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宇倩,叶洪光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430073)
中国刺绣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刺绣艺术发展到清代,才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先后出现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以及各地域绣种。在众多绣种中,湘绣与汉绣都在楚文化的孕育下而生,历经漫长的2 000多年,两者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湘绣发展成为刺绣中的阳春白雪,汉绣则作为一种地域性的民间刺绣。厘清两地刺绣的起源流变与艺术异同,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刺绣的保护传承研究做出有益尝试。
以洞庭湖为界,洞庭湖以南为湖南省。长沙是一座具有3 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湘绣的发祥之地。洞庭湖以北则为湖北省,即汉绣的发源地。但实际上,在清朝之前,湖南、湖北一直是一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两地都属于楚国,这里的文化也被称为“楚文化”(见图1)。汉朝时期,被称为荆州的地盘就是湖南与湖北。到了元朝,根据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与传统,首次设立行省制度,当时的湖广行省就是现今湖南、湖北全部、广西、广东部分等(见图2)。但随着湖南的发展,南北的区别也开始产生,在清代中期,湖南与湖北彻底分开,两省也由此走上不同的道路(见图3)。
楚国始建于3 000多年前的商代,春秋战国之际,受压迫被征伐的“荆楚”,在大江腹背筑起了宏大无比的纪南城,自力更生,迅速建成为地域广阔、经济富足的大国。一时,楚歌回荡神州,楚舞摇曳四野,造就了以浪漫主义为特质的楚文化。
图1 楚国版图
图2 元朝版图
图3 清代版图
楚国的丝织业相当发达,屈原笔下的云中君,欲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可见楚国丝织业的发展程度。而今湖南与湖北就属于当时楚国的版图,楚国的政治中心在湖北,湖南也是楚文化的一个中心区域。在这种背景下,湖南湘绣与湖北汉绣系出同门,都是在楚文化的孕育下发展起来的,与楚国刺绣有着密切的关联。湖南刺绣有实物可考证的是在1958年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廓楚墓出土的两件绣花残片,另外,在1982年湖北江陵出土了同时代的大量楚绣(见图4),两地楚绣的题材均以图腾、巫术、祈福等为目的,显示出浓烈的楚文化及浪漫色彩的艺术特征。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绣品(见图5),再次体现了楚地高度发达的丝织技巧,尽管这批文物属于西汉,但具有十分明显的楚文化痕迹。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论及楚汉文化时说,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1]。辉煌灿烂的江陵楚绣与马王堆汉绣是中国刺绣史上华丽的篇章,也是两地刺绣顺理成章的最初之源。
图4 战国刺绣浅黄绢地飞凤花卉纹残片
图5 西汉刺绣绛红绢地长寿绣残片
自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文化受楚文化的影响较大。西汉以后,伴随着湖南、湖北经济、政治地位的丧失,两湖地区的刺绣便不再受到官方重视,封建政府及富商大贾把注意力集中在丝织业发达的北方及江浙一带。但在湖南、湖北民间,楚汉刺绣的技艺与艺术风格并没有中断。东汉石首“绣林镇”及元代洪湖“绣花堤”相关的文字记载,证实了湖北地区刺绣源远流长。
