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峰
我的外婆上过几年新式學堂。小时候,我听她哼唱学堂里的歌“打倒李强,打倒李强……”但她搞不清:“李强”是谁?为什么要打倒他?
后来,我多读了几本书,某日灵光一现,原来歌的开头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革命者呼吁人们打倒的不是哪个“李强”,而是“列强”!我老家在浙江,阿Q的高邻可以把“自由党”唤作“柿油党”,乡人口中的“列强”变成“李强”也不足怪。
外婆要是健在,也100多岁了,终其一生,她也没有走出杭嘉湖平原,但这首与“李强”有关的歌,构成了她与时代的关联和记忆。世间之物,皆有大小。歌也一样。歌之大者,为国为民。回望本民族走过的时代风云,我们耳畔响起的往往是“打倒列强”这样的“大歌”。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是三十年代的青春如血;“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是四十年代的坚韧不拔;“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五十年代的壮怀激烈;“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是六十年代的高歌猛进;“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是七十年代的沁人清泉;“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是八十年代的绝地反击……
镌刻在历史进程和人们记忆深处的“大歌”,绝非押韵的口号,也非配乐的说教。它之所以传诸久远,是因为饱含家国情怀,又充满人伦内蕴。它和一切优秀的艺术一样,既关切现实又企望超越,既张扬人性又追求神圣。歌之大者,是时代的足音,也是人民的心声,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感受历史的温度,接续文化的血脉,鼓起前行的勇气。