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9-08-01 01:45喇登海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喇登海

【摘要】目的:探究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清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C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UN及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可獲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利于降低血清相关指标,提高尿肌酐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血清指标

【中图分类号】R82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6-042-0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因素所引发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性损害,肾脏无法维持其基本的代谢功能,造成患者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体内代谢产物潴留等,最终导致终末期肾衰竭[1]。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采用对症治疗的方式,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则采用替代治疗,但由于肾源等因素,替代治疗在临床上推广较为困难。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保护残余肾功能的同时延缓了肾衰竭病程的进展[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纳入标准:西医符合《肾脏病学》[3]中关于慢性肾脏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关于脾肾气虚、湿浊内蕴证相关诊断标准;可耐受本次治疗;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组织严重感染;对本次药物敏感者。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52.68±3.87)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26±0.75)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3.12±3.04)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5.37±0.8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饮食中以高热量、优质蛋白、低盐食物为主,并做好维生素的补充;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血压;另给予益比奥皮下注射,纠正贫血,1次/周,需维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稳定及酸碱平衡;对于存在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组方如下:制大黄6g,泽泻、怀牛膝各10g,陈皮12g,山萸肉、茯苓、熟地、山药、仙灵脾、枳实各15g,丹参20g。若气虚,可加白术及黄芪;若湿浊中阻,可加佩兰、砂仁、藿香;水湿甚者,加车前子、茯苓皮、猪苓。将上述组方用水煎熬取汁400ml,分别于早晚服用,1剂/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即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制定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内生肌肝清除率增加幅度>20%,血肌酐下降幅度>2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内生肌肝清除率增加幅度>10%,血肌酐下降幅度>1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缓解。(2)于治疗3个疗程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ml,采用尿素酶法测定尿素氮(BUN)、Jaffe′s反应测定尿肌酐清除率(Ccr)、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SCr)。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清相关指标 观察组治疗后BUN及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具有不可逆性,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暂无特效药物,仅仅给予对症治疗或替代疗法、器官移植等,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欠佳。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

中医将慢性肾功能衰竭归结为“水肿”、“腰痛”、“癃闭”等范畴。《金匮·虚劳病篇》记载:“五脏虚损,以脾肾为主。”肾脏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水。肾为水脏,全身水液代谢均依赖于肾气之蒸腾。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较长,且病情迁延不愈,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累及肾脏,造成肾之阳气虚衰,无法化浊,使得湿浊停留在体内[5]。因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应以补肾活血、祛湿泄浊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C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UN及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联合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利于促进肾功能恢复。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组方中山药可健脾益肾;茯苓利水渗湿;熟地补肾益血;仙灵脾可温补肾阳;黄芪可益肺脾;怀牛膝强筋骨、补肝肾;丹参具有活血功效;枳实行气消积;陈皮健脾行气;大黄可活血通腑泄浊。诸药合用,可奏补脾益肾、活血泄浊之功。现代药理学表明[6],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为大黄蹂质,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可抑制其分解,促进尿素及肌酐的排泄,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此外,大黄还对肾小球系膜细胞造成影响,通过抑制细胞DNA及蛋白质的合成,达到抑制系膜细胞的增殖,减缓残余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的进展,从而降低肾脏中的细胞代谢,缓解肾脏损伤。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补肾活血降逆泄浊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减缓肾功能衰退进程、改善肾脏损伤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坤堂,王迪,杜滨,等.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比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6,18(7):425-429.

[2]张硕,朱玲萍,高继宁.益肾泄浊活血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83-84.

[3]王海燕.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85-1395.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7.

[5]张永锋,陈刚毅.活血化瘀中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电解质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4):3790-3793.

[6]任德伟,郑劲,余霄.肾心康胶囊联合温脾泄浊汤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2):199-201.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进展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
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