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碧莲作品国内外研究趋势论析

2019-08-01 01:12宿卿
戏剧之家 2019年19期

宿卿

【摘 要】任碧莲是新生代美国华裔女作家,其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们从多角度侧重于任碧莲作品中的文化及民族特色研究,进而延伸到对各民族、全人类的问题及矛盾的探究;而国内研究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批评方法单调、缺乏对其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任碧莲作品国内外研究趋势总结,旨在利于学者们发掘新的研究点。

【关键词】任碧莲;国内外研究现状;国际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208-03

任碧莲(Gish Jen,1955- )是新生代美国华裔女作家,1991年她发表了处女作《典型的美国人》(Typical American,1991),获得了美国国家评论家奖和纽约时报图书奖,奠定了她美国华裔女作家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其续篇《莫娜在希望之乡》(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1996)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十大最佳小说”的赞誉;随后的作品《谁是爱尔兰人?》(Whos Irish, 1999)、《爱妾》(The Love Wife, 2004)、《世界与城镇》(World and Town, 2011)、《老虎写作》(Tiger Writing, 2017)均成為国内外研究的热门文本。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任碧莲作品因其与众不同的创作视角和主题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任碧莲用英语创作,其国际知名度远高于国内,因而国外学者对任璧莲小说的研究视角较为广泛,从文化研究、写作特色、女性主义、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研究任碧莲及其作品的成果繁多。

首先是文化研究方向,任碧莲的作品中总会捕捉到其自身经历的影子,身为美国华裔,其所有作品几乎都涉及文化问题,国外学者对其作品也热衷于此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文化身份研究、多元文化主义和文化杂糅与族裔性研究三个方面。玛丽娜·乡(Marina Heung)在《莫娜在希望之乡》(“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1996)一文中,谈到任碧莲运用独特的后现代观点,探讨了身份界限、坚持了身份可以不断转换的观点。同时,笔者也质疑任碧莲此观点只能适用于出身较高阶层的特权,而对于社会底层则是奢望,因而这种身份观只能是一种假想而绝非成为现实。安娜·玛丽亚·斯蒂芬斯(Anna Maria Stephens)在《文化熔炉——任碧莲〈爱妾〉中的多元文化与多重矛盾》(“Pot, Melting; In Gish Jen's‘The Love Wife,multicultural can mean multi-troubles”,2004)以任碧莲的第三部长篇小说《爱妾》为研究对象,从作家自身多元文化身份及经历谈起,深入探讨作品中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过程中的重重矛盾与解决策略。杰弗里·帕特里奇(Jeffrey Partridge)在《超越多元文化——任碧莲小说中的文化杂糅》(“Beyond Multicultural: Cultural Hybridity in the Novels of Gish Jen”,2007)一文中,探讨了任碧莲两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文化杂糅性与族裔性的流动特征。文章探析了任碧莲对文化杂糅性的探索与尝试,指出任碧莲在两部小说中挑战了静态民族定义的概念,将族裔性重塑为一个交叉渗透的动态领域。

第二,从写作特色方面对任碧莲的作品进行的研究。任碧莲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和文学特色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阿德里安·孟瑞特(Adrienne Mong)在《被选中之人》(The Chosen Person,1996)中评论到尽管任碧莲在《梦娜在希望之乡》中重新定义了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但她的叙事技巧无法与其敏锐的洞察力相匹敌,甚至只是追随了上世纪60年代的写作趋势,而随意的把作品呈现给读者。乔纳森·亚得利 (Jonathan Yardley)在《她最好的朋友》(“Some of Her Best Friends”,1996)一文中,提出任碧莲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尽管人物刻画和故事情节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叙事方式却很不成功。任碧莲所使用的现在时是所有虚构方式中最危险的一种,在体现两代人的声音不协调性作家处理的极为突兀。奥莱娜·马什琴科(Olena Mashchenko)在《任碧莲——松开峡谷》(“Loosening The Canyon of The Canon”,2016)中分析了任碧莲作品中的亚欧文学传统复杂交织。一方面,任碧莲的作品体现着后现代叙事的经典,她创作的文本文学和知识结构,完全体现了20-21世纪交替时期欧洲有影响力的理论和概念。另一方面,作者作品中也体现了亚洲文学的传统,强调人的道德和精神存在,认为人是善恶的结合体,善恶在人身上交替显现,是人类本性的特点。

