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厦语电影是华语电影发展历史中非常特殊的一种电影类型。它以闽南话为对白,广泛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东南亚华人地区。在厦语电影的早期阶段,传统戏曲作品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厦语电影的剧情常由戏曲故事内容改编而来,一方面这些戏曲故事为东南亚华人所熟悉,较容易接受剧情;另一方面,戏曲故事中所宣扬的价值观也得到了东南亚华人的认同,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改编戏曲故事,对厦语电影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厦语电影的传播发展。
【关键词】厦语电影;戏曲故事;改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102-03
厦门语电影(或称之为“厦语电影”“厦语片”)是20世纪中叶前后,在香港制作生产,面向东南亚华人群体(以操持闽南语方言的华人群体为主,下同),以闽南语为语言载体制作的独特的方言电影类型。①1947 年,由菲律宾侨商创办的新光影业公司筹拍了首部港产厦语电影《相逢恨晚》。新光影业公司前往厦门甄选女主演鹭红,后至香港拍摄制作,传播至东南亚地区,华人观众反响强烈。当时厦语电影“每部片子摄制过程约两个星期,制作费用大概4 万元,成本不高,销路又好”,“投资者利润可观,新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面世”。②在厦语电影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戏曲作品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电影剧情往往就是从戏曲故事中改编而得。
一、厦语电影兴起的历史背景
厦语电影的兴起,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中国移民至东南亚所形成的华人群体。在过去的四个世纪中经历过四次移民大潮,东南亚华人总数约3348.6 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 万华人华侨的73. 5%。③而这其中,福建及广东先民“下南洋”,所形成的事实上的华人社会则为厦语电影的勃兴提供了必要条件。其二,闽南语方言所形成的族群联系。语言是仅次于宗教的,使一种文化的人民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人民的要素。④“流寓的福建人”等地域性身份认同,在语言使用上也存在分歧,不同地域的人通过保持并使用自己家乡的语言与其他族群分开。⑤闽南方言成了移民东南亚的闽南族群交流沟通的首选语言。也由此,当厦语电影中的人物讲闽南方言时,旋即迅速拉近了与东南亚华人群体的距离。最后,是特殊政治环境下所衍生的对故土想念。1949年后囿于意识形态对立与隔绝,众多群聚而居的东南亚华侨无法回到中国,对母国故土的想念形成了浓厚的乡愁。厦语电影完全使用闽南语对白,通过乡音的重现,缓解或是慰藉了他们往往难以言喻的乡愁。
要缓解东南亚华人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到中国的强烈乡愁,最大限度上满足这部分群体对于母国的想念,甚至是满足一些从未涉足中国的华人后代对中国的想象,厦语电影就必须要在剧情内容上有精准的选择。早期厦语电影就从对中国传统戏曲作品入手,挑选合适的戏曲故事进行改变,从内容上和价值观上营造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电影故事世界。
二、改编戏曲故事的表现与作用
从内容类型进行划分,厦语电影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厦语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内容主要是以妇女悲情为主,简称“古装片”;第二阶段,也即厦语电影发展的中后期,电影内容主要是反映当代生活,时装歌唱喜剧为主,简称“时装片”。早期,厦语电影多取材于传统戏曲作品,如由歌仔戏传统四大出《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吕蒙正》《什锦记》改编而成的厦语电影,由歌仔戏传统曲目改编而成,故事情节为人熟识⑥。像厦语电影《梁山伯祝英台》上映时,便是以“轰传闽南脍炙人口,十足地道厦语对白,妇孺听得懂”⑦作号召。
厦语电影选择对戏曲故事进行改变,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戏曲作品关系密切。华语电影诞生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华语电影也常常对戏曲作品进行改编。厦语电影选择改编戏曲故事,原因之一是戏曲故事体量庞大,为电影改编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故事原型内容;之二是戏曲故事所营造的价值观往往符合改编需求。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戏曲故事,除了为电影营造戏剧冲突提供了故事原型之外,其故事本身所体现的对于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较为深刻地反映了普通民众的需求,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之三,戏曲故事往往历经数代,普通民众之间口耳相传,故事为大家所熟悉,改编电影省略了许多原本需要前置的背景介绍等环节,令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会有陌生感,较易得到认同。
厦语电影对戏曲故事进行改编时,戏曲作品的来源广泛,除了有从京剧、黄梅戏改编而来之外,不少影片是对闽南民间戏曲进行改编。这类影片的改编,更加地接近闽南族群的本土文化,蕴含了强烈的怀乡情节,更容易为东南亚华人所接受并认可。下表是部分厦语电影对闽南戏曲故事的改编统计:
