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万玲
摘 要:以劣构问题为視角,阐述当前高校精准认定的现状与问题。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特殊群体、学生消费等认定因素中因信息不对称、真假难以核查以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其他因素被忽略或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尝试将劣构问题与具体情境联系,提出进一步优化方案,以求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真实性、精准性和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精准认定;劣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7-0194-02
一、精准认定的背景及概念
为了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问题,国务院于2007年印发《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经过十多年的健全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奖、助、贷、勤、减、免、补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阐述了精准扶贫理念,并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解决好“精准认定”、“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的问题。
教育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认定是实现精准资助的基础。精准的词义为精炼、准确。所谓精准认定,即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状况,建立科学的认定体系进行精确识别,实现认定结果与学生实际情况最大程度的统一,最大限度发挥资助效能。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地位凸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高校资助工作还有很多问题要应对。本文结合当前高校精准认定中的实际情况,分析精准认定中的劣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推进教育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精准认定中存在的劣构问题
美国教育专家乔纳森把问题分为“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良构问题指有清晰明确的条件界定,可运用一系列的概念、规则、方法和原理得到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答案的问题。与之相反为劣构问题,指无明确条件界定,问题描述模棱两可,问题构成存在未知或不可知部分,不存在或具有多种求解方法(D.H.Jonassen,钟志贤,谢榕琴,2003)。在精准资助中所面临的问题大多都为劣构问题,如家庭收入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提高在精准认定中劣构问题的准确性,将从根本上解决精准资助的重难点。
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中简称《指导意见》)中规定困难认定的依据分为六类:家庭经济、特殊群体、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突发状况、学生消费、其他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下面将展开分析。
(一)家庭经济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家庭收入来源类型主要分为:(1)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其他劳动收入;(2)离退休金、基本养老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3)继承、接受赠予、出租或出售家庭财产获得的收入;(4)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股票、博彩收入;(5)经商、办厂以及从事种植业、养植业、加工业扣除必要成本后的收入;(6)赡养费、抚(扶)养费;(7)自谋职业收入;(8)其他应当计入家庭的收入。因税收制度不健全、收入信息不透明,以及隐性收入、地下经济的存在,无法获得真实、全面的家庭收支信息,在困难认定过程中,家庭经济信息全凭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录入,导致认定较易出现误差。
(二)特殊群体
《指导意见》中规定,特殊群体主要指特困供养人员、城镇低收入困难家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建档立卡家庭、特困职工子女、优抚对象(含烈士子女、牺牲军人亲属)、因公牺牲警察子女、残疾学生、残疾人子女、父母一方抚养、孤儿等情况。对特殊群体的认定以申请学生主动向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残联等部门请求出具的证明作为依据,但实际操作中存在个别学生因自尊心、面子问题或信息不对称问题无法提供证明材料,导致应受助学生错过受助机会。另外,个别学生因利益驱使提供假证明,对于材料的真实性较难判断,并且遵循以信任为先的原则,对于学生提供的材料视为真实有效,以至于造成认定失误。
(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申请学生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生家庭的收支状况,另外,高校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着学生的求学成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然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程度较难评价,在困难认定中往往忽略该因素的评价,对国家核定的680个贫困县(区)、680个贫困县以外的革命老区、广东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等贫困生高发地无区别对待,影响认定的精准度。
(四)突发状况
困难认定中的突发状况指家庭遭受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等,以受灾时间为“一年内受灾”、“一年以上两年以内”两个时间节点进行评定。在困难认定的过程中因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突发意外无统一明确的解释,以及对突发状况带来的损失缺乏定损数据,对于突发状况的判定也是精准认定中的主要劣构问题。
(五)学生消费
学生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经济实力。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水平,不同专业的学费、住宿费、资料费,以及不同的消费观、消费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消费水平。同时,随着消费方式的多样化,对学生消费行为的观测,已经不能简单地通过调查饭卡消费情况、学杂费缴费情况进行判断。学生消费水平的多样性、复杂性也使得这一因素成为一个劣构问题。
(六)其他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
其他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包括家庭成员人数、赡养老人、在学人数、是否有大病患等。家庭人员多,子女上学人数多、收入低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困难认定中对在学人数以“2人以上”“2人以下”作为指标区分,而对于九年、高中、中专、职高、大专、本科等未做细分分析,不同学习阶段产生的成本有所不同。另外,家庭信息的录入要求取用户口本中的信息,实际认定工作中户口本中诸多信息未及时更新,如家庭成员文化水平、职业等信息,严重影响困难认定的精准度。
目前,广东省家庭經济困难学生认定主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家庭信息材料,由学校按统一模板要求录入到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计算学生各指标分数进行认定,并根据认定结果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表面上各项因素的标准清晰明确,操作科学规范,但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真实信息难辨等原因,导致实际操作中难以对上述六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真正全面的核实。另外,由于部分因素维度操作化程度不够或被忽略等问题,而使得表面上看起来合理的精准认定在实际操作中成为劣构问题,导致认定精准度不高,影响资助的公平、公正。
三、对策
劣构问题作为困难认定中的常见问题,鉴于其解决方案的难以获得以及解决过程的复杂性,本文尝试将精准认定中的上述劣构问题与具体情境紧密联系,提出以下优化方案,以期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真实性、精准性和科学化水平。
(一)完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健全困难认定评价体系
首先,完善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打造政府、社会、高校等机构信息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学生通过资助系统提出申请、提交材料,高校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核、监管等,建立完善的税收体系、信用体系,降低经济困难认定难度。其次,不断健全科学的困难认定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分和增加评价指标,如对九年义务教育、高中、中专、职高、大专、本科分别评分,提升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更全面精准地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状况。总之,应坚持解决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相结合,通过定性分析修正量化结果,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认定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及操作性,从根本上突破精准认定的难点。
(二)强化监控和评估机制,完善监督和惩罚体系
劣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一般被概括为表征问题、解决问题、监控和评估问题三个阶段(Hong N.S.,杜娟,盛群力,2008)。监控和评估阶段主要是持续不断地对解决过程进行评估与监控,不断改进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首先应加强对困难认定中申请、调查、评议、公示等环节进行监控与评估,对困难认定各环节进行反馈、评价,改善困难认定各环节的真实性、精准度。其次,健全监督和惩罚机制,群众监督与抽样审核双管齐下,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及时地调整和更新贫困生的基本信息,使认定工作更精准化、科学化。同时,推进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法治化,严惩弄虚作假,增加学生的违规成本,提高困难认定材料的真实性。
(三)构建精准育人体系,加强学生价值观培养
解决良构问题可从认知成分中进行,而劣构问题因为情境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认知与非认知成分(价值观、信念等)共同进行问题的解决。资助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劣构问题的解决思路,从源头上改变困难认定工作方式,将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价值观培育为核心,构建精神追求、人格养成、素质培育三位一体的精准育人体系。同时,把握新生教育、毕业教育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对大一新生进行诚信建档立卡,对高年级学生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感恩教育,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贷款还款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其自信自强、健康向上的健全人格。
结语
精准认定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确保资助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问题。在资助的路上,需要把资助金按轻重缓急分档次地给予那些最需要资助的学生,确保符合资助政策的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应助尽助,谁贫困就资助谁,该资助的一个不能少,不该资助的一个不能有。
参考文献:
[1] 蔡红建,薛单,王兵团.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的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100-103,16.
[2] Namsoo Shin Hong,杜娟,盛群力.解决良构问题与非良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8,(6):23-31.
[3] David H.Jonassen,钟志贤,谢榕琴.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61-66.
[责任编辑 陈 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