第三,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任碧莲非常擅长于通过描写生活场景来展示女性的内心世界,进而揭示少数族裔女性的生活和经历。张彦军(Yanjun Zhang)的《性政治与女性性欲》(“Sexual Politics and Female Sexuality in Gish Jens Typical American”,2011)文章里,从女性主义视角下,通过对男女之间的冲突描述,呈现了女性在自我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探讨了双重文化夹缝中女性的身份困惑。凯瑟琳艾克尔斯(Katherine Echols)在《任碧莲的〈世界与城镇〉——一部后现代人文主义的女性成长小说》(“Gish Jens World and Town, a Female Bildungsroman Novel of Postmodern Humanism”, 2011)一文中,认为任碧莲的《世界与城镇》打破了传统女性成长小说的模式,创作了一部后现代人文主义的成长小说,这部小说重现了美国华裔女主人公在移民生活和文化同化经历中的重生。

第四,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许多国外学者从作品里的人物或者某一主题为切入点,将任碧莲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进行比较性研究。例如,利亚·米尔恩(Leah A Milne)在《选择迁移——〈莫娜在希望之乡〉和〈美国之子〉中的等级多样性,虚构回忆录和美国梦》((“Choosing Displacement: Scalar Variety, Fictional Memoirs, and the American Dream in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and American Son” , 2015)一文中比较了任碧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和布赖恩·阿卡隆·罗利(Brian Ascalon Roley)的《美国之子》”中的主人公经历,介绍了任碧莲作品中解决少数族裔的流离失所问题的创造性方式,其作品风格深受自己父母的中国移民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不和谐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罗利的作品重点则着重描写混合种族和菲律宾裔美国人的经历。米歇尔·拜尔斯(Michele Byers)在《物质主体和表演身份——莫娜、尼尔和应许之地》(Material Bodies and Performative Identities: Mona,  Neil and the Promised Land”, 2006)一文中将菲利普罗斯的《再见,哥伦布》与任碧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里对犹太性与种族关系的描写进行了比较研究,阐释了两位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流露出移民在美国生活时的身份困惑及矛盾心情,但是两位作家对于主人公身份定位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

此外,何秀莲( Jennifer Ann Ho)在《解读任碧莲》(Understanding Gish Jen,2015)一书,追溯了任碧莲的职业生涯、作品主题,对任碧莲的作品做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其笔下人物自我身份认同的局限性,进而揭示了其作品中显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和老龄化、代际冲突问题的特点。总之,国外学者对任璧莲的研究,体现了其在美国文坛所处的地位,对中国研究影响深远。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任碧莲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学者们对包括任璧莲等华裔美国作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总体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视角。

第一,文化与身份研究视角。国内学者对此领域关注度极高,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元文化主义、文化身份探索和族裔性等方面。程爱民、刘婷婷在《〈典型美国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探索》一文中以中国移民的美国梦为切入点,从族裔融合和多元文化角度,探讨了美国族裔双重文化身份的转换和建构、双重价值标准的冲突和调和,质疑了美国主流社会中“典型的美国人”的定义以及批判了族裔本质论的偏见。李红燕在其博士论文《任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中,以任碧莲几部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边缘性和社会身份关系问题为切入点,运用当代西方社会学和心理学关于身份的观点,深度剖析了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流散移民在阶级、文化、基因等多层面的身份焦虑问题。马岩在《跨越藩篱,追求多元——论华裔美籍女作家任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一文中,以文化研究中的身份问题为切入点,基于后现代身份理论,探析了任碧莲的两部小说《典型的美国佬》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流动性的身份观。文章指出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任碧莲的文化身份、族裔性的流动观念不失为解决文化冲突的有效的策略。

