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辉,林施琦,林 慧,闫淑君
(1.福建农林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2.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3.福建农林大学 园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最具挑战性的难题[1]。中国政府从 2005 年起在“中央一号”文件等强有力的政策制度安排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较明显的成效。但长期的城乡制度安排与二元经济结构等历史原因,使得中国的乡村建设发展面临“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1-2],农村人口外流、耕地撂荒、农村产业衰退、文化衰落、环境污染严重的现象在农村并不鲜见。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乡村文化保护发展、城乡差距缩小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问题都是我国农村进一步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1,3-4]。
晋江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实施城乡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区域,是习近平同志总结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 “晋江经验”的来源地,“晋江经验是地方主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 5-6]。晋江市作为福建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近年来积极开展了“环境卫生美、村庄自然美、乡村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社会和谐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在现阶段探索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的客观条件较为成熟,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较好的学习与借鉴典型,对于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美丽乡村”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乡村源于浙江省的“安吉模式”,是 2008 年浙江省安吉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出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前提,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7]。“美丽乡村”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三个基本层次,三者相互补充、互为支撑,其中生活美是美丽乡村的建设出发点,是生产美、生态美的主要目标; 生产美是实现生活美、实施生态美的重要支撑和重要途径; 生态美是保障生活美、生产美的内在要求。2013年农业部明确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和“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等作为“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的整治、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生态宜居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生态宜居的理念原先较多应用于城市建设与发展领域,其源于生态城市(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1971)和宜居城市(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1996)的融合,主要指的是以人为本,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人们对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以及条件都比较满意,愿意且能够长期居住,形成 的高效、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聚居环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是生态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内涵要素。基于此,符合生态宜居的乡村应是在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农村社区居民为本,形成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都比较满意,充满人文关怀,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归属感的农村聚居环境。安居、乐业、记得住乡愁( 宜居、宜业、宜游)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特征。
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从发展理念和内容上看,美丽乡村建设包含了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三个层次,强调在生态文明思想下安排农村建设的总体布局,实现乡村自然美基础上的整体美、个性美和现代美。生态宜居也要求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强调通过农村的生态保护,改善乡村整体的人居环境,从而努力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记得住乡愁。也只有通过农村生态领域的振兴,带动农村其他领域的振兴;其次,从发展目标和方法上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求改变传统的 GDP至上的经济发展观和政绩衡量方法,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不但要美起来,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美丽乡村的向往,而且要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需要,进一步满足国民经济结构中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是新时期下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的新要求,是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深入挖掘和进一步提升。
晋江市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南部,晋江下游南岸。北纬24°30′~24°54′,东经118°24′~118°43′。东北连泉州湾,东与石狮市接壤,东南濒临台湾海峡,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陆域面积649 km2,海域面积957 km2,海岸线长121 km。1992年撤县设市,辖13个镇、6个街道、391个行政村(社区),户籍人口110.8万人,外来人口130万人,此外还有晋江籍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20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8]。
晋江市是福建省省辖市(县级市),由泉州市代管。1991年首次进入中国百强县行列(第55位),1994年跃居到第15位,2011年位居第5位。2017年全市GDP为1 981.50亿元,比增8.2%,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县域经济实力连续23年居福建省首位[8]。晋江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映生辉。拥有“安平桥”“草庵”“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龙山寺”等12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郑成功、施琅、朱熹、曾公亮、欧阳詹、俞大猷、张瑞图等著名历史人物,为晋江留下了丰富史迹和人文遗产。晋江是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工业百强县。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晋江市“最美乡村”建设自2015年启动,主要以 “环境卫生美、村庄自然美、乡村文明美、生活幸福美、社会和谐美”为创建目标,在建设思路上采用“精、实、美”的理念,根据村庄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经济基础等实际情况,突出村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美丽乡村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市—乡镇—村—智库专家的工作联动机制,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旅游开发价值、闽南乡村韵味和现代农业产业的特色村庄,进行重点引导与提升,逐渐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美景”“一村一韵,一步一景”建设特色,逐步探索出环境整治型、生态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田园风光型、产业推动型等5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表1)。
