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下的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研究

2019-08-01 00:55钟荣凤林翠生谢新丽
关键词:闽东生态化居民

詹 岚,钟荣凤,林翠生,谢新丽

(宁德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一、乡村旅游生态化与社区参与互动关系

社区参与重视当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度,包括参与各类经济活动,如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社区营销、旅游服务、利益分配等,以及环境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乡村旅游生态化重视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生态化,追求的是三者协调统一,这与社区参与的理论指导是一样的,两者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图1)。乡村旅游的“反生态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体现,而社区参与则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生态化的前提与基础

居民参与旅游决策与经济活动,能对旅游资源有一定的掌控权,能直接从旅游活动中受益,他们有主人翁意识,从而能激发保护资源、环境、文化、民俗的热情,能大胆设计和创新旅游产品,能不间断进行市场推广和社区营销,能持续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而这些都是旅游生态化的基础,是乡村旅游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前提。

(二)乡村旅游生态化能反哺社区居民

不破坏生态环境,是旅游生态化发展的底线。生态资源是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根本,是社区发展的核心。只有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乡村旅游才能实现长远发展,旅游才能长期产生经济效益,社区居民才有机会参与到旅游开发和发展中。旅游收益反哺到社区居民,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二、闽东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闽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闽东是指福建(闽)的东部地区,包括福州、宁德两市,而文中所探讨的则是狭义上的闽东,即指宁德市及其所辖县市,位于福建东北部[1]。该地区基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拥有着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高速、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旅游可进入性增强的前提下,以及一些大型活动的推动下,如福建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国际山地马拉松赛、休闲矶钓大赛等,闽东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仅2018年春节黄金周全市共接待游客376.34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94%,旅游综合收入225 663.59万元,同比增长38.8%[2]。目前全市实现了省级生态县(市、区)的全覆盖,建成了40个美丽乡村的示范村和19条美丽乡村的景观带[3]。

笔者在实地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闽东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乡村旅游主题日益突出,体验项目不断丰富,旅游形式逐渐多样化。为便于后续研究的展开,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研读,结合实地调研及对相关专家、政府人员、企业管理层的访谈等所获取信息的梳理,将闽东乡村旅游资源大体上归纳为五类,即古村名镇型、清新山水型、水乡渔村型、休闲农庄型和风情民俗型。在此基础上,在每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地中选取更具有代表性或者近年来吸纳旅游者较多注意力的旅游景区作为文章研究对象,进一步了解其在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中尚需改进的问题,如表1所示。

(一)古村名镇型

古村名镇是闽东乡土的典型代表,不同时期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在此积淀并得以延续,成为闽东地区多元文化发展历史的活化石[4]。闽东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9个(5镇14村),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37个(7镇30村),63个村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目录,总数位居全省第一。目前闽东古村名镇开发以当地历史文化为基础,如霍童古镇的明清建筑一条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霍童线狮,西浦村的状元文化和古民居,廉村的“廉”文化,下党村的红色文化等。

表1 闽东乡村旅游地开发类型

(二)清新山水型

清新山水型乡村旅游是指以山水环境资源为基础,如山岳、河流、溪谷等,结合当地特有的乡土资源为依托开发规划的旅游活动[5]。闽东北亲水游,是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也是闽东重点打造的旅游线路,涵盖了闽东知名的特色景区,包括白水洋、鸳鸯溪、鲤鱼溪、太姥山等,因此清新山水型也成了闽东乡村旅游最具吸引力和品牌特色的类型,是目前闽东乡村旅游发展最为成熟的景区类型,每年的旅游收入也是稳居首位。2018年国庆期间,仅太姥山风景区接待游客就达到22.4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 664.22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89%和22.42%[6]。

(三)水乡渔村型

水乡渔村型旅游是指在水乡渔村地区开展的, 以渔业文化景观、渔业生态环境、渔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旅游吸引物, 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满足其休闲、娱乐、求知、康体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7]。渔村因为拥有大海这一独特资源,和渔事这一独特人文景观,而更具内涵,对于多山的闽东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闽旅游,成为这几年闽东发展迅猛的乡村旅游类型之一,目前共有省级“水乡渔村”24家。