第二,后殖民主义视角。许多学者们试图从后殖民视角下,研究任碧莲作品中体现的身份观以及对霸权主义的挑战。蒋道超的《文化并置和杂交——谈华裔小说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美国人〉》一文中,从民族文化和后殖民文化批评角度,探讨了任碧莲如何在将中美國文化并置的过程中, 细致刻画了华裔美国人面对双重文化的矛盾心理,进而批判了美国的种族歧视的思想。文章还进一步阐述了任碧莲如何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娴熟的笔法揭示了后殖民时期美国文化 、美国身份和民族重新定义的现实,揭示了她支持少数族裔在美国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决心。徐斐在《论〈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观》一文中,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指出任碧莲在其作品《典型的美国佬》中,审视了“西方中心论”,批判了霸权思想,探索了少数族裔的文化身份,以及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进行了思考,从而凸显了作家的反本质主义的创作立场。

第三,叙事学视角。国内学者们主要挖掘了任碧莲作品中的叙事策略、文体构建特征及叙事艺术。林琼的《多族裔家庭的属性探寻 ———浅谈小说〈爱妾〉的创作主题与叙事策略》探讨了任碧莲的探寻身份属性与家庭定义的创作主题和多视角内聚集叙事策略,指出该作品通过主要人物的轮流叙述的方式 ,充分展示了一个多族裔家庭的种种文化冲突和美国少数族裔探索的心里路程,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身份认同问题和家庭定义的新探索和对建构美国族裔和谐的展望。刘丹在《言说之中的沉默—谈华裔作家任碧莲和其短篇小说中的叙事声音》中主要探讨了任碧莲的短篇小说《谁是爱尔兰人》中的文体构建特征, 阐述了作品的叙事进程是通过叙述者的声音和语气的变化来实现的,同时还通过不同叙事方式来表达作品的 主题意义,旨在揭示作家在作品中所传达对少数族裔在美国主流社会所遭遇的精神困境和情感诉求的关注。

第四,女性主义视角。任碧莲笔下的女性主人公一般都受到性别和族裔的双重压迫,学者们一般都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其笔下女性的生存处境。罗媛在《论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典型的美国人》中的海伦为例》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典型的美国人》,以女主人公海伦为代表,分析了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海伦一面迎合丈夫拉尔夫的男权思想,一面勇敢的进行自我的精神探索,且担起家庭责任,但却最终无法摆脱种族、性别的双重歧视,“非家幻觉”形影相随。渠往砾《女性主义视域下〈典型的美国人〉中特雷萨文化身份的解析》中深入探讨了任碧莲笔下特雷萨的形象。一方面身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屈于父权压制的特雷萨被建构为被动、依从的“他者”。另一方面,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特雷萨敢于反抗父权压迫,不断摆脱“他者”属性,寻找女性自我。特雷萨的思维变化说明了在多元文化大背景下, 华裔女性主体意识不断觉醒,身份特征具有多样性,女性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

此外,马慧从比较文学角度在《美国华裔文苑两生花——水仙花与任碧莲比较》一文中将水仙花与任碧莲两位华裔女性作家在对种族问题、族裔文化认同问题、女权问题方面的思考与探索进行了对比研究。陈爱华从跨文化视野出发,在《跨文化视野下不同自我观的碰撞与融合—评任碧莲的〈虎书:艺术、文化与互依型自我〉》从跨文化比较视角探讨任碧莲这部作品中的两种不同的"自我观"在艺术与文学领域的体现,以及这两种不同的自我观在对作者进行小说创作时的影响。苏晖从伦理学角度研究在《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人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嬗变——以<望岩>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一文中,探讨了两代美国华人伦理身份意识的转变及华人伦理身份观念从二元到多元的变化。

