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019-08-01 08:40陈文渊
记者摇篮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必要性中职

陈文渊

【摘 要】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站数量为506万个,按照一个网站需要1到2人进行内容制作和维护,全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岗位需求约为1000万个。这还不包括大量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公众平台。加之行政、企事业单位对网络营销、文化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关键词】中职   网络与新媒体   人才需求   必要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是基于传统学科划分,存在着学科体系与学科属性边界不清、专业师资供给不足、因人设课等问题,对网络与新媒体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也掌握不够,种种结构性矛盾导致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的盲目性。为此我们将研究在中职学校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该专业的市场需求、人才规格及培养模式等进行调研。

一、我国互联网和新媒体发展的基本状况

1.网络普及高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网民的数量在逐年增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

2.新媒体产业环境向好。我国正处于消费升级的新时代,为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新一轮传播技术推动与国家政策和资本的引导下,我国新媒体发展生机勃勃。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网络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不断升级,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深化。如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并在5G的布局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扶持下,新媒体产业迅猛发展,大数据、直播、短视频、VR、MR等多种新媒体形态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二、上海网络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上海市“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指出,上海将努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到2020年基本建成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在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市不断深化媒体改革,提升扩大重点新媒体项目和品牌影响力。除成功引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央广视讯等龙头企业外,还大力培育本土新媒体产業,如上海观察、澎湃新闻、界面、看看新闻、阿基米德等具有强大内容生产力和影响力的新型媒体。

三、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

1.网络与新媒体人才能力尚存不足。根据文献调研与问卷调查的结论,皆反映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能力仍有待提升和改善。当前从业人员多是从传统媒体硬性转型为新媒体从业人员,很难迅速或彻底从传统媒体思维转变到新媒体互联网思维。过去掌握的报纸排版、线性编辑等传统技术与新媒体下的智能设备产生强烈对抗,实践应用能力不足,难以快速入手,缺乏行业前沿知识,对传统媒体转型和新媒体快速成长造成影响。

2.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数量明显短缺。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受益于高新技术以及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新闻信息采集与生产、新闻产品形态与传播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与创新性的发展趋势。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GPS定位等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媒体信息生产机制中,单纯的业务型人才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新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日益紧缺。

3.网络与新媒体培养与需求存在脱节。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体制的影响,重基础理论、轻应用实践,使得专业人才很难与现实需要相适应,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目前各高校在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基本上都无成熟经验,大多是依靠教师个人资源或学院原有基础在摸着石头过河。这种“各显神通”的方式,并不是真正的多元化、特色化,恰恰暴露出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新媒体课改过多依赖教师个人素质和理念,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和有效的保障措施。

四、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规格调研

通过调研我们得知,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从业人员基本上分为网络建设、新媒体内容创作与编辑和新媒体传播服务三大类。第一类网络研发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程测试;第二类新媒体内容创作与编辑包括网络文案制作和编辑、音视频制作和编辑、播音主持、客户服务、数据分析等;第三类网络传播包括策划文案、宣传公关、产品销售。其中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人员因为涉及工作领域较广,因此需求量最大,现从业人员以中职和高职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多。

依据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规格,中职层次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主要面向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从事文案创作、短视频拍摄和剪辑、视频包装、音频制作等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五、调研结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被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大批网络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伴随着行业的发展,企业对网络与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网络与新媒体是新兴事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比较少,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除了人才紧缺以外,企业在用工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初入职员工理论强、实践能力差,企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其次是人员流动性大,这也是目前新媒体行业常见的一个问题;还有就是用工成本高,由于所有员工几乎都来自于高职及本科院校,所以他们的工资起点就比较高。以上这些问题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来讲压力非常大,而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中小型企业将成为未来人才招聘的主力军。在培养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上,中职生具有一定优势。因为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中职生动手能力强、工作踏实、有实践经验,用工成本也相对较低。因此,中职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作者单位:上海商业会计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明德,刘婵君.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M].传媒,2017;

[2]刘赟,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必要性中职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