(四)休闲农庄型

闽东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为各种名优特农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有着丰富的果业资源和茶业资源,产品种类丰富。闽东的休闲农庄型旅游主要是以生态农业为资源依托,如生态瓜果、生态茶业、生态蔬菜等,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障,以乡土民俗风情为基调,以特色鲜明的农事体验项目和质量上乘的农副产品为主要吸引物。近年来,随着闽东茶叶与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该类型景区每年也吸引了大量游客。

(五)民俗风情型

闽东除了拥有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风光和奇特人文景观,也拥有千百年绵延流长的民俗风情,畲族文化、廊桥文化、宗教信仰文化、鲤鱼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以及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对于乡村旅游来说,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它赋予了旅游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境,也让游客亲身体会到了与平时日常生活不一样的旅游内容,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开发的旅游项目主要以民俗体验为主,通过举办各种相关的民俗活动或节事,让旅游者认知和参与体验。比较出名的,如霍童“二月二”灯会、霍童线狮表演、柘荣马仙文化节、“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活动、周宁鲤鱼溪“鱼葬”、古田陈靖姑文化节、寿宁廊桥祭祀等。各类民俗活动与旅游的相结合,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节事活动的举办,更是宣传了目的地,从而进一步推动旅游发展。

三、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当地居民和相关人员访谈等形式,综合分析以上五种主要的乡村旅游发展类型,总结出闽东乡村旅游在生态化转型升级中面临诸多困境。

(一)缺乏生态责任感

生态责任感能规范和约束旅游从业人员、消费者、社区居民的“反生态”行为。调研中发现各种破坏生态行为依然存在,水乡渔村型景区中,从事旅游活动的基本为社区居民, 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偏低,普遍缺乏生态责任感。活动以养殖、海产品加工、渔家乐、海上娱乐项目为主,因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存在着过度捕捞、占用海滩资源、扩建海边民宿、随意排放污水和垃圾等现象,导致海岸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从而影响到海上珍贵生物资源,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平衡失调[8]。

景区经营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只注重眼前利益,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不符合景区实际,却硬搬照套。霍童古镇内狭窄的明清古街,提供自行车的骑行体验,让本来狭窄的老街,在旺季时更是拥挤不堪,造成交通的堵塞。宰客现象也时有发生,白水洋景区内的食品价格比正常价格会贵上好几倍。部分景区工作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没有全程给游客提供“尊重”服务,也没有意识让游客从“一次游”变为“多次游”,游客感受不到乡村特有的热情好客与朴实。

(二)生态产业链较短

乡村旅游是时下最热门的旅游之一,其带动作用是巨大的,但现在好多经营者往往只把眼光聚焦在了点上,而忽视整个产业链的延伸。目前闽东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级阶段,“吃”比例最大,其次是“行”和“游”,而“住”“购”“娱”则相对有限。很多乡村旅游点只具备单一的观光功能,或是只以提供农家乐为主,文化传承和生态涵养等基本缺失。目前闽东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也多以传统农业为依托,体现在田园观光、瓜果采摘等,而一些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特色旅游产品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科技农庄、创新农庄的概念没有体现,新的盈利点和效益的规模化尚待优化。

在对民俗风情型上金贝景区调研中,作为闽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该景区因建文帝墓和畲族风情而名声大噪,政府的投入也极大改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但近几年旅游开发公司的介入后,居民和旅游企业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社区居民几乎没有参与旅游,更没有从旅游中获益。尤其是景区开始收取门票后,以前靠农家乐还能赚钱的居民,现在基本已经无法再经营下去。景区的后续保护工作也陷入两难境地,之前规划的一些建设与改造也基本停工。旅游发展未能反哺到社区居民,村落畲族风情也日渐消退。

(三)生态资源未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闽东还没有完整的乡村旅游整体规划,部分乡村自己做了规划,但大都千篇一律,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盲目开发后导致了乡村旅游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如福鼎小白鹭和牛郎岗的同质化,福安水蜜桃和古田水蜜桃的采摘等。个别地方存在无序开发的情况,甚至是企业老板自己想当然地开发,不仅破坏了生态资源,也导致了乡村民俗的消逝。部分乡村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改建古民居,如福安廉村、寿宁西浦村等古民居中就极不协调地突兀起砖瓦结构的新房。社区村民缺乏古建筑保护意识,地方政府的保护工作也很难开展。调研中还普遍发现较多古村落的民居都有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但因为年代久远、保护力度不够、人口的搬迁等原因,大部分古民居都已破败不堪。由于保护经费的不足,一些古村名镇的传统技艺、历史建筑等也面临着消逝的问题。古村名镇重视的更多是“点”的保护,而忽视了“线”和“面”整体空间结构的保护,保护深度不够。