在美丽乡村项目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入手,以实现美丽的农村综合人居环境为目的,重点抓住村级组织建设、村容村貌美化、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配套、集体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形成了美丽乡村建设“一年见成效、两年成示范、三年串成线”的良好格局,至2017年底晋江市已培育40个晋江市级最美乡村和43个晋江市最美乡村创建村,磁灶镇大埔村和前尾村、深沪镇运伙村、金井镇围头村、英林镇东埔村和嘉排村、紫帽镇园坂村、安海镇瑶前村等8个村先后获评“泉州市美丽乡村”;磁灶镇大埔村获得“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金井镇围头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最美渔村”;2017年,在财政部、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名单,深沪镇运伙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
表1 晋江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在新形势下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新要求[3,9]。通过对晋江市“最美乡村”的建设实践和模式分析,结合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新要求,生态宜居乡村的实现路径可从制度建设与工作机制、平台建设与智力支持、公共服务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集体经济与乡村综合改革等五方面着手,从上至下(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内引外联(内部变革与外部引智),逐步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等“五个振兴”,进一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将乡村打造成为真正美丽宜居的生活家园。
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制度建设与工作机制建设尤其重要。首先,应强化组织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在组织上成立县(市)一级的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实践中可与新农村建设办、美丽乡村建设办结合),把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重要的考核内容,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10];其次,完善政策体系。根据村庄(社区)发展实际,制定出台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管理、项目管理及财政补助等相关系列政策文件,有效引导区域内生态宜居乡村整体建设方向与布局;再次,设立专项财政投入。设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发展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相关项目。如晋江市的实践中,2017年财政分别安排1亿元、6 300 万元、1 000 万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卫保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最后,整合资源力量。应建立县(市)领导、县(市)直部门、乡镇(街道)三级挂钩联系村(社区)制度,开展集合式、组团式指导服务,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问题,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积极发动村(社区)与企业结对共建,同乡会、侨乡会、基金会等多渠道参与乡村建设。
充分借助外智外力推动乡村建设[11]。首先,应专门组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专家服务团队。积极引进国内外专家服务团队深入乡村建设一线,多采取“一线调研、一线规划、一线指导”的方式,按照振兴战略和“20字”总要求,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生态绿化、文化保护、治理创新等方面辅导乡村建设工作;其次,应拓宽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和利用各类成果交易平台,举办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农业农村工作专家为乡村建设把脉问诊,大力展开与相关高校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构建教授工作室、研究生工作站、大学生创业基地多层次的“产—学—研”体系。如晋江市在第十五届海峡两岸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与福建农林大学签订《晋江市人民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7—2020年)》,在此基础上设立 “温铁军晋江工作室”“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工作站”“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业基地”等;最后,应建立校—村常态化对接机制。设立相关高校每月或定期开展校村对接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宜居乡村建设过程实施问题,开展社区营造人才培训活动,提升乡村建设工作“领头人”的业务素质水平。
公共服务与乡村环境建设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窗口。首先,应引导村级公共服务规范化建设。强化村党组织规范建设,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同步建设,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全面实施“权力清单”“负面清单”“任务清单”的“三张工作清单”制度,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严格考核奖惩挂钩;其次,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按照“城乡统筹、统一规划、分类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县(市)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摊市、镇、村各级的建设费用,解决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的“老大难”问题。再次,应建立农村环卫保洁的机制和模式。推动镇(街道)、村(社区)完善环卫保洁“六个一”机制,形成“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采用“以奖代补”调动镇(街道)、村(社区)的积极性,鼓励与推动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社会化的工作,促进农村垃圾日常清扫、收集体系更趋完善。
生态文明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统领。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入手,乡村的溪流治理不能“各扫门前雪”,应在县(市)区域范围内开展重点流域整治工作,市领导挂钩各个市级流域,完善河道基础设施,发动群众参与,持续加大污染行为监管力度,建立主要污染指标控制与责任制度;其次,开展乡村营造工作[12]。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实现乡村建设从“高大硬”(高端、大型、硬化)向“实精美”(即实用、精致、美丽)转变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微景观创作,邀请国内外高校学生团队和专业设计团队参与,共同“造浓”生态宜居乡村氛围。如晋江市开展的“五营双创”活动(2016、2017乡村营造夏令营,2016、2017乡村微景观国庆建造营,2017大树微景观元旦工作营、微景观创作、微菜园创作);三是优化绿化美化格局。采用“见缝插绿、四旁绿化”的多种形式开展植树造林和乡村绿化工作,努力在乡村建设一定数量的村级公园,优化乡村绿化美化格局。
集体经济与乡村综合改革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基石。首先,应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参照其他先进地区的做法,积极引导村集体进行市场经营性活动、村企合作联营、增加集体土地附加值等,鼓励村集体利用金融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村级创收项目,促进村集体经济创收项目、创收渠道多元化,不断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其次,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改制的实施方案,建立“政府、村社、专家、律师”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生态宜居是党的十九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新要求,应在深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农村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导向和农业农村短腿短板的问题导向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的同时,也应看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长期性、困难性和复杂性。晋江市作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也是贯彻实施党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所取得的经验,可以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和借鉴。
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另一关键在于“人”。从晋江市乡村的实践上看, “领头人”的能力素质水平与乡村建设工作成效关系极明显,因此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仅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而且需要在人文关怀上、事业上、待遇上吸引更多、更好的 “领头人”参与乡村建设,发挥更为充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