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患者TAP、MG7-Ag水平变化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2019-07-31 09:13王少辉张家墉杨小冬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6期
关键词:根治术标志物胃癌

王少辉,张家墉,杨小冬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根治性手术,通过切除癌灶而可有效清除癌细胞,但有部分患者因病情反复而导致复发,因此其预后评估也受到人们的重视[1]。而胃癌的发生发展中,会刺激机体产生多种肿瘤标志物,其对胃癌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但目前常用的标志物较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故寻找确切有效的标志物是迫切需解决的问题[2]。而近年来,有报道显示,肿瘤异常蛋白(TAP)、胃癌相关抗原MG7(MG7-Ag)与肿瘤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3-4],但TAP、MG7-Ag用于评估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中的报道较少。而本研究检测胃癌根治术患者TAP、MG7-Ag水平,并与健康人员比较,以分析TAP、MG7-Ag对患者复发转移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无精神病病史;(病理学检查为胃癌并接受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入院前1月无免疫、放化疗、激素等治疗史;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有血液、免疫、内分泌等系统严重性疾病;(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者。依据1年内复发转移分为复转组(24例)和无复转组(76例),其中复转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2~76岁、平均(50.42±6.17)岁;体质量指数17.65~28.75 kg/m2,平均(24.08±3.34)kg/m2;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10例;管状腺癌10例,黏液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8例,未分化腺癌2例。无复转组男42例、女34例,年龄34~74岁、平均(50.82±6.24)岁;体质量指数17.62~28.85 kg/m2,平均(24.10±3.34)kg/m2;TNM分期Ⅰ期44例,Ⅱ期32例;管状腺癌32例,黏液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28例,未分化腺癌4例。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员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50.07±6.19)岁,体质量指数17.68~28.38 kg/m2,平均(24.12±3.28)kg/m2。胃癌患者和健康人员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复转组和无复转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TNM分期、肿瘤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样本收集 健康人员于入组时,胃癌根治术患者于术前、术毕及术后3、6、9、12个月复诊时,取食指末梢血2滴于2涂片上、风干后,均匀滴入TAP试剂2涂片、凝聚助剂干燥并制TAP标本(表面有圆形斑点),并抽取早上空腹静脉血3 mL置入无菌试管中,分离血清(3 000 r/min,12 min,离心半径8.5 cm)后,将TAP标本和血清置入-38 ℃冷藏库中存放。

1.2.2 TAP、MG7-Ag水平检测 取TAP标本和血清常规解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G7-Ag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厦门慧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AP标本采用TAP系统、生物显微镜、摄像机图像传感器检测TAP聚物面积(单位μm2),TAP相关仪器和试剂均购自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3 随访 胃癌根治术患者以电话、复诊等随访12个月,于术后3、6、9、12个月复诊时检测TAP、MG7-Ag水平,同时检查确诊复发转移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研究对象TAP、MG7-Ag水平,分析二者与胃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胃癌根治术患者和健康人员TAP、MG7-Ag水平比较

胃癌根治术患者TAP、MG7-A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毕TAP、MG7-Ag水平比较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毕TAP、MG7-Ag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胃癌根治术患者和健康人员TAP、MG7-Ag水平比较

表2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毕TAP、MG7-Ag水平比较

2.3 两组术后TAP、MG7-Ag水平比较

无复转组和复转组术毕TAP、MG7-A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转组术后TAP、MG7-Ag水平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复转组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复转组术后3、6、9、12个月TAP、MG7-Ag水平明显高于无复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TAP、MG7-Ag水平比较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性居多,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癌症死因居第2位,且随着近年来人们饮食和作息不良习惯的增多,其发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5-6]。

目前,外科手术的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腹腔镜根治术有低创、并发症少、方便等优势,在早期(TNM分期Ⅰ-Ⅱ期)患者治疗中,其疗效逐渐被认可[7-8]。但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胃癌细胞因已不存在正常细胞的形态、功能,部分患者根治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9-10]。而复诊时行病理穿刺活检、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是监测和评估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方法,但实验室受取材质量、时间长等影响,影像学则受费用、医疗工作者自身经验等影响,病理穿刺活检操作存在一定的侵入性和创伤性,导致其临床监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1-1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肿瘤标志物是一种新型的癌症病情及预后评估方法,可有效对恶性肿瘤进行诊治监测,且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13-14]。有研究显示,TA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其为癌细胞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的糖链结构异常的糖蛋白与钙—组蛋白的复合物,其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估恶性肿瘤病情转归的重要肿瘤标志物[15-16]。此外,相关研究表明,MG7-Ag是由鼠源性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7发现的胃肠道肿瘤相关的一种糖蛋白抗原,其是评估胃癌发生发展的首选肿瘤标志物[17-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患者TAP、MG7-A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员,此结果与Zhang[16]、王康康[17]等研究基本一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毕TAP、MG7-Ag水平明显低于术前,表明TAP、MG7-Ag与胃癌发生及其术后病情变化有关。分析原因是胃癌细胞癌变时,其细胞膜表面的聚糖结构发生异常,导致N-链聚糖分支的增加而刺激产生大量TAP、MG7-Ag等标志物并释放至血中,故胃癌根治术前患者TAP、MG7-Ag水平较高;而胃癌患者经根治术治疗后,可有效切除癌灶,而缓解了癌细胞的恶化,从而有效减少了TAP、MG7-Ag等标志物的产生,故患者术后TAP、MG7-Ag水平降低。此外,本研究中,复转组术后TAP、MG7-Ag水平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无复转组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复转组术后3、6、9、12个月 TAP、MG7-Ag水平明显高于无复转组,表明术后监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AP、MG7-Ag水平有助于评估复发转移的发生。这可能是由于复发转移者,其体内正常细胞会持续恶化为胃癌细胞,随着复发灶的大量增殖、生长,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引起细胞膜糖链结构异常而释放大量的TAP并进入至血中,并会刺激产生大量MG7-Ag等标志物并释放至血液,故复发转移者TAP、MG7-Ag水平逐渐上升,而无复发转移者体内不会出现胃癌细胞的大量增殖、生长,故不会持续而刺激产生大量TAP、MG7-Ag等标志物而表现为逐渐下降。因此,本研究认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监测TAP、MG7-Ag含量变化,且考虑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19-20],应同时检测,对TAP、MG7-Ag水平持续上升者应警惕复发转移的发生,必要时可行病理活检以确诊,及时发现复发转移并作出相应有效的干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胃癌根治术后患者TAP、MG7-Ag水平与复发转移有关,监测二者水平有助于评估复发转移的发生,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根治术标志物胃癌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MAT和IMRT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