以山水和海洋资源闻名的闽东,由于前期旅游的不当开发,再加上各主体对环境的保护程度不够,目前也正遭受着山水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海水污染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工业企业的落户,闽东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都下降许多。闽东知名度较高的景区基本都是以山水资源为核心卖点,旅游的经济效益已经基本体现,但未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动态统一。

(四)生态特色未充分体现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它的乡土特色,目前闽东在特色民俗资源的深度开发上项目不多,文化挖掘以浅层次开发为主,同质化产品偏多,生态特色未充分体现。特色小吃的轶事传说、特色住宿的历史渊源、特色民俗的文化内涵、特色项目的生态涵养等都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一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把部分景点和民俗活动包装成了单纯的民俗村或文化活动,甚至找临时演员肆意模仿移植民俗特色,从而很难真正营造原生态的民俗风情氛围。一些古村名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开发、忽视保护规划的现象,导致一批历史悠久、颇具价值、特色鲜明的古建筑、古民居等优秀物质文化遗产被破坏、损毁,古村落原有的历史痕迹日渐消失。承载着乡村文化传统、寄托着百姓精神需求的民俗礼仪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忽视[9]。

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霍童古镇为例,该景区属于古村名镇型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景区,但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居民和游客调查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经过计算得出霍童古镇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的综合值为72.013,处于基本生态化发展阶段,当地居民切身感受到的只有一些基础设施如道路、店牌、古宅等的改善[10]。89%的森林覆盖率、占福建省三分之一的海岸线、“全国扶贫第一村”的名号、畲族风情、陈靖姑信俗、鱼葬文化等都是闽东的生态特色,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社区参与下的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建议

社区参与是闽东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升级的基础,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地居民能参与到旅游的各种决策和活动中,他们发挥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长期致力于资源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如山水资源和畲族文化,为其生态化的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但部分旅游地的社区参与仍然以简单的粗放式参与为主,村民都是被动式参与,认为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政府和村委会的事情,在参与理念、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对于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意识,更关注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因此亟需进行提升。

(一)社区参与植入“生态+”理念

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地环境和文化的先行保护者,要实现旅游地的生态化发展,首先要保证社区居民理念的生态化。社区作为景区发展的主体,应在顶层设计中就要植入“生态+”理念,培养旅游景区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尊重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行为意识[11]。加强理念宣传,灌输生态责任感,营造社会全民皆为环保卫士的理念。社区可以组建生态理念宣传小分队,针对村民、经营者、开发商和游客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全民环保、绿色、生态意识,教育大家选择生态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社区可以建立生态文化站,开展生态教育,培养居民的生态文明价值观,让“生态+”理念深入到每个居民心中。如古田县桃溪村的社区文化站,由乡贤出资建立,通过书屋、培训、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理念和文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闽东乡村旅游地文化遗存特别丰富,在城市化与现代生活理念的冲击下,通过植入“生态+”理念,培育居民文化保护与传承理念。同时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约束机制,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通过环境保育,巩固旅游生态化发展的环境基础。

(二)社区参与构建美丽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闽东有着优良的生态优势,近几年政府和社区也扎实推进了较多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如推行生态治水、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水系项目和生态绿道,但养殖污染、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突出。每年台风及其带来的暴雨,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首先,各社区应秉持生态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发建设时应考虑抗灾抗震等因素,统筹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其次,要建立以社区内生力量为核心的环境治理模式,定期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干部等开展环境整治;不定期举办各类保护和美化环境的社区活动,营造“人人爱生态、人人为社区”的氛围;建立污染整治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整治乡村生活环境、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旧房裸房、工业废气等。再次,要引导村民使用生态能源,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等综合利用,发展沼气,过低碳生活。最后,社区要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通过艺术和创意营造社区环境。如古田县桃溪村的蘑菇部落,以社区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食用菌文化为主题,通过创意开发,打造成了国家3A级景区;开展旅游创新和文化创意等活动,打造“生态+旅游+”特色产业,树立“一村一特色产业”,推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和传承建筑文化、民间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乡土文明。如台湾金华社区推出的“树木银行”,由居民从各地搜集各种花草,集中在“银行”里种植、照顾,等这些花草树木长成气候,一部分用来美化社区环境,剩下的卖给其他社区,回笼资金则用于购置新苗[12]。一些破败的乡村旅游地经过“树木银行”苗木的支持和社区居民的艺术创造,被打造成了兼具艺术气息的优美生态旅游地。这也值得闽东社区学习借鉴。