进入宋代以后,主流文化为文人士大夫文化,体现在刺绣艺术上就是画绣。但两湖地区距离京城距离较远,处在主流文化的边缘,从湖南出土的刺绣和文献看,受画绣的影响不是很大,湖南刺绣仍继承传统的方式,注重刺绣本身的工艺特征和材料质地,湖南衡阳县西渡何家皂山挖掘的北宋墓,湖南沅陵双桥发掘的元代夫妇合葬墓,这两座墓出土了大量的服饰和织绣品,但未见一张画绣。
明代早期,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迅速发展,手工业兴盛,出现了商业绣品。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绣的发展,到了清代中期已十分繁荣。两湖地区的刺绣经过唐、宋、元、明各朝整整1 000年的沉寂,到清代开始崛起,清末以后,受不同地域文化和商业模式影响,两湖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艺术风格的刺绣体系,发展到今天,湘绣与汉绣在风格、题材、技法上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纵观今天四大名绣之所以知名扬世,是由于受深厚的闺阁绣、绣画传统影响,湖南刺绣在宋代没有受到宋绣的影响,但自清代以后,渐渐向主流画绣方向转变,这从流传下来的传世绣品中就可以佐证。《听琴图》从设色、针法和人物造型来看,是清代中晚期湖南常德地区的绣品,是民间刺绣向主流画绣过渡的作品[2]。《芭蕉楼阁官员图》是清代早期作品,尽管刺绣针法的运用传统简单,但在人物造型的生动准确、线条转折的韵味和色彩的运用上,是典型的画绣。《桃源问津图》的题材是湖南的乡野景象,也是难得的画绣精品(见图6)。湖南民间刺绣的这种雅士倾向直接促成了接下来的100年间现代湘绣的崛起与知名扬世,也表明文人士大夫传统一直在或明或暗地与湖南民间刺绣合流前行。而汉绣没有与精英阶层相联系的宫廷、文人士大夫的绘画艺术相趋同,而是坚持与草根阶层相联系,走了一条与湘绣不同的艺术道路。
图6 桃源问津
今天的湖南刺绣与湖北刺绣,整体风格截然不同,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从清代渐渐开始的。
明清时期发展较快的岭南画派,是广东画家组成的一个重要画派。岭南画派注重写实,多画中国南方风物与风光,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创制出色彩鲜艳明亮、晕染柔和匀净的现代绘画新格局。地理上广东北部相邻湖南,对湖南湘绣具有极大影响。清代,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湖南新增了许多封建官僚,湘绣为了适应上层阶级的需要,由绣制日用装饰品为主,逐渐增加了绘画性题材的作品。上层官僚们的厚利刺激着绣庄高级奢侈品的生产,如李鸿章派人到长沙订购绣品,只求精致美观,不计价钱,其中一套小孩穿的绣衣就花了几百两银子。湘绣业的繁荣,吸引了众多专业画师为它服务。画师绘制画稿时以中国画作为蓝本,将诗、书、印融入湘绣。(见图7)。
图7 荷池鸭戏燕飞来局部
汉绣在绣制过程中,绣工可以不严格依照绣稿,根据实际制时的效果自行处理;甚至技艺登峰造极的艺人,胸中有丘壑,刺绣无需绣稿。创造性的思维、夸张变形的创作手法使汉绣呈现出许多奇特的艺术形象,不拘泥于自然形态束缚(见图8)。
图8 古德寺汉绣门帘
对比图7和图8作品,反映了两地刺绣艺术风格的区别。图7是湘绣初创时期的作品,由专业画师和绣工合作完成。主要特点是构图新颖、错落有致、讲究留白,具有国画的构图章法,从刺绣技艺的角度看,用线细腻、色彩转换自然微妙,在燕的翎毛处有早期的掺针技巧。图8是汉绣传世作品,从图中可见色彩由深到浅,以跨越式渐变,使其产生出阶梯状的效果,不同于湘绣的晕染法。画面充实丰满,枝上生牡丹花,牡丹花上生叶,叶上还可生出枝,纹样图案不受自然形态的束缚。
由此可见,汉绣偏重于象征、寓意、夸张、变形的抽象艺术语言;湘绣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物象的真实。
湘绣创始初期的作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受苏绣与粤绣的影响明显[3]。李仪徽首创掺针法解决了色彩的晕染问题,并由胡莲仙推广,湘绣的“乱掺”即乱插针之法,使色调混合生动,画面已分出阴阳浓淡,其简单素净的风格与苏绣和粤绣有迥然的差异。此外,劈线是湘绣的特殊技能,以手指劈线,可劈开至二开、四开、八开、十六开等,湘绣用线有花线、绒线、丝线、织花线、挑花线这5种,而金银线自1915年后为保持湘绣的细腻清淡风格,已经完全不用了。
