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9-08-01 01:45顾怀志陆圣华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高龄患者骨质疏松

顾怀志 陆圣华

【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35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试验组,3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比较近期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显著较对照组(77.15%)高, P<0.05。结论:针对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FHPR治疗较PFNA治疗短期效果更为理想,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高龄患者;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071-02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中,受骨质疏松影响较大,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上述骨折情况患者较多,对临床治疗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1]。针对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方式应用广泛,短期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值得进一步探究。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探究了不同术式对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0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对照组,35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1-80岁,平均(70.83±2.44)岁,其中Ⅳ型19例,Ⅴ型16例;试验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61-80岁,平均(70.83±2.44)岁,其中Ⅳ型20例,Ⅴ型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对结果影响较小,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PFNA治疗,患者仰卧,患侧臀部垫高,监测下肢外展40-50度,患侧下肢内收10-15度,进行牵引复位,临时固定后确定大转子顶点位置,朝向近端设置3-5cm切口,确定正位大转子顶点、侧位前中1/3交界位置,由此置入导针,在C型臂引导下扩充近端入口和骨髓道,放入合适主钉,打入合适长度螺旋刀片,锁紧后拧入远端锁钉螺钉;试验组给予FHPR治疗,患者取对侧卧位,经由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确定小转子上方位置,截断股骨颈,将股骨头取出,随后进行骨折复位,重建股骨距1.5cm,钢丝捆绑固定骨折块,若患者伴有大转子骨折情况,应复位后予以钢丝固定,使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术后给予头孢唑林钠抗感染处理,给药持续48h。

1.3 观察指标

短期疗效评估,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估,参考文献[2]拟定评估标准,显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关节活动受限低于20度,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状态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效:关节活动受限21-30度,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不佳,并发症需对症处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前两个等级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通过分析x2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

2 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显著较对照组(77.15%)高, 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龄人口居多,相应地老年群体常见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骨折类型之一,患者年龄较高,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情况,轻微外伤也存在诱发骨折风险,且多伴有大小粗粉碎情况,严重威胁患者安全,因此临床需结合高龄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显著较对照组(77.15%)高, 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随着固定材料的创新与发展,PFNA治疗在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应用广泛,更接近于下肢力线,且应力作用小,抗剪切能力较强,并且主钉、螺旋刀片可进行锁定,稳定性更为理想,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但是由于患者伴有明显骨质疏松情况,固定难度增加,且存在螺旋刀片切出股骨头情况,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长,近期效果不理想。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创伤小优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早期康复活动开展,更适用于高龄患者,且操作过程中可在直视下对移位小粗隆实施钢丝捆扎,促进髂腰肌力学止点恢复,进而维持髂腰肌理想,同时目前手术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使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操作优势明显,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近期疗效突出。

综上,针对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FHPR治疗较PFNA治疗短期效果更为理想,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陳剑虹, 李顺东, 童培建, 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6,24(2):18-21.

[2]汪礼军, 杨秀江, 刘剑,等. 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 重庆医学, 2017,46(01):123-125.

猜你喜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高龄患者骨质疏松
全麻下高龄患者腹腔手术体温护理对照研究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加长型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23例疗效观察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