儿的平衡素质得到了提高。
弹跳力是各运动项目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跳跃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立定跳远测定不助跑的跳远距离,距离越大,反映儿童的腿部力量、弹跳力越好,是测量弹跳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由表3和表4可知:A组和B组实验前后立定跳远的数据均发生了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A组和B组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大众艺术体操的锻炼对幼儿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影响不大。幼儿此时跳远距离的增长主要是日受常走、跑、跳、钻、爬、攀等共同练习的体育活动中习得和自身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立定跳远是测量下肢力量的项目之一,而在此次大众艺术体操教学过程中,减少了幼儿下肢力量练习强度和频率,主要是考虑到安全因素和幼儿年龄特征,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软骨成分较多,易发生弯曲和变形,应尽量避免大强度负荷的腿部力量练习。
科学适宜地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对幼儿大脑的开发,动作的连贯性、自信心的提高、美的感受、健美体格的塑造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灵敏性是指在复杂多变或者时空不可预测的场景下,快速改变运动方向、快速掌握动作、随机应变等方面的能力。灵敏性的提高不仅能增强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的功能,而且还能提高人体各种分析器官的敏感性以及神经系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幼儿在变化多样的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应激能力,为幼儿智力的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一定(10m)距离内,人体快速往返跑(4次)的能力反映了儿童的灵敏性和协调性。通过对幼儿10m×4往返跑时间进行测量,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A组10m×4往返跑数据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未参加大众艺术体操锻炼的B组实验前后具有非常显著差异,实验前A组和B组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实验后A组和B组10m×4往返跑数据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灵敏素质的提高具有影响。
柔韧素质对技术的掌握、动作的伸展性、幅度、表现力和避免在突然用力的情况下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坐位体前屈是是测量柔韧素质的项目之一。由表7和表8可知:实验组A组在实验前后发生了非常显著性变化,对照组B组在实验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实验前A组合B组无差异性,而实验后A组合B组坐位体前屈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柔韌素质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在幼儿园开展大众艺术体操,使幼儿经常接触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体验舞蹈的身段与韵致,感受美术的线条与造型,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平衡性、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展示美,达到陶冶情操、强健体魄的目的。一方面,使教育工作者了解大众艺术体操对幼儿身体素质产生的积极影响,提高对大众艺术体操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在幼儿园开展大众艺术体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在幼儿教育专业中开设大众艺术体操课程,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真如.艺术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
[2] 王爱兰.大众艺术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3] 黄宽柔.艺术体操与健美操[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宣丽.大众艺术体操普及与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6):110-111.
[5] 郭庆秋.大众艺术体操的社会化价值取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6):47-48.
[6] 孟慧丽.大众传媒视角下艺术体操的软化发展[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24-27.
[7] 曹蓓娟.幼儿(4~6)参加艺术体操训练的可能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S1):76-77.
[8] 安佳俊.幼儿园开展艺木休操活动的意文[J].当代幼教,2010(12):45-46.
[9] 曹蓓娟.关于建立(4-6)岁艺术体操教学大纲的探讨[J].体育科研,1999,9(3):45-48.
[10] 张慧飞.浅论情境教学在幼儿艺术体操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2(21):152-153,156.
[11] 沈蕴.试论艺术体操幼儿运动员的初级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