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行走在课程路上

2019-08-01 16:14曾祥琼新都区北星小学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校本学科理念

文_曾祥琼 新都区北星小学

每年开学季,北星小学校园里总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奔走相告,家长们议论纷纷,老师们倾情推荐。原来,北星的课程超市又开业了。

为了选到心仪的课程,星娃们总想自作主张果断出手;为了优中选优,星爸星妈们总是左顾右盼试图包办;为了圈粉无数,成为网红课程,老师们课程设计时精益求精,课程宣传上百般武艺。

这就是北星的课程生态,一种北星人为之喜、为之忧、为之思、为之虑的全体总动员的课程生态。

三次迭代,厘清课程哲学

北星是一所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新建校,特殊的使命决定了我们一开校就要承受课程建设的挑战与压力。

2017年8月,我们在对课程理论零认知的情况下,靠模仿构建了北星1.0版课程---慧课程1+X。慧课程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启慧教育”提出,旨在通过课程培养有智慧德性的少年;“1”表示国家基础课程,通过近亲课程的整合,把国家基础课程分成五个领域(语言与表达、思维与科技、艺术与审美、品德与法制、体育与健康);“X”表示在国家基础上开发的校本课程。在孔子“六艺”的启发下,我们开发出了“新七艺”课程,包含“诗、书、礼、乐、思、动、创”七个种类。

然而,纵观整个课程方案,存在内容拼盘,缺乏逻辑的问题。它的不足让我们认识到课程不能空穴来风,一定得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在哪里?

2018年暑假,通过课程阅读,我们知道课程生长点始于学校的顶层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根据办学理念确定课程理念、结合育人目标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目标一一对应,设置与之匹配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厘清了课程的设计逻辑,我们在启慧教育的契领下,提出了一系列以“慧”贯穿的理念目标,初创了北星2.0版课程-——三阶达慧课程。三阶达慧课程由奠基积蕴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融合创生课程构成,课程结构呈螺旋上升状,旨在层层递进开启学生的智慧。但这版课程追求结构丰满却忽视了课程目标与结构内容的一一对应,课程的逻辑线就此断开。

恰逢新都区课程建设元年,2019年北星再次掀起了课程重构的热潮。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课程重构小组的老师们再度聚首,北星课程3.O版---启明星课程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挖掘校名“北星点亮”之寓意,萃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深义,以“明”为主线,提出了启明教育的办学理念;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培养明心明行的灵性少年这一育人目标顺势而生。与之匹配的启明星课程理念——让每一个星都亮晶晶,启明星课程五大目标——约礼以明、悦读以明、敏思以明、达美以明、力行以明也随之敲定。以明育德、以明启思、以明怡情、以明导行,我们横向整合了学校所有学科与活动,纵向跨越了全学段梳理出每个课程群的目标序列(高中低段),为启明星课程全程全面全体育人找准了方向。

五群二类三层面,明晰课程结构

如果说课程理念与目标是课程的灵魂,那么课程结构与内容则是课程的骨骼与血肉。

对应课程理念目标,北星构建起了五群二类三层面的课程结构。五群指无缝对接了五大课程目标的五大课程群(品明课程群、文明课程群、理明课程群、艺明课程群和行明课程群)。二类将每个课程群分成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两种类型,核心课程由国家及地方课程构成,拓展课程由彰显办学特色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构成。

三层面则是校本拓展课程的三种类型。类学科课程是类似学科的课程,主要是学习某个专题的知识,培养相关的能力。如理明课程群中的思维加油站课程就是从数学学科单列出来,旨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课程。综合课程是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有机融合的课程。如艺明课程中的梨园摘星课程,是以川剧作为课程资源、将川剧造型、川剧唱腔、川剧身段作为教学内容,打造音乐与美术的融合课程。活动课程就是以学生体验与感知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课程。品明课程群中的星娃当家课程,创设丰富多彩的社会化模拟小机构,让星娃们在职业角色体验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五群二类三层面为课程骨架,以序列化系统性的课程内容为血肉,启明星课程体系就这样成型了。

三大途径,落地课程实施

纵观启明星课程,体量巨大与课时固定的矛盾不得不让我们直面这样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施那么多课程?怎样调和国家课程中心地位与校本课程个性选择的矛盾?

首先,我们在保证核心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当前新高考改革下课程标准修改的理念,北星尝试采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来实施核心课程,即以学科“大概念”为整合器,以单元内容为依托,整合单元零散的、细碎的学科知识点,建立指向学科本质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思维,结构化认知。整合意味着聚焦,聚焦意味着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充分的事,核心课程节约出的课时为拓展课程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而拓展课程则采用嵌入式、阶段化和选择性三大方式滚动实施。嵌入式指拓展课程中的某些类学科课程无需专门设置课时,只需嵌入到核心课程中借用其实时来实施。比如快乐doremi口风琴课程满足课标中“乐器进课堂”的要求,利用每节音乐课的5~10分钟时间专门进行口风琴教学,属于长程嵌入式。还有的类学科课程,借用核心课程的课时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专门进行技能学习,我们称之为阶段性嵌入。比如童绘田园课程借用美术课的课时在学期初集中开展两周的集中学习,掌握一定技能后在后续的美术课中巩固提升,属于阶段嵌入式。

阶段化指分阶段进行课程实施,无需连续不间断开展,适用于主题活动类、专题探究类课程。比如品明课程群中的“四仪启慧”课程以六年为一个周期,分阶段择日实施。以“童蒙养正、慧悦人生”为主题的进学仪式在新生入学第一周举行;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主题的入队仪式在一年级下期建队日举行;以“破茧成长、感恩父母”为主题的成长仪式在四年级下期举行;以“扬帆起航、追梦少年”为主题的志学仪式在六年级下期毕业季举行。以学年为一个周期的PBL学科周则是弥散在每个学月的最后一周。

选择性指对于大量的校本拓展课程,采取走班选修同时段进行。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各年级每周安排两天下午(每节课60分钟)进行拓展课全员选修。全员选择的课程不仅实现了教育公平也解决了多元课程落地的课时之困,所以每年开学季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选择到心仪的课程。如今,走班选修的快乐身影成了北星每日最亮丽的风景。

二元融合,构建全程评价

面对多元的课程体系,多维的实施方式,构建什么样的课程评价体系才能兼顾反馈、保障与优化的作用?北星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全程评价。

核心课程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因此通过检测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量化评分是必要的。但我们还采用游戏闯关、小老师讲小课、课本剧、课程嘉年华等方式进行表现性评价,呵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拓展课程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评价时自然关注的是孩子们的自我表现与自我展示。质性评价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可兼顾学习素养的各个维度。实验与探究、农事教育、手工皂坊等课程,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袋作为评价手段。像SCRATCH编程、科学微电影、科幻画、电子模型制作、星创机器人这些课程成果观赏性强,则采用举办成果发布会的形式进行评价。思维加油站课程则采用推理辩论的方式进行展示评价。

课程构建之路是一条专业成长之路。经历三轮课程迭代的洗礼,北星老师的课程意识在萌发。目前,多达80多门拓展课程方案都是老师们利用暑假一字一句码出来的。经历两年的运行沉淀,一些特色校本课程已脱颖而出,成为孩子追捧的网红课程。如语文组王珊老师开发的桂花落诗社课程,科技组蒋东老师开发的SCRATCH机器人编程课程、美术组王佳老师的星愿沙画课程、语文组的星辰漫读课程、德育组的小星球课程等,它们步入了校本教材编写时代。

向着明亮那方,行走在课程建设之路上,灵性师生正在生长。

猜你喜欢
校本学科理念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