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桐
【关键词】结肠胶囊内镜;结肠癌;炎症性肠病
【中图分类号】R17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255-01
据报道,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疾病中排名第三,世界上每年因结肠癌死亡的人数高达50万,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8.4%。传统的结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结肠腺瘤等癌前病变,并阻止其发生结肠癌的可能性。然而,结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有创检查,结肠镜检查具有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由于结肠过长或扭曲,急性转向可导致结肠镜检查失败,结肠检查完成率约为90%。结肠胶囊内镜(colon capsule endoscopy,CCE)是一种新开发的结肠镜检查技术,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是结肠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1 结肠胶囊内镜技术特点
结肠胶囊内镜系统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用于检查整个结肠,以非充气状态捕获肠道和粘膜的图像。与CCE-1相比,CCE-2有以下变化:(1)摄像机的视角从154°延伸到172°,双面摄像机可以覆盖结肠直肠粘膜360°;(2)自适应帧率模式,胶囊自适应拍摄频率从4F/s到35F/s不等。该模式的实现取决于CCE-2系统中数据记录器的图像识别功能和胶囊内镜与数据记录器之间的“双向通信”功能。DR3数据记录器可以接收胶囊捕获的图像,实时分析图像,并调整图像捕获频率。当DR3数据记录器意识到胶囊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会将射频降低到4F/s;当感知结肠胶囊的运动状态时,射频将被调节到35F/s。此功能可节省电池并减轻冗余图像的负担。当DR3识别出胶囊在胃中时,它将保持6F/s的射击频率。如果胶囊在1小时后仍然在胃中,它将向传感器发送振动信号以通知患者服用促运动药物。当结肠胶囊内窥镜检测到小肠绒毛时,DR3将振动并发出吱吱声以提醒患者继续肠道准备程序,通知患者服用泻药以通过小肠加速胶囊。
2 结肠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
2.1 结肠息肉与结肠癌 CCE-1对结肠息肉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为中等,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受肠道清洁度的影响。Van Gossum等[1]在2009年进行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对照研究显示,在328名受试者中,CCE对结肠息肉大于6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和84%,对于晚期腺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和79%,对结肠癌的敏感性为74%。
2.2 炎症性肠病 CCE在炎性肠病中的主要作用是评估疾病活动监测期间的粘膜恢复状况。由于CCE无法进行组织学活检,因此监测炎症性肠病的数据还不够充分。Sung等[2]应用CCE1进行一项大型研究数据显示,与传统结肠镜相比,CCE探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75%。
2.3 在结肠镜检查不完全患者中的应用 在结肠镜检查困难的患者中,结肠镜检查未到达盲肠的可能性高达1%至43%。在34例不完全结肠镜检查的前瞻性研究中,CCE以接近常规结肠镜检查的85.3%的比率完成,58.8%的患者在检查后有治疗计划。2014年,FDA批准在不完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使用CCE-2。
2.4 禁忌证和并发症 结肠胶囊内镜检查的禁忌证与小肠胶囊内镜类似。吞咽障碍者不能进行CCE检查。CE微波传播可能存在潜在致畸风险,因此怀孕人群为相对禁忌证人群。有肠梗阻或可疑肠梗阻者不应行CCE,避免CCE滞留。心脏起搏器和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可能会和CCE产生干扰,不应行CCE检查。CCE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检查过程,CCE并发症主要来源于肠道准备。Tal等[3]总结了11项CCE检查的研究,包括1600例检查者,统计发现轻中度并发症的发生率达4.1%,包括恶心、呕吐、头痛、腹痛、乏力、由电极胶带引起的过敏性皮疹等;重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49%,如低钾血症、心力衰竭、胶囊滞留、肠穿孔等。
3 肠道准备方案研究
研究发现,胶囊内镜对结肠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与肠道准备的清洁程度密切相关。CCE的肠道制剂不仅限于改善肠道的清洁度,还通过向肠腔填充清洁液体以扩张肠壁并促进胶囊的运动,从而确保胶囊在电池生命期间可以完成检查。在CCE开发之初,使用与传统结肠镜检查相同的肠道准备计划进行制备,结果显示病变的诊断率非常低。随后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药物的时间和剂量,包括饮食、栓剂使用、促动力学和不同的外排剂。研究发现:(1)间断摄入PEG(2L+2L)对于提高结肠清除率具有较高优势;(2)使用磷酸钠促进剂可以提高胶囊排出率,低剂量磷酸钠摄入可以明显提高CCE的排出率,且无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等副反应。
4 展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结肠胶囊内镜的以下几个方面将成为未来的热门研究课题:(1)准确测量病变大小,如使用胶囊软件准确测量息肉大小;(2)光谱成像,色彩增强技术已包含在给定的胶囊内镜读取系统可用于结肠图像分析;(3)开发了计算机主动学习图像解释、辅助分析和演示功能;(4)体外实时操作胶囊和实时成像。在结肠中,已经证实了磁控胶囊内镜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并且预期它在不久的将来在结肠病变的检测和监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
參考文献:
[1]Van Gossum A,Munoz-Navas M,Navas MM,et al.Capsule endoscopy versus colonoscopy for the detection of polyps and cancer[ J].N Engl J Med,2009,361(3):264-270.
[2]Sung J,Ho KY,Chiu HM,et al.The use of Pillcam Colon in assessing mucosal inflammation in ulcerative colitis:a multicenter study[ J].Endoscopy,2012,44(8):754-758.
[3]Tal AO,Vermehren J,Albert JG.Colon capsule endoscop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4):16596-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