汉绣则擅长齐针绣,盘金彩绣,不劈丝,喜欢用金银线体现热闹富丽的效果。比如绣制人物服饰时,湘绣采用多种颜色的绣线来表现衣服明暗和衣纹变化(见图9),而汉绣常用一种颜色绣线,运用铺针法把绣面铺满,再勾衣纹(见图10)。《王妃出行图》是由杨世焯绘制画稿,杨佩珍刺绣完成的湘绣珍品。人物线条凹凸有致,绘画风格飘逸豪放,刺绣技法上采用斜掺针绣法,刻画出衣纹变化的繁复。汉绣《福禄寿三星图》在人物形象处理上,采用工笔重彩和单线平涂的处理手法,以彩色丝线代替画中的墨线,人物造型用重色勾边,使其与底料相区别。
图9 王妃出行图
图10 福禄寿三星图
湘绣与汉绣都受楚文化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的变迁,各自形成鲜明的艺术个性。其缘由主要受经济水平、风土人情和文化心态等因素的影响。
清代杨世焯等多位专业画家参与湘绣绣稿设计,融刺绣、绘画、金石、书法为一体,丰富了湘绣的表现能力和艺术性,使其一跃成为现今的知名绣种。在传统刺绣美学的评价标准中,刺绣中的纯粹欣赏品被看作是衡量一个绣品艺术水准高下的唯一标杆,湘绣也朝着以国画为蓝本的欣赏性绣品发展,并成为高端精品[4]。
汉绣行业中缺少画家,特别是著名画家。刺绣艺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能否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是决定刺绣艺术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汉绣虽然有少量的画师,但还没有普遍聘用专业的画家,特别是士林阶层的书画家。许多绣铺绣坊的经营者既是绣工又是老板,忙于经营,影响了绣品艺术水平的提升。而这些少量画师又多为民间艺人,他们虽有长期的社会实践,但因缺乏高含量的技艺水平和艺术素养,从而阻碍了汉绣艺术向更高艺术水准的发展。
明代以后,商品绣渐渐在全国各地普遍发展,武汉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汉口镇频繁的贸易和发达的经济,商业的繁荣加速了汉绣的兴盛,使汉绣致力于满足市民阶层对生活、民俗等实用绣品的大量需求,即使是纯粹的艺术欣赏品,也不依赖于“画绣”,而更多地关注世俗的大众审美趣味。同时在浓厚的商业环境下,产生了趋利的市民心态,人们在行业选择上,主要追求金钱利润,反映在绣品上,则是追求色彩的艳丽浓烈,画面富丽堂皇。
湖南是个崇山峻岭、滩河急流的地区,与外界沟通长期闭塞,较于武汉的商业环境,湖南人排斥商业。所以湘绣不同于汉绣在市井文化中成长起来,其风格的形成与地域文化和文人绘画的参与密切相关。历史上,宋代皇室南迁,很多北方人南下,为湖南带来了文学风气,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此密不可分,也影响着湖南刺绣的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长期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模式,使妇女成为从事刺绣活动的主体力量,湘绣就是从农村民间妇女自绣自用日用品发展而来的。在以女性为主体的众多绣种中,汉绣可以说是一个“另类”,汉绣是以男绣工为主,一些高超的刺绣技巧只有男绣工掌握,而女绣工只能做一些最简单基本的针法。男性的刚硬爽朗、女性的细腻柔和表现在刺绣上,汉绣追求绣感的粗狂豪放,不似湘绣的温润;湘绣迹灭针线,追求刺绣线条的精细秀美[5]。这种性别的差异对湘绣、汉绣风格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经历时代变迁,湖南、湖北的区别越来越明显,受地理位置、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清代以后湘绣和汉绣有了明显区分,在社会文化变迁中呈现出各自鲜明的艺术特色,这种变化映射着特定时代和地域文化。将湖南湘绣与湖北汉绣置于历史演进中进行分析研究,理清艺术脉络与走向,不仅能够辨别其刺绣的特色,也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两地刺绣,因地制宜提出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