(三)社区参与完善生态产业链

对于旅游产业链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主要是从旅游六要素角度进行分析。六要素构成旅游产业链的主体,在目前闽东旅游业发展的全域视野下,从六要素视角分析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升级,还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乡村饮食最大特色在于它的土味和原味,游客来乡村旅游,在饮食方面追求的是绿色和原生态。除了土鸡、土鸭、土猪、土鸡蛋外,闽东的高山生态果蔬、乡土药膳、生态食用菌、生态有机茶、富含硒锌的红米、原生态全野生海鲜等都可以成为金字招牌。外土内洋,内部设计舒适卫生,外部保留乡土风味的民宿设计,能很好地体现乡村文化底蕴。融入审美、休闲、游憩价值的乡村景观绿道[13]是旅游的一大体验亮点。农耕体验、田园采摘、渔业劳作、民俗体验等是游客喜爱的生态娱乐体验项目。

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地开发的参与者和执行者,通过社区营造,实现“村民参与、村民主体”的可持续发展运作模式[14],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能丰富产业链,提供多业态乡村旅游产品。闽东古民居较多,可将闲置的民居修缮后,设计或改造成休闲养老社区、创意文化民宿、艺术孵化聚落、私家乡村会所等,使乡村古建筑在得到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又能发挥经济效益。成立社区合作社,从社区参与到社区增权,各社区根据实际选择农户、政府和公司之间不同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旅游产品,丰富产品结构,实现旅游+农业、旅游+渔业、旅游+摄影、旅游+休闲产业、旅游+工业的产业融合,完善生态产业链。

(四)社区参与注入生态化创意

闽东山区较多,农业经济是山区经济的主体。农业景观丰富,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因此农业创意可以成为闽东乡村旅游的一个主打产品。如北京丰台区南苑乡南苑村,把创意生活、创意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推出农业创意产业园和农桑体验园,培养农民为农艺师,既发展了农业经济,保护了农业景观,也让社区居民切实获得经济利益[15]。

台湾乡村旅游的创意无处不在,闽东可以凭借地缘优势,借鉴台湾成功的发展经验。台湾的桃米村从一个地震废墟基础上,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走绿色、低碳、环保道路,建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生态社区,其创意的主要元素之一是“青蛙”。闽东生态物种丰富,也可以考虑建设类似于“青蛙共和国”之类的其他昆虫王国,比如福鼎赤溪村的生态蝴蝶王国,洋中莲下村的“青蛙节”,也是可以好好挖掘的旅游创意资源。

对于一些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可以通过政策让人才回归,通过乡贤、创客、公益教育结构的参与,打造社区成为文创基地。如屏南县漈下村就是通过公益艺术教育团队免费培训居民学画,成为了著名的“油画村”,村民通过出售自己的油画作品获利,也提高了对社区文化、故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乡村旅游生态化创意的注入还要注意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当下流行的种菜项目,深受城市游客的喜爱。居民可以将菜园租给游客实地种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游客种菜情况实时播放,让游客收集观看蔬菜生长情况,并可根据客人需求在网上对新鲜蔬菜进行出售、交换或是送货上门。社区邀请专家对居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文化知识素养。“生态+生活+创意”的社区营造,能建立居民与社区环境的情感链接,打造一个共同体。

五、结束语

乡村旅游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化转型升级,其中社区参与是关键。各类型景区只有在深入挖掘自身资源基础上,在生态理念指导下,不断进行创新与升级,才能保持景区特色,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动态统一。

猜你喜欢
闽东生态化居民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建民族共同体 促生态化发展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石器时代的居民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生态化培养研究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台湾“闽东新娘”:最想念妈妈的“味道”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