厦语电影对戏曲故事进行改编,对于东南亚华人而言,除了故事耳熟能详之外,同时也具有对照现实的“参考意义”。如有一类厦语电影古装片中,描写负心汉上京赴考,高中后不认前妻的故事,《赵五娘》《陈世美不认前妻》《百里奚忘恩负义》等即为代表。这一类电影,归纳而言就是“丈夫发迹后抛弃糟糠之妻”的故事。
这类故事,不论是原作还是改编,都带有强烈的作者主观情感色彩,它并不单就“抛弃妻子”这个事件而言,而是体现出了同情怜悯女性不幸遭遇、谴责负心男子卑鄙行径,但同时又期盼“浪子回头”重现家庭和睦的中心思想或是叙事目的。这类故事作品投射在厦语电影上,通过影像叙事的方式,进一步直接体现了叙事目的,让当时的东南亚华人有了深切的观影体会和情感寄托,特别是对于女性观众而言,当时屡发的现实“抛弃妻子”事件让她们心有戚戚。
以传统戏曲故事而言,从“赵五娘”到“秦香莲”,一直都是能打动广大观众的题材故事,特别是能打动中国妇女的题材。厦语电影的这一类影片,电影剧情显示出了强大的传统道德伦理影响,体现出了因果报应、扬善惩恶、褒忠贬奸以及期盼家庭团圆的思维。暂且不论这些影片是否具有封建思想意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具有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面,而观众对此也是予以肯定及欢迎的。
及至后期,为满足南洋电影市场观影需求,厦语电影的时装片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發展,东南亚华人群体除了思念故土,渴求充满传统文化特性的厦语电影之外,同时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时空环境有了更深切的切实体会,自觉或被动或被迫地受到所在国的文化环境影响。他们对于厦语电影的需求产生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能有反映当下生存状态的电影作品出现,以寄托情感、满足情绪宣泄。
厦语电影时装片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取材,原创剧本;但也仍然还有一部分时装片则继续沿用古装片的做法,从戏曲故事中进行选材,进行二次加工改编。但为了适应观影群体的变化,此阶段在进行戏曲故事改编时,将剧情背景等放在了现代。譬如时装片《新琵琶记》就是改编自元高明传奇《琵琶记》。在改编的厦语电影《新琵琶记》中,剧中的男主角蔡伯喈穿上了西装,故事发生地也变成了现代的香港。虽然影像叙事的背景是在现代,但《新琵琶记》所反映的褒扬传统女性隐忍坚强、贤良淑德,谴责忘恩负义之徒,以及提倡宽恕及圆满结局的意图,却是与原戏曲故事价值观如出一辙的。下表是对电影与原作戏曲故事之间的比较⑧。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新琵琶记》这部影片的改编,尽量地贴近现实生活、实际情况,以适应观众所处环境的特点。近代飘零海外的华人由于社会网络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导致道德的冲突以至家庭变乱的现实处境遥相呼应,华侨妇女对自己婚姻关系不稳定状态的潜藏恐惧⑨。《新琵琶记》通过对《琵琶记》故事的“归化”改编,迎合了当时观影群体的内心需求,可以说,厦语电影对戏曲故事改编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当时电影人的必然主观选择。
三、结语
厦语电影的产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厦语电影故事内容大量取材戏曲故事,满足了东南亚华人群体的思乡情怀,这一现象同时也是对20 世纪中叶海外华人社会的反映及真实写照。厦语电影从传统戏曲作品中汲取题材,根据戏曲故事进行改编,充分反映了出影片创作者的价值观诉求,体现了传统伦理道德以及价值取向。而这些价值观与观影群体的价值取向是统一的,是得到其认可的。因此,观众广泛、普遍接受厦语电影,电影的迅速传播及发展也就有了较坚实的群众基础。
注释:
①吴航.闽南地域文化与国族想象:“冷战”中的厦语片[J].《当代电影》,2017,(7):144.
②洪卜仁.厦门电影百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
③庄国土.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④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⑤韩晓明.东南亚华人身份认同变化对汉语传播的影响及前瞻[J],《语言文字运用》,2016(4):94.
⑥黄宁. “文学叙事”在厦语电影中的作用及表现》[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77.
⑦吴君玉.香港厦语电影的兴衰与题材的流变[J].《电影艺术》,2012 ( 7) : 97 - 104.
⑧吴航.闽南地域文化与国族想象:“冷战”中的厦语片[J],《当代电影》,2017(7):147.
⑨吴君玉.香港厦语电影的兴衰与题材的流变[J].电影艺术,2012 ( 7) :100.
参考文献:
[1] 吴君玉.香港厦语电影的兴衰与题材的流变[J].电影艺术,2012 (7).
[2] 管雪莲.厦语片的兴衰与厦门海港地位变迁[J].集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 李丽芳.影像叙事对文学叙事的承接与超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4] 杨芳芳.从文学叙事到新闻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6 (8).
[5] 吴君玉.香港厦语电影访踪[M].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2012.
[6] 叶龙彦.春花梦露: 正宗台语电影兴衰录[M].台北: 博雅书社,1999.
[7] 张文红.与文学同行: 从文学叙事到影像叙事[J].甘肃社会科学,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