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魏野畴烈士的两件文物

2019-07-31 09:41刘燕
文物春秋 2019年1期

刘燕

【关键词】魏野畴;《中国近世史》;版税结账清单;马克思主义近代史学观

【摘要】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藏有两件魏野畴烈士的文物,一件为申江书店1930年出版的魏野畴遗著《中国近世史》,另一件为开明书店为《中国近世史》一书付给魏野畴的版税结账清单。魏野畴所著《中国近世史》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之一,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近代史学观点,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魏野畴(1898—1928),原名魏风标,号明轩,陕西省兴平县人,中共早期优秀党员,著名的理论宣传活动家,西北地区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陕西党团组织、皖北苏维埃政府和皖北工农红军的创建人之一。1928年4月9日领导阜阳起义,4月10日牺牲,年仅30岁。

2015年,笔者在整理一批馆藏古旧图书时,发现了一本魏野畴的遗著《中国近世史》,由上海申江书店于1930年出版。这本书是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工作人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西安的古旧书店购买的。另外,本馆旧藏中还有一件上海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近世史》一书支付给魏野畴的版税结账清单。这两件近代文物都和魏野畴烈士有关,故一并介绍。

一、文物概述

1.《中国近世史》16开,长20.6厘米,宽14.6厘米,黄色机制纸铅印,平装。保存基本完整,无缺页,书脊处略微开裂。封面设计简单朴实,从上至下依次是作者“魏野畴著”,书名“中国近世史”,出版书店名“申江书店版”(图一,1)。版权页竖版,分别印有书名、初版印刷时间“一九三〇年十一月十五日初版”“定价:大洋九角”、著者、出版者、发行者及版权所有标志(图一,2)。

魏野畴的好友王子休为此书作了序。王子休(1900—1984),名王德崇,字子休,陕西高陵人。早年求学于天津南开中学和北京大学,其间参加刘天章、李子洲、杨钟健等人发起组建的“共进社”,任后期《共进》刊物主编。

全书共306页,其中正文296页,约15万字。正文竖排,每页12行,其中章节标题占2行。全书共分为19章,包括“导言”“近世史的背景”“东西交通的由来”“东西交通与中国”“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来侵和俄人在东北部势力的发展”“太平天国的起落”“捻回乱事和伊犁交涉”“内乱后的清政府及西南边地的丧失”“中日战争及战后各国对于中国的态度”“社会状况和经济的变迁”“古学术的研究及思想的变迁”“改革和反改革”“拳匪乱事与日俄战争”“清朝末年的中国”“中国的革命运动”“民国初年的气象”“欧洲前后的中国”“文化之新发展——结论”。每一章节后都设置有问答形式的习题,以引导读者学习,并在习题后列举了本章节的参考书目。书中所有人名、地名、国别名、朝代名左侧均有短竖线标识,所有文献书目左侧均有短波浪线标识。外国人名翻译也与今不同,卢梭作“卢骚”,拿破仑作“拿玻仑”,马可波罗作“马可博罗”等。

2.上海开明书店股份有限公司版税结账清单长26.6厘米,宽17.3厘米,账号为“# 33”,编号为“No.635”,客户名为“魏野畴先生”。填发时间为1934年5月31日,结账时期为193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右上角盖有红色印章“本单须连同版税折经」本公司会计部查核后方可付款”。清单上还贴有一张国民政府印花税票,税款金额“壹分”,并加盖椭圆形印章,上有四字,左边二字已无法辨认,右边二字为“印蓝”。

从清单可以看出,结账的《中国近世史》一书为第3版,定价为7角5分,結账期内销数45本,税率15%,应付版税5元0角6分,总计5元0角6分。虽然魏野畴已在1928年牺牲,但其母亲、妻子和儿子还在陕西省兴平老家,作为继承人享有著作权,开明书店仍须核对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图二)。

二、《中国近世史》创作背景及出版过程

1917年,19岁的魏野畴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史系史地部,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李大钊等人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受到新文化、新思想影响的魏野畴对当时的教育多有不满,认为其完全没有顾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而适应社会的需要”[1],只是在制造下一批的洋奴与遗少。他认为教育应当是革命的推动机,应该按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来编一部“为解释过去,明白现在,指挥将来”[2]11的中国近世史教材,从而给人以“解决现代问题的刺激、希望和指点”[2]12。1921年春,魏野畴完成了《中国近世史》的初稿。同年夏,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在友人杨钟健(陕西咸林中学校长杨松轩之子)的推荐下,魏野畴到咸林中学任教务长兼历史教员。他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使用自己编写的《中国近世史》教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践行民主和科学精神,使咸林中学“生气勃勃,前途正未可限量”[3]。

