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方位理解诗歌的情境中朗诵

2019-08-01 01:30潘文亚
课外语文·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朗诵诗歌情境

潘文亚

【摘要】诗歌是墨客以高度凝练的说话、必然的韵律节拍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志向的一种文学文体。诗歌朗诵是朗诵中主要的文学样式,在全方位理解诗歌的情境中朗诵,根据诗歌的特点,朗诵者要做到:了解背景,倾吐诗人心声;理解感受,把握诗人情感;挖掘意蕴,品味诗人意愿;融情于景,融于诗歌意境;配乐歌咏,展现韵脚节律。

【关键词】诗歌;朗诵;情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背景,倾吐诗人心声

诗人所作诗歌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因此在朗诵诗歌之前,要先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作这首诗时的心境,让自己的感情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以诗人的身份去朗诵,倾吐诗人心声。

例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写于亡国三年后,此时李煜也已被囚禁三年,看到眼前景,想到往前事,对故国的强烈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诗人以凝练幽美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今朝,景物与人事融为一体抒写亡国之痛,经由自然的恒久和人事的沧桑把蕴蓄于胸中的悔痛愁悲之情一泻而出。因此朗诵这首词时要注意对问句的处理,在朗诵时不必一气呵成,靠停顿、延长字音的方式切分词句,将表现词人无尽愁绪的词句如“何时了”“知多少”“不堪回首”“几多愁”凸显出来。最后读到“向东流”的时候,要有心随水流而去的感觉。整首词诵读时要有长叹、叹息、世事难料、心灰意冷的感觉。

二、理解感受,把握诗人情感

在朗读诗歌时,需要理解诗人感受,不感受诗人的情感及其作品的意韵,自己就无法被感动,从而读不出诗歌的感情。

朗读诗歌时要有切身感受,一方面要理解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在不同的心境下,诗人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对同一事物、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体会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对于理解诗人感受,把握诗人情感就十分重要。

例如杜甫的七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作于唐朝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季,那时唐军光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正流于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流散流荡糊口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以饱含豪情的翰墨,写下了这首忽闻兵变已平的喜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的到处颂扬的名作。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写忽闻成功收复失地喜讯之后的无法克制的还乡喜悦与收复失地的快意之情。因此朗诵这首诗时应把诗中诗人忽闻此消息的惊喜、激昂的心情朗诵出来。“忽传”要读出捷报频突至,惊喜的感觉,读时要收声提气,用较高音读。“漫卷诗书喜欲狂”要读出狂喜的感觉,“喜”用低音读,“狂”要稍微扬起,为下句做铺垫。“白日放歌须纵酒”语势稍高,“青春作伴好还乡”语势稍低,读出畅快的感觉,最后一句中的“穿”和“向”要吐字有力,并适当延长音调,表明诗人的归心似箭。

另一方面要理解诗歌的主题内容。有些诗歌的文字表面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距离,诗人会使用一种隐晦的手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在意象之中。因此,要通过诗句理解诗人背后的情感,就需要理解作品的主题内容。例如初唐名臣虞世南的《蝉》。这是一首具有典范作用的咏物诗。咏物诗以物喻人,具备浓烈的象征性。文人因蝉居高饮露,是以把蝉象征孤高廉洁,诗人以蝉自喻,表达自身孤高廉洁的情操。

因此朗诵时要把诗人的高洁品质朗诵出来。开头平缓低沉,慢慢声音高昂,最后一句中的“非”字重读。

三、挖掘意蕴,品味诗人意愿

诗歌反映现实生活、语言洗练凝缩。在极短的篇幅里,用最精辟的语言和最鲜明的形象,高度集中地概括最典型、最有特征性、最激动人心的事件、生活。这就有待朗诵者去开垦、去挖掘出诗歌的内在含义。

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首诗是写今年今日看人而人不在,景依旧不变。对这首诗,若是不细心揣摩,发掘内涵,还认为墨客是以喜悦之情回想往日情怀。细心揣摩,发掘内涵,就会发现这是诗人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极忧愁衰落的意境。“在去年今日的这个庄园里,庄园里的这个女子脸色美得像桃花一样,和桃花相映生辉,而今日桃花依旧,可那位像桃花一样美的女子已经寻不到了”,诗人的哀愁失落感跃然纸上。因此在朗读时就要把“今日、人面、桃花”作为重音,“何处去、笑春风”声音拉长,读出诗人的哀愁失落之情,这样才能把诗的意蕴展现出来。挖掘意蕴,品味诗人意愿,就是朗诵时要在字里行间找到诗人的内心独白,透过诗句挖掘意蕴,品味诗人内在的情感,真實的意愿。

四、融情于景,融于诗歌意境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是诗的一大特点。诗歌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概括性的具体形象和为现实生活所抒发的强烈感情三者互相渗透、共同融合而凝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进入这种艺术境界,你不但进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而且你的心潮也会随着诗的情感的变化而激荡。因此,朗诵者在朗诵时要想达到“情景交融,意与境和,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就需要将听众引入诗境。如何才能将听众引入诗歌意境呢?朗诵者要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在自己的内心树立诗歌意境的清晰画面,并沉浸在这一画面中,如身临其境,朗诵时言之有物,这样才能使观众看到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景物,将观众引入其诗境,从而使观众如临其境。

例如杜甫的《登高》,这首诗给人一种荒凉萧瑟之感。诗圣融情于景,将小我出身之悲、愁闷不得志之苦融于悲惨的秋天景色当中,读来心伤之情喷涌而出。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秋景;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之景;颈联描写由异乡漂泊到多病残生;尾联写时事艰难,白发繁多,潦倒不堪。前四句写秋之悲凉萧瑟之景,后四句抒身事、家事、国事之情。因此朗诵前四句时,朗诵者要融情于景,把诗人登高后看到的萧瑟悲凉的秋景融于情感之中,朗诵时要声音低沉,句句含悲情;朗诵后四句时,朗诵者要着重抒发诗人对国运艰难的苦恨与漂泊异乡、潦倒多病的无奈,朗诵时要抑扬顿挫,句句抒悲情。要句句 “看到”景,达到情与景,意与境交融为一,给听众产生强大的感染力。

五、配乐歌咏,展示韵脚节律

优美的韵律是诗歌的又一特征。诗歌只有韵律协调优美,朗诵起来才能朗朗上口,铿锵动听。是以,在朗诵诗歌时就要展现韵脚节律,就犹如音乐的节奏,有雄壮气焰的交响乐章,也有潺潺流水的小调。需要注意的是,诗的韵律必须从属于诗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与诗的音乐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朗诵者一定要“因情赋声,以声传情”,达到声情并茂的要求。

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的上阕是要写元 夕夜,满城灯火,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火树银花,歌舞繁闹的热闹景象。下阕写观灯看花的女子们,一个个装扮得浓妆艳抹,身带幽香,一路欢歌笑语,从词人面前走过,但却没有一个人是词人要寻觅的。经由千百次的觅寻,忽然在灯火之外发现了她。人们都在纵情地狂欢,陶醉在喧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灯火阑珊以外。词人先用大量翰墨衬托着元夕的热烈情形,末了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僻作尾,构成了猛烈光鲜的对照。因此,在朗诵时不仅要注意这首词的韵律,也要读出诗人的孤高的情感。上阕读时应气息充沛,语气洒脱,语势变化大开大阖,下阕应用声柔和,语调婉转低回,气息绵长,以增加情韵。

参考文献

[1]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胡敏,林素韵.朗诵主持演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朗诵诗歌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诗歌岛·八面来风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