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法在“园林树木学”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9-07-31 06:28武术杰周秀华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树种树木园林

武术杰, 周秀华

(长春大学 园林学院,长春 130022)

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园林树木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也一直有学者不断探索。该课程内容多、记忆量大,易出现因授课内容形式单一而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与厌烦[1],且该门课程教学受树种资源区域分布和季节性限制,因此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树木学知识尤为重要。创新教学理念与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效益是国内外高校教学革探索的方向之一[2]。笔者结合多年的“园林树木学”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考试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其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课程内容及教材选择

该课程内容框架分为绪论、总论、各论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概念、研究内容、学习方法及树木种质资源知识;总论部分主要介绍园林树木的分类、观赏特性及功能作用、园林各用途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与规划等;各论部分主要是围绕树木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习性、园林应用等进行逐一描述。作为北方高校开设的园林树木学课程选择了卓丽环、陈龙青主编的《园林树木学》(面向21世纪)教材,该教材较为适合PAD教学法对教材的要求。

2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2.1 绪论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该部分内容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法,如本市水文化生态园、南溪湿地公园选择的树种类型,新建绿地的树种配置等,同时融入本地当下热点话题,以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该课程。

2.2 总论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2.2.1 PAD教学法

PAD(Presentation Assimilation Discussion)教学法即把课堂时间对半分,一半时间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并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先教后学”,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内容教学中主要采取了“PAD”教学法。即课堂上拿出一半时间由教师讲解框架、重难点,结合实际精心布置好作业。课下学生自主学习,下次课堂上分组讨论,自由交流,由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共性问题由学生提问,教师统一解答。

本校“园林树木学”总论部分PAD课堂(隔堂对分)实践尝试中,进行了以小班(30人)和大班(58人)的对比试验,5~6人一组,随机分组。经改革实践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注:该表为不完全统计)。

表1 PAD课堂问卷调查表 %

注:观点认同率为“比较认同至非常认同”;目标达到率为“达到不少至基本达到”。

通过表1问卷调查(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第1个观点的学生认同率为80%以上,目标达到率为85%以上,可见教师对重、难点的掌控及框架讲授尤为重要。第2个观点的学生认同率达80%以上,小班学生更认同且教学效果要好于大班教学,其目标达到率均为86%以上,可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较好地达到学生对章节内容的深入理解。由其余观点可见,目标达成率相对较低,进一步调查发现,学生还限于传统的做作业方式中,对该教学法要求的如何做好读书笔记、作业还存在较大问题。而减少机械性记忆,将学习负担分散至整个学期而不是集中在期末考试前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表2 PAD课堂问卷调查表 %

通过表2问卷调查(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园林树木学PAD课堂学习效果满意度较高,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倾向于对分课堂,当然不排除部分学生仍旧喜欢传统课堂。该教学法实践中亦发现课堂上学生彼此间主动交流意见想法,讨论气氛热烈,提问积极性高,且提出的问题有了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效果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2.2.2 其他教学方法

针对总论部分内容还应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如园林树木的配置一章进行了现场教学,点评树种配置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园林树木功能结合了教师的科研、学生的大创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 各论部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于“园林树木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可通过大量图片认知树种,但也会因其内容单一乏味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改革该部分内容教学方法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4]。

2.3.1 现场教学

各论部分教学时,对于本地区树种采取现场教学方式,地点为校园及校园周边。现场教学通过观、摸(揉)、闻等可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树种特征及园林应用状况(见表3)。

表3 现场教学问卷调查 %

由表3可见,无论是大班教学还是小班教学,学生对现场教学比较认可。但这同时又对“现场”树种的数量及配置有相应的要求,校园及校园周边树种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授课需要,因此安排好现场教学地点也很重要。

2.3.2 其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1)师生互换角色。各论部分树种教学采取了师生互换角色法。本校培养方案中第三学期安排了“南方园林综合实习”,实习中教师会将南方常见绿化树种简单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掌握识别要点并拍摄图片且留存资料,待第四学期开设园林树木学课程时,由学生将南方园林实习中讲过的树种制作PPT并进行课堂讲解,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2)将植物活体标本带入课堂。由于该课程授课学时及现场教学条件的限制,需要教师课前采好植物活体标本(枝条、叶、花、果等)带入课堂,并尝试让学生用专业术语描述,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采用PAD(当堂对分)教学。对于各论部分中科、属特征及分科、分亚科、分属、分种检索表采取PAD的“当堂对分”教学法。即教师讲重点、难点后,视内容多少留给学生5~10分钟(不是绝对)进行交流,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学生参与性好。

(4)与科研相结合。教师从学术角度补充相关树种知识,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5]。在讲解树种的功能、习性、繁殖方法时结合教师的科研进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及科研的兴趣。

(5)及时调整与补充内容。各论部分教学时结合本地树木季节发育规律对授课内容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对当下园林绿化中新树种(新品种、引种)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及时补充,使学生及时了解树种市场行情,掌握的树种与实际接轨。

3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由3部分构成:平时考核+阶段考核+现场考核。(注:实验为独立设课,单独考核)“平时考核”考核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阶段考核”分二次进行,第一次阶段考核内容为“绪论和总论”部分(该部分内容结束即考),采取笔试。因内容不多学生压力不大,较易取得好成绩。第二次阶段考核内容为总论部分的“植物学分类方法”一节,将其内容贯穿于各论部分中进行考核,并采取口试形式(口试过程采取实时录音并以电子版保存),老师灵活提问,学生无从抄袭,只能认真对待,效果较好。期末考试采取“现场考核”,随走随考。因注重了过程性考核,引导了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大大减少了学生死记硬背现象,学生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现场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学生对树种知识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得以普遍提高,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4 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多元教学法在园林树木学课程中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明显提高,知识掌握牢固性提高,树种应用能力普遍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本校的园林树木学教学方法改革尝试中,笔者认为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1)加强校园树木园建设,为现场教学提供条件并保证授课时间,方能更好地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PAD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学生的有效参与尚需进一步探讨。

(3)现场考核持续时间长,消耗体力大,工作量比常规课堂考试增大数倍,同时对教师把控能力要求高,其信度易受考题、学生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平衡各环节需进一步研究[6]。

(4)目前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法在园林树木学中的应用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7-9],但其实质然是“接受性学习”( 先学后教),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素质要求较高,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性学习亦需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树种树木园林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木之最
清代园林初探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辨认树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