1922年夏末,因受当地封建顽固势力排挤,魏野畴被迫辞职。他在离开咸林中学时,接到友人杨钟健的来信,转达了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对《中国近世史》一书的肯定意见,希望他加以修改,并准备帮他出版。魏野畴遂离陕赴京,继续修改、补充《中国近世史》。遗憾的是,1923年蔡元培先生辞职离开北京,该书未能按预期出版。

1928年魏野畴牺牲后,其好友南汉宸、杨明轩、王子休等人将《中国近世史》书稿交给申江书店和开明书店。

申江书店是中共上海地下党创办的进步书店,位于上海四马路东华里,编辑出版过大量红色书籍。1930年,申江书店出版了魏野畴的《中国近世史》,本馆所藏的即是这一版本。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著了一本《1900—1980八十年来史学书目》[4],在该书中国近代史书目部分,1930年出版的有徐澄的《中国近百年史》和陈怀的《中国近百年史要》两种列入,二书均由中华书局出版,而魏野畴的《中国近世史》则列在1932年出版的书目之中。根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这本1930年由申江书店出版的《中国近世史》,可以确定其初版时间,匡正了《1900—1980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一书中的错误。《中国近世史》也就成为我国最早的中国近代史著作之一。

三、《中国近世史》的史学价值

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史学思潮的引入,我国的历史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1918年12月,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用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分析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李大钊是魏野畴的老师,同时也是魏野畴的入党介绍人,其史学思想对魏野畴有很深的影响。《中国近世史》是魏野畴初步运用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分析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特点和规律后编成的历史教科书,颇具开创意义。全书共分为19章,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研究鸦片战争至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历史,全方位再现了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近代社会的风貌。

1.揭露和批判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书中第五章讲述了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谈及鸦片战争的影响时,称其造成了千古未有的奇局。这种变化“非常剧烈复杂而重要,够得上称为一个时期”[2]123,这一论断与后来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开端于鸦片战争的观点是一致的。魏野畴通过对英、法、俄等列强侵略行径的归纳总结,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使用武力将中国变成殖民地,使中国成为他们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基地,而中国人则沦落成帝国主义政治压迫、经济剥削的对象,从而导致“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2]247。他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封建制度、北洋军阀、外国列强就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这与192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識界,是我们的敌人”的论断基本吻合。

2.强调了经济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意识到经济的变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第十一章“社会状况和经济的变迁”中,运用阶级分析法将中国近代社会阶级划为官僚、读书人、农工商、流氓和强盗,分析了社会各阶级的状况和社会地位,通过经济上的利害关系,逐渐明确其“政治上的兴味”[2]184,进一步认识到由物质影响到精神,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大趋势。”[2]13

3.热情歌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赞扬了林则徐禁烟、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肯定了太平军起义、戊戌变法,尤其推崇中国革命的首倡者孙中山,称辛亥革命使“自由之花也开放了”[2]123。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他惋惜之余并不气馁,仍然充满革命热情地写道:“光明早被黑暗遮尽了……绝望了吗?……希望不致没有的。”[2]249

4.批判了旧史学坚持的英雄史观。魏野畴认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是要群众参与、推动并“担负责任的”[2]123,与此同时,他也不否认英雄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中国近世史》作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局限性,但其有“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目标、世界的眼光、文体的显明、革命的情绪”[2]1—2等优点,对当时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不可低估的史学开创价值。毛泽东曾评价魏野畴的书“写的很有水平”[5],并将他与司马迁、班超等人类比,褒扬了魏野畴作为中共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贡献。

[1]陕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魏野畴:传略·回忆·遗文[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4.

[2]魏野畴.中国近世史[M].上海:申江书店,1930.

[3]杨松轩.民十一(1922年)七月二十五日致魏野畴书:“祈继”“鞠育”咸中[M]//杨松轩教育文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12.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1900—1980八十年来史学书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孔从洲.魏野畴二三事[M]//陕西省革命烈士事迹编纂委员会.魏野畴:传略·回忆·遗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49.

〔责任编辑: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