综上所述,可见国外学术界将任碧莲作品视为跨越中西文化的桥梁,大多以文化、民族特色为切入点,从多个视角进行研究,进而上升到探讨民族、人类命运的境界,其中肯定性评价较多,却也不乏质疑之声;其中《解读任碧莲》这本专著对及其作品做了综合、详尽的评述和研究。相比而言,国内对任碧莲的研究比较零散、缺乏整体性,目前尚无任碧莲研究专著出现;大多以单部作品的研究为主,且多集中于文化身份的探索,挖掘深度不够,对身份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的缺乏深入探究;批评方法单调,仍旧采用华裔文学研究的套路,缺乏对其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此外,与谭恩美和汤婷婷等其他美国华裔作家相比,对任碧莲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待于广大学者开拓视野,探索的新研究思路和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Byers, Michele:Material bodies and performative identities: Mona, Neil, and the Promised Land[J].Philip Roth Studies. Fall,2006,Vol.2 Issue 2,p102,19p.

[2]Echols, Katherine E:Gish Jens World and Town, a Female Bildungsroman Novel of Postmodern Humanism[J].Plaza: Dialogu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Vol 1, No 1(2011): Conference Issue: The American Tapestry;30-35;2161-0010

[3]Heung, Marina: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J].The Women's Review of Books.Sept,1996,Vol.v13 Issue n12,p.p25,1p.

[4]Ho,Jennifer Ann:Understanding Gish Jen [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15.

[5]Mashchenko, Olena:Gish Jen: Loosening The Canyon of the Canon [J]. Respectus Philologicus;2016,Vol.30 Issue 35,p9-14,6p.

[6] Milne, Leah A.:Choosing Displacement: Scalar Variety, Fictional Memoirs, and the American Dream in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and American Son[J].South Atlantic Review. Wntr-Spring,2015,Vol.80 Issue 1,p42,20 p.

[7] Mong,Adrienne: The Chosen Person[J]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996,Vol.159,44,p47.

[8]Partridge,Jeffrey F.,L.:Beyond Multicultural: Cultural Hybridity in the Novels of Gish Jen[J].Beyond Literary Chinatown.p.165-19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2007.

[9] Stephens, Anna Maria : Pot, Melting; In Gish Jen's‘The Love Wife,multicultural can mean multi-troubles[J].San Diego Union-Tribune, The (CA), September 26, 2004 BOOKS 1,2,3, 3pp.

[10]Yardley, Jonathan.:Some of Her Best Friends [J] Washington Post Book World (12 May 1996):3.

[11]Zhang,Yanjun:Sexual Politics and Female Sexuality in Gish Jens Typical American [J] (The Anglo-American language and culture)2.1 (2011):21-41.

[12]陳爱华.跨文化视野下不同自我观的碰撞与融合—评任碧莲的《虎书:艺术、文化与互依型自我》[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5(2).

[13]程爱民,刘婷婷.《典型美国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探索[J].当代外国文学,2003(7).

[14]蒋道超.文化并置和杂交——谈华裔小说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美国人》[J].外国文学,2002(9).

[15]渠荏铄.女性主义视域下《典型的美国人》中特雷萨文化身份的解析[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16]李红燕.任碧莲小说中的身份焦虑[D].兰州大学,2011.

[17]罗媛.论华裔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典型的美国人》中的海伦为例[J]. 外文研究,2016(12).

[18]林琼.多族裔家庭的属性探寻——浅谈小说《爱妾》的创作主题与叙事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

[19]刘丹.言说之中的沉默—谈华裔作家任碧莲和其短篇小说中的叙事声音 [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

[20]马慧.美国华裔文苑两生花——水仙花与任碧莲比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21]马岩.跨越藩篱,追求多元——论华裔美籍女作家任碧莲笔下的“身份表演”[J].中国比较文学,2010(1).

[22]苏晖.华裔美国文学中华人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的嬗变——以《望岩》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J].外国文学研究,2016(12).

[23]徐斐.论《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观[J].青年文学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